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病例选取此时间段东明县中医医院接诊的70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纳入35例)、研究组(加用吡格列酮,纳入35例),对两组血糖水平、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渴降糖方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消渴降糖方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对照组(48例,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结果:两组患者经3个月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显效数(42/48,87.5%)显著多于对照组(32/48,66.7%),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FBG,2 h PG,Hb A1c,TG,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中切),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的FBG[(6.42±1.14)VS(6.89±1.02)mmol·L-1],2 h PG[(9.12±1.53)VS(9.79±1.68)mmol·L-1],Hb A1c[(6.22±1.51)%VS(6.89±1.73)%],TG[(4.09±1.12)VS(4.93±1.31)mmol·L-1],纤维蛋白原[(2.26±0.94)VS(3.26±1.05)g·L-1],全血黏度高切[(4.01±1.17)VS(4.73±1.51)]m Pa·s,中切[(5.47±2.08)VS(6.84±2.30)]m Pa·s,低切[(8.29±3.07)VS(10.83±3.26)]m Pa·s,血浆黏度[(1.24±0.37)VS(1.82±0.62)]m Pa·s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记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渴降糖方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改善血糖,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模拟吡格列酮片,观察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和模拟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Homa-β外,观察组胰岛素和C-肽、Homa-IR的变化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4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格列吡嗪(瑞易宁)及二甲双胍(格华止)口服,观察服药后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1周后血糖明显下降,2周血糖达标,1个月降糖药物开始减量,3个月后有6例患者停服所有降糖药物。结论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来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随餐同服二甲双胍0.5 g/次,2次/d,后依据病情以0.5 g/2周逐渐增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5 g/d,同时早餐前口服吡格列酮,起始剂量15 mg/d,最大剂量不超过45 mg/d;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随餐口服维格列汀5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SP)、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HbA1c、GSP、FBG、2hPBG、TG、TC及LDL-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MI、HbA1c、GSP、FBG、2hPBG、TG、TC及LDL-C均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GLP-1和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8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和体质量,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同时也可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hs-CRP和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观察组的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均<0.01),而FBG水平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显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高凝状态和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入选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223例并随机分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组112例,盐酸二甲双胍组57例,格列吡嗪组54例,用药观察12周,观察糖化血红蛋白、静脉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变化,并通过不良事件、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分析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复方制剂组的糖化血红蛋白[(6.9±1.2)%,治疗前(5.84±1.19)%]、空腹血糖水平[(8.68±1.69) mmol·L-1与治疗前(7.1±1.54) mmol·L-1]、餐后2 h血糖水平[(13.9±2.91) mmol·L-1与治疗前(10.85±3.15) mmol·L-1]均显著下降(P<0.000 1),且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即二甲双胍组和格列吡嗪组(P<0.000 1);而以上疗效指标在对照组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空腹胰岛素变化程度在3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比单药治疗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且安全性好,临床推广将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 3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多袭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38例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38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Apo卜A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血脂指标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检测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更为有效地控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对于本类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糖尿病特别是占糖尿病总人群95%以上的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1]。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应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近2周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其中男  相似文献   

11.
雷艳青 《中医药导报》2005,11(3):18-19,26
目的:观察糖平片联用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0例服用二甲双胍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0例采用糖平片,对照组 40例用吡格列酮治疗,连续治疗 8周后观察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TC、TG、HDL-C、LDL-C)、降糖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两组均能极显著地降低FBG、FINS、TG(P<0. 01),增高ISI(P<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 5%,低于对照组的 95%,但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疗效相当(P>0. 05)。此外,治疗组降TC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且对神疲乏力、口干口渴、大便干燥等症候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糖平片与二甲双胍联用,能较好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顺应性,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时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84例应用较大剂量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欠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高教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肤酶等的变化.结果: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治疗6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平均较治疗前胰岛素用量减少10%左右).所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下肢水肿,两者发生率分别为7.1%和2.3%,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长期注射大剂量胰岛素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至的肝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例经双胍类或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口服罗格列酮4 mg每日1次,同时给予口服二甲双胍500 mg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以及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PINS)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FBG、PBG、FINS、PIN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加用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DM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例经双胍类或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口服罗格列酮4 mg每日1次,同时给予口服二甲双胍500 mg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以及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PINS)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FBG、PBG、FINS、PIN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加用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DM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肌酐(Cr)和血尿酸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浆中的FB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FINS、HOMA-IR、BUN、尿酸和Cr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对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抽签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治疗6周.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两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750 mg/d)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2 mg/d)联合二甲双胍(750 mg/d)治疗的45例为观察Ⅰ组,采用瑞格列奈(1.5 mg/d)联合二甲双胍(750 mg/d)治疗的45例为观察Ⅱ组。根据患者服药4周和8周时血糖水平适当调整药物用量,所有患者用药疗程为12周,疗程结束后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组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均好于二甲双胍单独用药,都能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服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水平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胰岛素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选取2型老年糖尿病病人共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FBG、2hpG、HbAl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血脂,并使胰岛素用量减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用二甲双胍与其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成两组,单用二甲双胍(对照组)和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用二甲双胍0.5g/次,3次/d 诺和龙1mg/次,3次/d.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0.5g/次,3次/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半个月、1个月及2个月后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的血糖及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增大,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的下降幅度增大明显.患者对诺和龙有较好的耐受性,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诺和龙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T2DM 具有协同作用,副作用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可改善T2DM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