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泻大便并非单纯的对证疗法。有许多疾病往往在病理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大便秘结有关,治疗时投以通泻药,名为通便,实质上是促使病邪(燥、火等)排出体外,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例如,满嘴口舌溃疡,或牙龈肿痛蕴脓,累用清火消炎药亦难以收效,倘正确辨证,抓住口苦,口臭,便秘,苔黄腻,脉滑等特征,诊断为心胃火炎、胃肠积热上蒸。处方以黄连、黄芩、山栀、连翘、薄荷、竹叶、生甘草等清泄心胃之火,配大黄、芒硝泻胃肠积热由大便而泄,常获良效。再如急性眼结膜炎,目虚肿痛,伴有头痛、便秘,亦可用泻肝降火,泻热通便法而获卓效。总之,凡头、目、口、舌诸火热证,泻热通便而导热下行,确有釜底抽薪之妙。  相似文献   

2.
通泻大便并非单纯的对证疗法。有许多疾病往往在病理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大便秘结有关,治疗时投以通泻药,名为通便,实质上是促使病邪(燥、火等)排出体外,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例如,满嘴口舌溃疡,或牙龈肿痛蕴脓,累用清火消炎药亦难以收效,倘正确辨证,抓住口苦,口臭,便秘,苔黄腻,脉滑等特征,诊断为心胃火炎、胃肠积热上蒸。处方以黄连、黄芩、山栀、连翘、薄荷、竹叶、生甘草等清泄心胃之火,配大黄、芒硝泻胃肠积热由大便而泄,常获良效。再如急性眼结膜炎,目虚肿痛,伴有头痛、便秘,亦可用泻肝降火,泻热通便法而获卓效。总之,凡头、目、口、…  相似文献   

3.
泻下方剂是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逐水、攻积等作用,为治疗里实证的方剂。汪昂《医方集解》称之为“攻里之剂”,在八法中属于下法的范围。泻下方剂的源流和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满者,泻之于内”;  相似文献   

4.
伤科内治八法之一的攻下逐瘀法系用攻下药与祛瘀药组成方剂,俾通便荡实行瘀,而达到“泄闭”、“决瘀”之目的。临床运用诚为广泛,爱作幼步探讨。 1 源流《内经》指出:“有所堕坠,恶血内留,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并有“实则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  相似文献   

5.
补虚泻实原则是针灸临床中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补虚即扶正,泻实即祛邪。《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虚者宜补,实者宜泻。《灵枢·经脉》日“盛者泻之,虚者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是针对虚、实两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五脏别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而来。就是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包括饮食物的营养和水液等。《灵枢·本脏篇》又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泻下通腑法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为原则。该法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邪、攻逐痰饮、通泻腑气、畅其经隧的作用。故而在临床中可治疗诸多急性疼痛病症。如能施之得法,常可使病痛得以迅速缓解。  相似文献   

8.
1.通里攻下法的历史源渊及其发展 早在《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不仅是对五脏六腑功能的概括,而且也指出五脏六腑在生理功能上的不同。这里所指六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内经》中又记载:“……夫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之浊气,名曰传化之腑”。这里意思是指五脏包藏诸物而属阳,故曰天气所生,传化浊气而不留,故泻而不藏,其运输运动,故曰象天之气。这些记载归纳为“动而不静,泻而不藏”。这里虽没有提到胆,中医将胆归属于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形似六腑,  相似文献   

9.
医话四则     
“通圣”必经汗泻,以通表里之气《宣明论》所出防风通圣散,系金·刘河间疗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之代表方。本方用荆、防、麻、薄发表清上,又有归、芎以活血;用栀、滑、硝、黄泻利于下,并加术、草以健脾。誉之者曰全,毁之者曰杂,  相似文献   

10.
通腑法是运用药物荡涤肠胃,通泻大便,达到排除热毒秽浊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笔者根据:“五脏以守为补,五腑以通为补”,即“六腑者转化物而不藏,以通为  相似文献   

11.
芒硝的临床运用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芒硝是治疗便秘等疾患常用的矿物药,经过与萝卜煎煮后结晶而成,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纳,服用后在肠道可形成高渗盐溶液,从而产生导泻作用。课题组通过硝菔通结颗粒的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芒硝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五脏精气的藏泻,认为五脏不仅主藏,而且也具有泻的功能,五脏主要藏精气,同时也藏蓄浊气;五脏的泻,不仅包括精气化为五液等向体外排出,更主要的是精气在体内各各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以及将代谢废物向六腑的传。并认为,治疗五脏虚证,虽不能独主纯朴,但是也不可以“通”法而概论。  相似文献   

13.
肾与水密切相关,其水有为精者,有为津液者,故名“内藏之水”与“输泻之水”。“内藏之水”以藏为主亦藏中有泻,此水藏于内则为肾之体;泻于外,则为脏腑之本。“输泻之水”必须及时输布与排泄,但亦泻中有藏,如聚于脏腑之中,则可濡养润泽脏腑诸窍等,两者内外相联,其气相通,体用相合,体现在肾之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所以古人概称为“水”。  相似文献   

14.
通下法为主治疗顽固泄泻举隅谷凌云关键词顽固泄泻;通下法;祖国医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56.34泄泻一证,临床常见。其顽固久泻者,一般多投以健脾、温肾、固涩、升提之剂。笔者在临床中,遵循古人“有是证用是药”之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采用通下法治...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治秘多以理气通泻、滋阴养血、温阳通便、升降气机,很少论及温阳健脾化饮治秘。针对于此,结合津液代谢以及《伤寒论》174条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去桂加白术汤条提出太阴夹饮致秘,阐述太阴夹饮致秘的证治特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用药除了温阳、化饮,亦注重生津、健脾、运脾。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串高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因此对中风病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治法都得到了一定的研究。泻下法,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实热及水饮,驱邪外出。根据文献报道,中风病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腑实症状。故近10年来,泻下法已作为中风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有效治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其进行综述如下。1 理论依据 自张从正根据《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之要旨,最早运用寒下法,方选三化…  相似文献   

17.
大黄味苦、性寒,入大肠、脾、胃和肝经,有毒,是植物性泻下剂之一。本药具有斩关夺寨之能,披坚执锐之勇,因而有“将军”之称.《中国医学大辞典》中说:“此物禀地之阴气独厚,得天之寒气独深,沉降属阴,为荡涤肠胃之品;泻实热有长驱直入之功,下积滞有推陈致新之效,其性走而不守……”.其中“沉降属阴”四字,很有概括性,应予以重视。参合各家论说,综合本品之用,不出泻实热、行积滞(食积便秘)、化症瘕、健胃退热四者,总与沉降属阴之性及荡涤肠胃之功能有关。现从通便开结、逐瘀活血、清热利湿这三个方面,研讨大黄在各个方剂中之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腑以通为用,然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辛能散、能行,散行则可通,故不通之病当以辛治之.气血津液只有通达,才能发挥其濡养之用,五脏六腑只有得到濡养才能柔润,故又言辛能润.辛散通便包括"宣肺通便法"和"利肠通便法".  相似文献   

19.
入法(续完)     
3.下法下法亦称泻下法,即用通便、泻热、逐水的方药,以治疗便结、实热及水饮等症的方法。《内经》提出,“中满里实”、“里热”、“血瘀”均宜攻下,为下法确立了应用原则,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则将下法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并创立泻下方剂三十余首,堪称下法应用之典范。泻下剂是下法的具体体现,泻下药为其主要组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了大黄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大黄的泻下功效不能局限于西医的导泻作用,泻下功效远非一个“导泻”、“通便”作用所能解释的;大黄活血化瘀功效的科学内涵远未阐明,因为大黄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并不支持大黄的活血作用,反而支持大黄的止血作用,而大黄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双向调节作用也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蒽醌类成分作为大黄的药效物质基础需要重新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