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口鼻居咽喉之上属表;肺胃居咽喉之下为里;咽喉为呼吸出入鼻与肺之枢机,为水谷自口入胃之窍道,属少阳半表半里.指出温邪外受,自口鼻而入,初起多在表;表邪不解,渐传咽喉半表半里;病邪由咽入里,轻者顺传肺胃,甚者动风动血、水泛痰闭,逆传心、肝、肾.伏气温病,亦多发咽喉半表半里,或由外透,或自内陷.认为早期、迅速、有效地控制咽部病情,以其能阻断肺、心、肾病变的发生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治温之要,贵在自咽截断.  相似文献   

2.
李悦 《河北中医》2010,32(3):439-440
截断扭转为姜春华最早提出的急性热病的治疗原则,对防治急性热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姜春华指出“不拘卫气营血”、“不分表里上下”、“重用清热解毒”、“不失时机地清营凉血”及“早用苦寒泄下”等要点,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试论体质在温病“截断”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莲  孟繁洁 《陕西中医》2001,22(9):540-541
针对临床对温病“截断疗法”理解的误区 ,阐明体质在温病发生、发展、传变、预后中的作用 ,强调辨病、辨证均离不开辨体 (质 ) ,提出截断疗法在温病过程中不仅强调祛邪 ,而且重视治体 ,根据体质选择治法方药 ,才能防止邪陷 ,截断病邪 ,扭转病情 ,达到邪祛正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针灸学·施灸的禁忌》谓:“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疔疮实热阳证的病因病机为外感火热毒邪,而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热盛肉腐而成脓。治疗原则应为“热者寒之”,宜用清热解毒法,药用寒凉之剂,内治外治皆然。若用辛温的艾灸之,以火济火,似犯重戒,故疔疮实热阳证忌灸,似乎以成定论,但笔者以为不能一概而论,故特商榷如下。 1 文献记载疔疮实热阳证可灸 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灸法治疗众多疾病的内容,因当时针法尚未产生,故所有的经脉病证均用灸法治疗,并未指明灸法仅适用于虚寒阴证而禁用于实热阳…  相似文献   

6.
李惠义  李飞 《江苏中医》1995,16(3):37-38
柯琴是著名的伤寒注家,“温病症治,散见六经”是他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本文从下述3个方面,对此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1)外邪伤人从表而入,温邪亦不例外;(2)阳明为成温之薮;(3)治温诸出,多寓六经辨证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的发热性疾患越来越多,如各类感染、传染及一些原因不明之发热,由此引起机体功能失调到器官损害乃至衰竭。如何运用中医药辨治,使邪挫热清,疗程缩短,疗效提高,一直是中医界治疗热病中思考和探索的内容。除传统的卫气营血阶段疗法及后来医家倡导之截断疗法被广泛应用外,笔者认为“清透法”因其所针对温热病病机而贯穿于温病的全过程中,尤当引起重视,本文就此略做探讨。 1 清透法之概念 “清”为八法之一,乃清热之意;“透”即透达、透出、引邪外出之意。历代医家治温病都很注意热邪之清与透,如叶天士之“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  相似文献   

8.
9.
周唯 《中医研究》2008,21(11):2-4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原语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所谓治血,是指治疗风病配伍活血、养血药。这一治则为历代医家所尊崇,许多传统经典方剂都体现了这一治则,其疗效已为长期的临床实践所肯定。然而治风何以需治血?本文拟对其中的意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病理过程,不外乎阴阳偏颇、邪正相争、升降逾常等几个方面,而气之失调始终贯穿其中,因此辩证论治每每着眼于“气”。《索问》曰:“百病生于气也。”即指此而言.经文中列举了许多例子,如“想则气上,喜则气级,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怒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等等。气为血之帅,血赖气生,又赖气行,血之升降、寒热、虚实无不从乎气。《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如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在妇科临床上.清志不畅,病邪阻滞,多伤于气。气升则血逆而上出;气陷则随之而下钢;气热…  相似文献   

11.
从“伏邪温病”论慢性乙肝的发病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病特点、易感人群、临床症状及并发症方面论述“伏邪温病”理论与慢性乙肝发病机理的关系,并由此提出“补肾清毒法”可作为慢性乙肝的主要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性传染病、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少数非感染性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皆属温病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抗生素出现后,人类疾病谱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温病仍然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不可忽视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探讨温病学辨治理论、研制高效治疗方药,依然是温病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笔者致力于温病学辨治理论的研究,颇多心得。兹对“截断疗法”以及有关温病治则问题作如下探讨。1“截断疗法”的…  相似文献   

13.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温热论》,其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其主旨的提出上至秦汉,其后历延诸家,最终由明清温病医家明确提出并发扬延伸。立足于《温热论》《温热条辨》等温病专著,结合《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等相关文献,追本溯源,对“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出处原文进行多层次解读,探讨湿温病中“利小便”作为利湿大法的体现,以就近驱邪、分消湿热,从而恢复气机正常运行,达到通阳的目的,并解读四逆散、当归四逆散、茵陈蒿汤、三仁汤等经典方剂,探讨“通阳利小便”的应用演变,归纳总结出“分消走泄”“因势利导”“调畅三焦”等治则,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艾军 《广西中医药》1998,21(3):41-43
气分证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分阶段是温病的发展期,为治疗和转归的枢机,直接关系到病情的传变和治疗的成败。就卫、气、营、血4阶段而言,气分阶段是疾病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的转折期,疾病处于关键时刻。因此,充分认识气分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以往言及气分证,常常重其热而轻其郁;详于热而略于郁。笔者从探析气分证病理“热炽”与“郁结”并存的角度,提出气分证治疗当“清热”与“解郁”并举,从而加深对气分证之证治规律的认识,以提高临证诊治效果。1 热炽与郁结是气分证的重要病理改变11 邪热炽盛 正盛邪实温热时…  相似文献   

15.
头痛因腑气上逆 ,清空被乘而致者并不多见。笔者曾治此类患者 1例 ,今介绍如下。范某某 ,女 ,38岁。头痛 10天 ,经服索密痛、颅痛定等药 ,其痛反而逐渐加剧。诊见头痛如劈 ,尤以前额、眉棱骨为甚 ,面色潮红 ,口喷秽浊之气 ,纳差 ,口干 ,烦躁 ,胸腹痞满 ,便秘。舌质红绛、苔黄黑偏干 ,脉来沉实。此属阳明腑气不通 ,热浊上犯清空之证。治拟通腑泻浊 ,佐以养阴。大承气汤加味 :生大黄 (后下 )、厚朴、枳壳、郁李仁各 10 g,芒硝 (分 2次冲服 ) 4 g,生地黄 15 g。服 1剂后不久 ,即腹中鸣响作痛 ,如厕后解下热气腾腾之燥屎八九枚 ,质硬如栗 ,顿觉…  相似文献   

16.
李道本  陈泽民 《中医杂志》1995,36(5):287-288
在临床上发现咽部与某些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一临床现象,姑且称之为“胃咽相关症”。对178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从中医学说分析,可分为痰郁气滞、肺胃津伤、脾胃虚寒、脾胃虚热、胆虚气逆等5型。经用中药辨证论治,咽部(胸骨后)梗阻感有效率为92.69%,消化系各有关症状疗效也达88.10%。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认识疾病,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中医“时复病”是一类典型的时间性病症,指在某一季节患某病,过季即止,来年在该季复发如初的一类病症,具有年节律性、复发性、自限性及个体性4大特点。正虚邪伏为时复病发病之因,内外相引为时复病发病之机,或因人体内外环境不相适应,引起伏邪自发,或因新感时令外邪引动体内伏邪以诱发。基于对时复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治疗上强调因时制宜,通过因四时调脏腑阴阳、因四时调气机升降、因四时调身体寒热、因四时驱邪外出等顾护正气、祛邪外出,同时还要注意通过静息期调理和日常保健进行瘥后防复,方可有效治愈时复病。  相似文献   

18.
温病“微观血瘀”证治刍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提出了温病“微观血瘀”的概念。认为温病血瘀,既可表现为宏观血瘀征象,也有微观指标的异常变化,后者相对于前者而存在。并进一步讨论了温病“微观血瘀”的形成机制和诊断意义。在治疗上强调采用“超前”、“截断”措施,早用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19.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随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变化,从古代医家的“营卫失调说”、“阴阳失和说”、“脾胃失调说”、“阴阳跷脉说”、“操与纵说”和现代医家的“从肝论治”、“从六经论治”、“从瘀论治”、“从脑与五脏关系论治”、“从痰热论治”总结各类医家的观点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反治“五疑”辨析刘汉春(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宣化075100)《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何谓逆从?歧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歧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