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阴侧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采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 353例行会阴侧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病例妊娠组)和对照组(生理妊娠组),另将其中产房紫外线消毒前、后2 h行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200例分消毒前组及消毒后组,对其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消毒前后会阴切口感染率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对会阴侧切口感染的原因有效地预防和加强产妇分娩前后的有效护理,可降低会阴侧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良的平产消毒、检查、会阴侧切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14 635例采用改良的消毒、检查方法平产分娩产妇为观察组,其中会阴侧切9982例,从中抽检空气样本50例检测细菌菌落数;1999年1月-2004年12月11 873例平产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其中会阴侧切7836例;以《全国医院感染诊断》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组产妇医院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伤口甲级愈合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医院感染率、产妇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感染及其他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甲级愈合率99.6%,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的消毒、检查、会阴侧切方法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因此可以替代传统的平产消毒、检查、会阴侧切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硝唑、碘伏联合应用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进行会阴侧切术分娩的产妇100例,平均年龄2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为同科室、同住院期间,在年龄、孕周、产次、营养状况、手术人员、产房环境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行会阴侧切口缝合术之前用0.5%的甲硝唑液100 mL对阴道壁及切口处仔细冲洗,然后缝合至处女膜内侧,再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会阴侧切口、会阴周围以及肛门,消毒后间断缝合,缝合后用浸有0.5%碘伏液纱布湿敷于切口处2 h.术后产妇取健侧卧位,每日用碘伏对外阴清洁消毒2次.对照组产妇分娩后用0.5%碘伏液棉球擦洗阴道壁和侧切口.观察两组愈合率.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49例(98%),乙级愈合1例(2%);对照组甲级愈合41例(82%),乙级愈合8例(16%),丙级愈合1例(2%),两组比较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优越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碘伏联合应用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具有很好的效果,提高了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家庭化产房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探索其医院感染管理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家庭化产房双重功能(产房、母婴同室)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加强环境管理、分娩前后清洁消毒及产后母婴同室的感染管理.结果 家庭化产房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保障,自2008年9月-2010年3月,共收住孕产妇424例,无一例发生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和剖腹产腹部切口感染.结论 在家庭化产房实施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灭滴灵冲洗加红外线照射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 0 2年 1月以来 ,我们对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在缝合切口前 ,用灭滴灵注射液冲洗切口 ,缝合 2 4 h后用红外线照射预防会阴切口感染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2年 1月~ 12月 ,我院住院阴道分娩产妇总数 112 8例 ,行会阴侧切术 4 96例 ,占阴道分娩总数的 4 3.97%。将会阴侧切的产妇按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 ,单日分娩为实验组 2 6 1例 ,双日分娩为对照组 2 35例 ,两组在年龄、胎产次、会阴水肿、贫血、阴道炎、切口加深及软产道裂伤较重等高危感染因素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差异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究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在产房中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2018年1-11月期间进行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会阴侧切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产房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产房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合并其他疾病比例、阴道检查次数、生殖道感染例数、胎膜早破及夏季分娩占比、护理满意度、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会阴侧切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应针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合理有效的产房护理干预措施,确保产妇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平产、家庭化分娩一体化产房实施的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一体化产房作观察组,普通产房作对照组,将两组施行不同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生物监测、产妇会阴切口及新牛儿脐部感染率、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0.27%,远低于普通产房的平均感染率4.73%(P<0.01),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P<0.01及0.05),会阴切口及脐带感染率(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P<0.05)亦低于普通产房.结论 一体化产房采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空气净化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验表明 ,手术当中进行空气净化消毒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试验方法是选定一间手术室 ,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后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做空气培养 ,实验组在手术进行时仍进行层流空气消毒 ,而对照组手术中未使用空气消毒 ,以作比较。分别计算出两组各 10次的空气培养的细菌数 ,实验组强菌数为 11- 2 94 cfu/ m3,除 1组外 ,另 9组均低于国家卫生部规定的 类环境空气标准 ( 类环境细菌数为≤ 2 0 0 cfu/ m3) ,而对照组细菌数为 70 - 65 0 cfu/ m3,有 7组超出标准。 3年中两组比较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助产人员外科手消毒合格率与产妇会阴切口感染情况,为降低会阴侧切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产科自然分娩的患者资料7 148份,其中2012年1-12月未对助产人员外科手消毒进行干预的3 569例病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对助产人员外科手消毒进行干预的3 579例病例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会阴侧切切口感染情况及助产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阴道产检次数、分娩季节、产程、缝合人员工作年限、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助产人员外科手消毒方法合格率由干预前的19.31%(689例)上升至干预后的71.03%(2 54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58,P<0.05)。干预组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率为0.28%(10/3 579),低于干预前的0.81%(29/3 5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P<0.05)。 结论提高助产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可降低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碘伏冲洗会阴侧切口预防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文丽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0-111
以往产科会阴侧切口缝合前多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伤口预防感染,但研究表明,甲硝唑用于创面消毒,抗菌谱较窄,主要对厌氧菌有杀灭作用,对需氧菌、病毒、支源体无效.自2002年6月以来,我们对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口的产妇,在缝合切口前用1‰碘伏(Iodophor)冲洗伤口预防感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产房作为分娩的场所,对空气消毒的要求相对较高,为有效的改善产房的微小气候,避免因消毒不严格或消毒方法不当而造成产时或产后的感染,近1年来我科将空气净化消毒应用于产房,意在寻求一种适用于产房的最佳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妇产前简便、有效、实用的会阴消毒方法.方法:将10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0.5%碘伏原液棉球行涂擦的两步会阴消毒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经肥皂液擦洗、清水冲洗、消毒棉球擦干、消毒液消毒的4步操作法.观察两组产妇会阴消毒前后菌落数、会阴消毒操作时间、会阴切口愈合情况、产妇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其目的是克服因会阴造成的分娩阻滞及避免分娩引起的严重会阴损伤[1 ] 。由于会阴切口感染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康复 ,还会影响母乳喂养。为了减少会阴切口感染的发生 ,本文回顾分析 1997~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4 2 4 5例 ,其中行会阴切开术 2 6 30例 ,对其中发生会阴感染的 75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讨论 ,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临床资料1997~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行会阴侧切2 6 30例 ,其中发生会阴切口感染 75例 ,发生率为 2 85 % ;年龄 2 2~ 35岁 ,平均 2 6 5岁 ;初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产科顺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3070例,其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1214例,统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行会阴侧切术的1214例产妇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和分娩次数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检查次数、助产率、产程分别为(28.8±4.3)、(3.2±1.4)次、45.2%、(13.6±3.4)h,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产妇的(24.6±3.8)、(1.8±0.9)次、16.35%和(11.2±3.2)h,而切口感染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自然分娩率分别为(102.7±12.1)g/L和54.8%,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产妇的(116.4±12.8)g/L和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BMI、血红蛋白水平、检查次数、助产率和产程是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硝唑预防羊水污染会阴切口导致感染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自然分娩并行会阴切开的产妇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缝合的方法,研究组常规缝合前予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切口、尿道口、阴道口、阴道壁以及会阴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体温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0.67%,对照组产妇感染7例感染率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体温≥38℃患者占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具有广谱抗厌氧菌的作用,在缝合前采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会阴切口能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的概率,有效预防羊水污染会阴切口,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产妇医院感染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2011年产妇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内共有13408例产妇分娩,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0.28%;感染前3位的是会阴侧切术引起的切口感染、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分别占27.03%、16.22%、16.22%;24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切口感染6例,其他部位的感染18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其他部位的医院感染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578,P<0.01);医院感染多发生于第一~三季度,第四季度少见,与南方春季呼吸道感染多,夏、秋季炎热潮湿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有关.结论 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很多,科学的围产期保健、严格无菌操作和感染管理等是预防和控制产妇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冲洗液对会阴切口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3月~2007年2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1060例,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0例,实验组术后用0.05%的碘伏溶液冲洗会阴,对照组术后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结果用碘伏溶液冲洗会阴组会阴切口红肿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均低于高锰酸钾溶液组.结论用碘伏溶液冲洗会阴可减轻切口疼痛,预防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房医院感染因素及干预措施,以降低产妇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362例,其中行会阴侧切112例、未行会阴侧切250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处理,同时调查了解产房医院感染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8例,均发生于行会阴侧切产妇,感染率为16.07%;362例新生儿中感染4例,感染率1.10%,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各两例;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体质量指数超标、分娩时间过长、产前检查次数多及合并糖尿病产妇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标本培养共检出14株病原菌。结论产房医院感染的控制需增加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意识,加强环节监控、落实感染控制方法、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等是防止产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分娩过程及产褥期,由于会阴切口及裂伤口易受自身存在或者外来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污染,加上产妇产后的抵抗力降低,致使产妇出现伤口感染,影响到产妇的休息与饮食,使母乳喂养出现障碍[1]。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会阴感染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随着碘伏在分娩时消毒会阴的普遍应用,使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但产后会阴切口感染仍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在应用碘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硝唑冲洗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预防会阴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接受会阴侧切术式的产妇220例作为研究的样本,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聚维酮碘消毒,观察组采用甲硝唑冲洗联合红外线照射;两组进行不同处理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48h和96h切口疼痛程度和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切口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轻度和中度疼痛分别占69.09%和30.00%,对照组轻度和中度疼痛分别占46.36%和45.46%;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5.45%,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6例,感染率为14.5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4.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冲洗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会阴切口感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聚维酮碘消毒,可以减轻产妇疼痛,促进切口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