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方法 采用教育现场实验并结合访谈、量表测试等.结果 ①开展合作学习实验后,在成就动机的总体得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显著(t=-2.00,P<0.001);②在追求成功倾向的得分上,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t=-5.38,P<0.001);③在避免失败动机倾向的得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极其显著(t=6.92,P<0.001).结论 ①在大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提高;②在大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③在大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降低避免失败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心理控制源、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F=2.836,4.685,4.897,3.834;P<0.05);②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成就动机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③高低时间管理组在心理控制源、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t=3.11,-5.95,-5.10,P<0.01);④心理控制源对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成就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受年级因素的影响,心理控制源得分低则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得分高,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来自临沂市的265名大学生采用个人自我评价量表(PE I)和成就动机量表(AM S)进行调查。结果①在自我评价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F=2.230,2.76,3.784;P<0.05)。进一步的检验显示,男生和理科生要显著高于女生和文科生,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②在成就动机方面,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3.176,P<0.01;F=-1.759,P<0.05),在追求成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F=2.853,P<0.01)。进一步的检验显示,男生、理科生在追求成功维度上得分均比女生和文科生显著高,但是女生在避免失败的得分上高于男生;③自我评价与成就动机各因子存在明显相关(r=0.246,P<0.01;0.134,P<0.05),成就动机对自我评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R2=0.061,P<0.001;R2=0.018,P<0.05)。结论自我评价与成就动机有密切的关系,成就动机对自我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相关显著,在总分及各维度上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总分及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上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②高低时间管理倾向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均差异显著(t=-4.54,P<0.001;t=2.90,P<0.01);③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都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1),但只有时间监控感对消极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β=-0.227,P<0.001)。结论时间管理倾向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逆境商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201名;利用"跨校联选课"的上课时间选取非贫困大学生196名。用逆境商(AQ)量表和成就动机(AM)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贫困大学生的AQ量表总分及控制、忍耐、归因因子分和AM量表的追求成功动机、成就动机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但AM量表的避免失败动机得分低于贫困大学生(均P<0.01);男性贫困大学生(n=94)成就动机得分高于女性贫困大学生(n=107),而避免失败因子分低于女性贫困大学生(均P<0.05),AQ得分则没有性别差异(P>0.05);贫困生追求成功因子分、成就动机得分与逆境商得分呈正相关(r=0.19~0.34,P<0.01),而避免失败因子分与逆境商得分呈负相关(r=-0.37,P<0.001)。结论:贫困大学生在逆境商、成就动机上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并且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学习倦怠量表对3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①学生的学习倦怠(除情绪衰竭因素外)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在学习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6.95,P<0.01);②时间管理倾向在时间价值感上存在性别差异(t=-2.28,P<0.05),女生得分好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的时间管理好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并在各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或<0.01);③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存在负相关,时间管理高分组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低于低分组的学生(P<0.01或<0.001)。结论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人格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①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人格与一般群体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神经质(t=-10.59,P<0.001)、外倾性(t=-30.36,P<0.001)、开放性(t=-16.29,P<0.001)、责任感(t=-19.13,P<0.001)和宜人性(t=18.08,P<0.001);②在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上,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在幻想(F=3.27,P<0.05),退避(F=4.83,P<0.01)与合理化(F=9.86,P<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③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因素能预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学生自恋状况及不同自恋类型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要求被试同时完成自恋人格问卷和成就动机问卷。结果①大学生显性自恋特质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F=2.692,P=0.031);隐性自恋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t=2.617,P=0.009);两种自恋类型都表现出显著的专业差异(F显性自恋=3.185,P=0.042;F隐性自恋=3.845,P=0.022);②显性自恋与追求成功动机显著正相关(r=0.374,P<0.01);隐性自恋与避免失败动机显著正相关(r=0.308,P<0.01);③显性自恋的权欲、优越感和自我钦羡对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隐性自恋总分对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隐性自恋的易感质维度对避免失败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自恋类型有着不同的成就动机,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自恋特质来预测其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9.
军校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军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测量表(AMS)对265名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军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比较积极,追求成功的倾向较高;②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③在追求成功的动机上,学业优良的学员明显高于学业一般和较差的学员;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上,学业优良的学员明显低于学业较差的学员。结论军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中学生学业拖延和成就动机的现状,探讨中学生学业拖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22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①学业拖延总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差异显著(P<0.01);学习计划缺乏维度、学习状态不佳维度、学习行为迟滞维度和学习执行不足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学习状态不佳纬度、学习行为迟滞维度和学习执行不足维度在是否学生干部上差异显著(P<0.05);②追求成功动机和合成动机在性别和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差异显著(P<0.05),合成动机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P<0.05);③中学生学业拖延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分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r=-0.303~-0.425),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r=0.137~0.273),与合成动机呈显著负相关(r=-0.342~-0.443)。结论中学生的学业拖延倾向和成就动机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和自评学习成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学业拖延和成就动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成就动机与母亲人格特征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成就动机量表(AMS)对301名中学生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母亲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特征可以正向预测子女希望成功的倾向(β=0.490,P<0.001),可以负向预测子女回避失败的倾向(β=-0.267,P<0.0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干涉、过保护两种教养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子女希望成功的倾向(β=0.593,P<0.05;β=0.678,P<0.01)。结论母亲的人格特征及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年级与性别特点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Ⅰ)、成就动机量表(AMS)对济宁市1所中学的17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年级差异不显著(F=1.064,P>0.05),男生自我概念显著高于女生(t=5.275,P<0.01);②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初中生...  相似文献   

13.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对21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在性别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父母的温暖理解与追求成功、合成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呈显著负相关(P0.01);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合成动机呈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与避免失败呈显著正相关,拒绝否认与合成动机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母亲的温暖理解对追求成功(β=0.234,P0.05)、母亲的过度干涉对避免失败(β=0.233,P0.01)、父亲的温暖理解对合成动机(β=0.298,P0.01)分别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河北省两所初级中学316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追求成功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52,P0.01);回避失败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54,P0.01);合成动机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85,P0.01);2父母的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与追求成功呈正相关(r=0.371,0.269,0.153,P0.01),母亲的严厉惩罚与追求成功呈负相关(r=-0.123,P0.05);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与避免失败呈正相关(r=0.166,0.163,0.125,0.112,P0.01或P0.05);父母温暖与合成动机呈正相关(r=0.275,0.195,P0.01),父母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合成动机呈负相关(r=0.-0.190,-0.202,-0.175,-0.160,P0.01)。父母温暖与自尊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315,-0.286,P0.01),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自尊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223,0.248,0.148,0.165,P0.01);3父亲温暖、自尊、父亲过分干涉对追求成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母亲严厉惩罚对回避失败动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自尊、父亲温暖、母亲严厉惩罚对合成动机有明显地预测作用(P0.01)。结论自尊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成就动机间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状,探讨其与专业承诺和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以及自编的研究性学习问卷对63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①大学生自评研究水平在性别与学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33.13,P0.001;F=5.89,P0.01),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和工科生;大学生是否愿意采用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在学科方面差异显著,理科生比文科生和工科生更愿意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F=5.89,P0.01);②大学生专业承诺和成就动机与研究性学习关系密切,专业承诺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对研究性学习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承诺感和追求成功的动机有助于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内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目前高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内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400名在校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因子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3.071,P0.001),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因子在独生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都是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t=2.291~3.027,P0.05);②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呈正相关(r=0.117,P0.05),与情绪低落呈负相关(r=-0.264,P0.01)。学习动机中的内生动机与学习倦怠及其行为不当、情绪低落两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3~-0.164,P0.01);外生动机与学习倦怠及其成就感低这一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1~0.211,P0.01);③除成就感低与自我效能感中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一维度的相关不显著外,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因子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r=-0.462~-0.171,P0.01);④内部动机在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8.446,P0.01)。结论①独生子女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非独生,男生"成就感低"程度高于女生。②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学习倦怠水平越低。③学业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通过学生学习动机间接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从北京2所综合性大学中抽取4个年级共353名本科生。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1成就动机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指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r=0.386,P0.05);2低追求成功/低避免失败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和高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P=0.000,P=0.023);高追求成功/低避免失败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和高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P=0.000,P=0.000);3避免失败的动机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B=-0.477,P=0.000)。结论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避免失败的动机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恐惧症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其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为临床干预寻求突破。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防御方式问卷(DSQ)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表(16PF)对53名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并分别对53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恐惧症患者评价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父亲的过分干涉(t=3.34,P=0.001)、过度保护(t=3.75,P=0.000)、惩罚严厉(t=4.49,P=0.000)、拒绝否认(t=4.35,P=0.000)4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情感温暖(t=2.98,P=0.00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t=3.44,P=0.001)、拒绝否认(t=3.85,P=0.000)、惩罚严厉(t=3.97,P=0.000)各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情感温暖(t=3.66,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交恐惧症患者组的不成熟型(t=4.23,P=0.000)和中间型防御机制(t=3.34,P=0.001)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成熟型防御机制(t=2.40,P=0.018)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交恐惧症患者组人格特征16PF中的乐群性(t=6.64,P=0.000)、稳定性(t=6.11,P=0.000)、敢为性(t=3.66,P=0.000)、独立性(t=6.29,P=0.000)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敏感性(t=5.83,P=0.000)、怀疑性(t=5.37,P=0.000)、忧虑性(t=7.30,P=0.000)、紧张性(t=7.34,P=0.00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具有病态人格特征和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