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喉镜操作和气管插管常致患者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对老年和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艾司洛尔注射液具有降压、减慢心率、强心作用,且作用缓和、短效,小剂量对机体影响小。2005年10月~2006年5月,我们对小剂量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艾司洛尔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2年 9月 ,我们对 5 0例应用该药行全麻手术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 5 0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2 1~ 6 9岁 ;ASA ~ 级。随机分为两组各 2 5例。A组于插管前 2分钟静注艾司洛尔 1.5 m g/kg,B组静注生理盐水 5 ml,然后均以咪唑安定 0 .1mg/kg、异丙酚 1mg/kg、芬太尼 2 μg/kg、氯化琥珀胆碱 2 mg/kg快速诱导 ,待患者肌肉松弛后 ,于明视下气管内插管。监测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 (DBP)… 相似文献
3.
4.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喉镜操作和气管插管易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危险更大。我们将超短效的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和芬太尼用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并观察其对插管所致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45例均为行择期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 ASAⅠ~Ⅱ级,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8~59岁,身高152~177cm,体重46~85kg。术前48小时内均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且未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其年龄、身高、体重及病情有… 相似文献
5.
艾司洛尔预防双腔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 0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们用艾司洛尔预防双腔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36例择期手术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 ,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46~ 72岁 ,体重 48~87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 ASA)分级 ~ 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 ,患者均行双腔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心脏疾患 ,年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1 .2 方法 麻醉诱导前 30分肌注鲁米那钠 0 .1 g,东莨菪碱 0 .3mg。常规进行心电图、无创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诱导用药依次静注咪唑安定 0 .0 5~0 .0 8mg/kg,卡肌宁 0 .6…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诱导时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心脑外科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静注瑞芬太尼1(A组)、2(B组)、3(C组)μg/kg,均在90s内注射完毕,静注丙泊酚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观察并记录各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刻和气管插管1、3、5min时BP、HR变化及插管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组在插管后各时点BP变化不明显(P〉0.05),B、C组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各时点HR无显著变化。A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B、C组,C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A、B组。结论2μg/kg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注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气管插管麻醉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7.
8.
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镜操作和气管插管常伴有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此反应对机体有不利的影响,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艾司洛尔是一种特异的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药。本文通过观察艾司洛尔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心率(HR)、血压(BP)的变化,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择期手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年龄45~74岁,体重50~78kg,随机分为两组:A组(艾司洛尔组),B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扩大,ST-T改变,所有患者术前都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至手术当日的早晨,术… 相似文献
9.
丁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对咽喉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已有学者应用芬太尼、艾司洛尔、压宁定、硫酸镁,利多卡因等药物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近年来,我们对20例患者用丁卡因表面麻醉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A组)和快速诱导插管(B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诱导前(T0)及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A组诱导后各时点MAP、HR无显著变化(P>0.05),B组诱导后MAP有显著变化(P<0.05),除T1的HR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时点HP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T2、T3、T4时间点MAP、HR显著增高 (P<0.05).结论 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气管内麻醉术毕拔管过程中会引起短暂而强烈的心血管系统副反应,表现为血压和心率的明显增高,往往持续5~15min。这种变化对老年人具有很大的潜在性威胁。本文旨在通过拔管前艾司洛尔的使用,观察其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60~7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房室传导阻滞、心衰、频发心律失常、哮喘或术前24小时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1.2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平均年龄及一般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 相似文献
12.
13.
旋转法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3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鼻气管插管常用于头颈部、口腔和鼻腔等部位的手术麻醉,插入的导管易固定,保持术中呼吸道通畅,并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但是经鼻腔盲探插管常遇困难,反复插管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且易致咽喉损伤出血,甚至造成严重意外。根据鼻腔和咽腔解剖特点.导管插入时受鼻腔与咽腔之间角度及头颈位置影响,尖端常不能对正声门而受阻。经右鼻腔插管时,易在声门左侧受阻,借助导管自身弧度旋转导管180。时,尖端横过声门弧形移动到声门右侧,在移动过程中经过声门开口。为此,我们设计了旋转法行经鼻气管插管,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预防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气管插管前5min静注美托洛尔50u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时(暴露声门时),插管后1min、3min、5min及10min共6个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及插管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结果治疗组MAP在插管前、后无明显变化,HR插管后一度上升,但仍低于诱导前(P〉0.05);对照组插管时和插管后1min、3min、5min的MAP、HR均显著升高,与诱导前及治疗组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期间对照组有3例发生室性早博。结论美托洛尔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经插管型喉罩(ILMA)与经直视喉镜(DLS)气管内插管方法对胸部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进行胸部手术的182例患有老年性高血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ILMA组(I组)与DLS组(D组)。D组经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I组经插管型喉罩气管内插管。对各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进行监测,并对气管内插管是否成功以及插管时间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组和D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40.95±10.26)s、(26.47±6.51)s,I组明显长于D组(P<0.05)。T1T3各时点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AngⅡ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4,T5时点I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AngⅡ等指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相比于DLS气管内插管,在胸部手术中采用ILMA气管内插管对于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抑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罗库溴铵诱导,插管前1 min给予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组给予0.5 mg/kg艾司洛尔稀释于生理盐水10 ml中静脉注射。监测并比较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2 min(T3)和3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T1时,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的MAP[(76±13)mm Hg,(75±12)mm Hg]及HR[(65±9)次/min,(64±8)次/min]较T0时的MAP[(87±12)mm Hg,(86±12)mm Hg]及HR[(75±12)次/min,(74±12)次/min]明显下降(P<0.01),下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和T4时,对照组的MAP[(103±23)mm Hg,(106±21)mm Hg,(89±19)mm Hg]和HR[(85±7)次/min,(83±8)次/min,(79±9)次/min]较T1时MAP[(75±12)mmHg]和HR[(64±8)次/min]明显升高(P<0.05),而艾司洛尔组的MAP和HR在插管后升高不明显[插管后MAP:(89±15)mm Hg,(86±14)mm Hg,(74±12)mm Hg,HR:(66±13)次/min,(74±12)次/min,(72±5)次/min;插管前MAP:(76±13)mm Hg,HR(65±9)次/min,P<0.01]。艾司洛尔组有8例患者在插管后HR下降到60次/min以下,最低为53次/min。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0.5 mg/kg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2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6)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n=46)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诱导,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诱导后3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肾上腺素(E)、去肾上腺素(NE)、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对照组患者T3、T4、T5时刻的E、NE、HR、MAP、SBP、DBP较T0时刻基础值出现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时刻的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抑制E、NE分泌,有效维持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插管导入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插管导入器组(A组)和直接喉镜组(B组)。A组采用插管导入器辅助气管插管,B组直接喉镜下直视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以及两组的插管时间和成功率,观察插管后有无咽喉口腔黏膜损伤、牙齿牙龈损伤、咽喉疼痛以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在T2、T3时间点的MAP、HR均明显高于插管前(P0.05);且B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A组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B组(P0.05)。结论插管导入器辅助气管插管比直接喉镜更能有效地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提高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麻醉中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行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对照组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插管成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麻醉中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稳定患者血液动力环境,降低危险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