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肺癌所致心包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999~2003年采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配合局部心包腔内化疗,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24例患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均有不同程度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经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随即明显缓解。经剑突下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19例次,经心尖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7例次。心包腔内导管留置4—14d,中位时间7d。导管脱出心包腔和堵塞各1例,重新予以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另外还有1例导管堵塞患因所剩心包积液数量很少,仅予以观察。所有患无1例出现导管相关心律失常,心包腔内感染等并发症。第一个24hh心包积液引流量410-1500mL,平均720mL。治疗效果为CR17例,PR6例,有效率为96%。【结论】肺癌所致心包积液采用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配合局部心包腔内化疗,是安全、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31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统计穿刺情况、疗效、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及引流量。结果 31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6例左侧胸壁进针,25例剑突下进针;无严重并发症,1例肺癌所致的心包积液患者第2天引流管堵塞,肝素水冲注后再通,引流液300 mL左右后心包填塞症状得到缓解;留置导管时间5~14 d,平均(8.31±1.42)d;总引流量500~1 500 mL,平均(978.16±72.64)mL;治愈26例,治愈率为83.87%,显效5例,显效率为16.1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替代传统心包穿刺抽液,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优点及护理。方法 1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床旁超声定位下,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时间1min-5min。引流管留置时间1d-40d,平均22d。对于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积液由导管向心包内注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心包内接负压瓶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患者,正确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护理,可保证引流通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优点及护理。方法1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床旁超声定位下,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引流心包积液。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时间1min~5min。引流管留置时间1d~40d,平均22d。对于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积液由导管向心包内注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心包内接负压瓶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积液患者,正确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护理,可保证引流通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李子明 《医学文选》2005,24(3):363-363,35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管置引流加局部化疗治疗肺癌心包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肺癌心包转移患者采用16Ga(管径1.7mm)单腔中心静脉管行心包穿刺闭式引流,24~28h内引净心包移液后,心包腔内注射丝裂霉素6~8mg,闭管8~10h找开引流24h内引流量小于5ml时拔管。结果12例均一次穿刺成功,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迅速缓解,心包腔内注射丝裂霉素后心庖积液未见增长,无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管心包引流加局部化疗治疗肺癌心包转移,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合并症少,引流彻底。心包腔内注射丝裂霉素可控制心包积液的产生,不易复发,远期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子明 《微创医学》2005,24(3):363-36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管置引流加局部化疗治疗肺癌心包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肺癌心包转移患者采用16 Ga(管径1.7 mm)单腔中心静脉管行心包穿刺闭式引流,24~28 h内引净心包移液后,心包腔内注射丝裂霉素6~8 mg,闭管8~10 h找开引流24 h内引流量小于5ml时拔管.结果12例均一次穿刺成功,引流后心包填塞症状迅速缓解,心包腔内注射丝裂霉素后心庖积液未见增长,无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管心包引流加局部化疗治疗肺癌心包转移,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合并症少,引流彻底.心包腔内注射丝裂霉素可控制心包积液的产生,不易复发,远期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穿刺引流心包积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8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床旁超声定位下,采用Seldillger技术,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引流心包积液。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用时1~5分钟。引流管留置时间1~40天,平均22天。对于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积液由导管向心包腔内注入药物,效果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穿刺,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引流心包积液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引流彻底,疗效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射博来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导管持续引流并博来霉素心包腔内注射对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1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后,心包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积液引流并发症低、引流彻底,同时腔内注射博来霉素疗效好、副作用小。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并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浆膜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推广经皮穿刺并浆膜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浆膜腔积液的诊疗技术。方法:对197例浆膜腔积液患者行浆膜腔穿刺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67例接受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果:197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中胸腔积液160例,心包积液19例,腹腔积液18例。病因包括结核、肿瘤(胸、腹、心包腔转移)、浆膜腔化脓性感染、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等。结论: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浆膜腔内留置微创、安全,使用方便,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太和县人民医院2002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7例心包积液患者,其中36例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采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国产规格为5Fr216cm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患者经CT或超声诊断和定位后,在病房床边心电监护下,患者取半卧位,选择剑突下或胸骨旁或心尖部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心包,置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持续引流及通过置入导管于心包腔内引流或给药或冲洗。结果 36例患者均于病房床边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8d(5~16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是安全、简捷、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肺癌晚期患者。局部治疗包括反复心包穿刺排液、心包腔内化疗或免疫制剂治疗。此方法因多次穿刺,患者倍感痛苦,且感染发生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并留置于心包腔内,间断引流心包积液并注入免疫制剂的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观察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简便、安全,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小儿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心包积液患儿在超声定位下取剑突旁穿刺点,按Seldinger穿刺法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以及心包腔内注射药物。结果20例小儿心包积液均穿刺成功,无心脏损伤、出血、局部感染、气胸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引流心包积液30~100mL后患儿症状明显缓解,保留中心静脉导管5~22d,无1例发生心包缩窄。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小儿心包积液可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B超引导下,45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间断抽吸心包积液、注射治疗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同时采用多种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4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穿刺引流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谢清军  孙朋  陈健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49-150
目的 探讨心包腔内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闭式引流.结果 6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患者无明显不适,引流后患者均感到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通过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心包填塞症状,反复抽液后还可向心包内注入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秀芬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32-123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心包积液。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引流心包积液。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少,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置入细导管持续心包引流治疗肺癌合并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经皮穿刺将细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后注入顺铂、VP-16、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不良反应:无一例发生气胸、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异常反应。结论此法治疗肺癌合并心包积液方便、有效、相对安全、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方法: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留置管置入心包腔或胸膜腔内并保留导管进行抽液、引流和注射药物。结果:52例均一次置管引流成功,每例抽液或引流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800~12800ml,留置导管时间3~32天,无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治疗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的优点在于:创伤、痛苦小、简便、用途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引流急性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并心包腔内注药的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并行心包内注药治疗。结果全部16例患者均置管引流注药7至18天,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心包填塞症状明显缓解,心包积液引流干净。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结合心包腔内注药治疗急性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对急性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12例病例中9例依据胸部CT直接行床头穿刺,3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穿刺顺利患者无不适症状.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药物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