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患者(并发组)以及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49 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55 例,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 164、2. 780, P均>0. 05)。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HBeAg 以及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情况是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影响因素。 二元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和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是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肺部病灶界定不明确的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可以根据术前肝内病灶影像学特征并结合肺部病灶影像学结果作出判断,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现患者临床受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病57例,多房棘球蚴病2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单囊型21例,多子囊型16例,内囊塌陷型9例,实变型4例,钙化型7例。79例患者中,62例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单囊型细粒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囊性水样病灶,囊壁薄厚均匀、无强化;多子囊型表现为“囊中囊”、“玫瑰花瓣”、“轮辐征”等;当内囊塌陷分离时表现为“飘带征”、“双环征”等征象;囊壁钙化时呈弧线状、蛋壳状,囊内容物呈现絮状或者整个病灶钙化。多房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实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散在或者群簇状分布的“小囊泡”,常伴有钙化,整个病灶呈“地图样”外观。另外17例患者表现为复杂少见的影像征象;其中6例细粒棘球蚴病囊内含脂肪,影像表现为囊内单发或多发脂肪密度结节灶,CT值为-28~-84 HU;4例病灶破入胆管,邻近胆管密度增高,胆管壁增厚,周围胆管扩张;4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影像表现为肝内细粒或多房棘球蚴病合并实性强化肿块,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3例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为囊壁明显增厚且强化明显,其中2例囊内见气体影,1例囊肿合并感染并侵及腹壁。结论 肝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泡球蚴囊泡为多房棘球绦虫幼虫 ,多侵犯肝、肺 ,侵犯脑者极少见。本文报道 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泡球蚴病的病理改变及宿主组织反应。材料与方法我院 1981~ 1999年 ,经手术切除标本与病理诊断证实泡球蚴病患者 146例 ,其中 10例为肝泡球蚴病。标本经 10 %甲醛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镜检。10例患者年龄为 19~ 47岁。男性 7例 ,女性 3例。农牧民8例 ,干部 2例。均为当地的世居高原农牧民。临床诊断肝棘球蚴病 5例 ,肝癌 3例 ,肝结核 2例。肿块位于肝右叶 8例 ,肝左叶 2例。巨块型 6例 ,弥散结节型 3例 ,混合型 1例。结果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省久治县肝棘球蚴病的流行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8年7-12月,在久治县6个乡(镇)(智青松多镇、门堂乡、白玉乡、索呼日麻乡、哇尔依乡、哇塞乡),对6岁及以上常驻居民开展腹部超声检查,同时对同意采血样者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分析久治县肝棘球蚴病流行现状。结果腹部超声共检查23 505人,检出肝棘球蚴病患者345例,检出率为1.47%。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126例,检出率为0.54%,多房棘球蚴病患者219例,检出率为0.93%。多房棘球蚴病检出率高于细粒棘球蚴病(P 0.05)。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0.86%(99/11 560)和2.06%(246/11 945)(P 0.01)。久治县哇尔依乡、白玉乡棘球蚴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9%(147/3 782)和3.01%(149/4 949),明显高于其他乡(镇)(P 0.01)。职业人群中其他(个体商户及无业人员)和家务者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0.40%(20/98)、 17.39%(60/345),明显高于其余职业人群(P 0.05)。不同年龄组中20~29和30~39岁组人群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01%(112/5 563)和2.16%(189/8 75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1)。腹部超声检查的23 505人中,7 845人接受了抗棘球蚴IgG血清抗体ELISA检测,2 305例阳性,阳性率为29.38%,其中107例腹部超声检出患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345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126例为细粒棘球蚴病,其中49例(占38.9%)的包囊直径 10 cm; 219例为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其中浸润型116例,钙化型34例,液化空洞型69例。结论青海省久治县肝棘球蚴病检出率较高,是以多房棘球蚴病为主,细粒棘球蚴病为辅的混合流行区。哇尔依乡、白玉乡,中青年人群,女性、家务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应列为重点防治地区和人群。  相似文献   

5.
分析超声诊断的1 917例青海省肝棘球蚴病病例,了解当地肝棘球蚴病的分型特点及流行特征,为防治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腹部超声诊断为肝棘球蚴病的1 917例病例的主要信息,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类型、性别、年龄、民族的肝棘球蚴病患者数量进行χ2检验分析。1 917例肝棘球蚴病病例中,细粒、多房、混合棘球蚴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 041例(占54.3%)、 867例(占45.2%)、 9例(占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性肝棘球蚴病患者人数分别为914例(占47.7%)和1 003例(占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0~19岁、 20~39岁、 40~59岁和≥60岁肝棘球蚴病患者人数分别为148例(占7.7%)、 739例(占38.6%)、 735例(占38.3%)和295例(占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患者人数分别为1 564例(占81.6%)、 256例(占14.9%)、 66例(占3.4%)、 19例(占1.0%)和11例(占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实变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340例,占32.7%)和浸润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442例,占51.0%)数量最多。青海省肝棘球蚴病以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为主。  相似文献   

6.
肺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蒲鹏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38-840
目的探讨肺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6例肺泡状棘球蚴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16例均属血行转移,其中2例合并肺底直接侵犯。弥漫分布4例,多发肿块结节10例,单发肿块2例。9例病灶有小囊泡征,13例病灶出现钙化灶,6例肿块病灶内不规则偏心形空洞,其中1例见液气平;6例病灶邻近胸膜局限性增厚,2例胸腔少量积液。16例患者均有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结论肺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流行病史和肝脏CT表现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其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36例经寄生虫学确诊的泡状棘球蚴病患者中,29例只患肝棘球蚴病,7例肺、脾、脑及肾亦被累及。8例曾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怀疑为肝泡型包虫病肝实性占位病变患者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超声资料,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鉴别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价值,并分析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17例患者经病理学确诊56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超声正确诊断肝泡型包虫病患者42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超声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灵敏度75.00%、特异度81.97%、漏诊率25.00%、误诊率18.03%、阳性预测值79.25%、阴性预测值78.13%、诊断一致性Kappa=0.571(P0.001)。56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中,浸润增殖型患者20例,超声表现为肝泡型包虫实性肿块,病灶呈实质性回声,边界欠清,周边没有包膜,与肝组织具有较为清晰的界限;纤维钙化型患者15例,超声表现为肝内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而且周边出现毛糙的团块状强回声;坏死液化型患者21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呈巨大混合回声,多在中心部位出现坏死液化区,且透声下降,周边为实性部分。结论超声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尚可;浸润增殖型、纤维钙化型、坏死液化型患者的超声表现有明显差异性,对鉴别肝泡型包虫病类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泡型棘球蚴病—我们的认识:附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泡型棘球蚴病(简称泡肝)是泡状棘球绦虫的蚴虫寄生于人体肝脏,在肝内不断增殖芽生,引起炎症、变性、坏死、液化导致肝功能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死亡的寄生虫病,其主要呈外殖性芽生,似癌样浸润扩散造成肝组织不可逆的进行性损害,所以被称为恶性寄生虫病。我院自1965年至今经病理证实为泡肝者共113例,现将本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对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治疗和诊断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基于超声影像组学构建肝棘球蚴病分型模型的可行性,从而为肝棘球蚴病精准超声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0月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采集的200例肝棘球蚴病患者超声声像图,勾画肝棘球蚴病病灶感兴趣区域。采用25种方法提取肝棘球蚴病影像组学特征,应用预选方式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按7∶3比例将图像根据病灶类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独立测试集。基于内核逻辑回归(kernel logistic regression, KLR)与高斯核函数型支持向量机(medium Gaussia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GSVM)两种分类器构建肝棘球蚴病分型的机器学习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构建的机器模型用于肝棘球蚴病分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 25种方法累计提取5 005个棘球蚴病患者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经特征选择筛选出36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KLR和MGSVM两种机器学习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MGSVM模型在训练集中用于肝棘球蚴病分型效果更优,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82、0.78和0.88,而KLR模型在独立测试集中表现更佳,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0.82、0.72和0.86。结论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肝棘球蚴病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