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部分护理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瑞  刘莉  李翠香  刘新兰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69-1370
目的:评价部分护理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对50例AMI患者于入院72h内,在平静状态下、排便后、晨间护理、探视和教学查房后4个时间点测量血压、心率,计算心肌耗氧量(D-P)。结果:在排便、晨间护理、探视和教学查房后D-P值增加显著,床上排便后D-P值最大,晨间护理时D-P值最小。结论:AMI患者须给予严密监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查房、家属探视,晨间护理时避免搬动患者、转换床位,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部分护理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对50例AMI患者于入院72h内,在平静状态下、排便后、晨间护理、探视和教学查房后4个时间点测量血压、心率,计算心肌耗氧量(D-P)。结果在排便、晨间护理、探视和教学查房后D-P值增加显著,床上排便后D-P值最大,晨间护理时D-P值最小。结论AMI患者须给予严密监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查房、家属探视,晨间护理时避免搬动患者、转换床位,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老年急性心梗后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后 2周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2 3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 13例GSH治疗组 2周后左心室功能状况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GSH治疗组的心搏量 (SV)、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射血分数 (EF)及平均左室周边缩短率 (mVcf)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心室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 (E/A)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早期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对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脏康复方案,病人一般需要绝对卧床1d~3d,而后开始床上被动肢体运动。能否可以更早地开始活动,还很少有学者进行专门探讨。本研究通过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24h内低强度肢体活动对QTd,HRV,D-P,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理状态,并将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负荷量肢体运动进行比较,探讨该项活动对这一阶段心脏做功和电活动的影响,评价在AMI早期进行这一强度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成云凤  黄敏 《当代护士》2022,29(2):49-5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前脑钠肽(NT-proBNT)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LVEF、NT-proBNT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明显比同期对照组更高,NT-proBNT比同期对照组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进行部分自我护理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1)患者能否在发病的最早期(发病后24-72h)实行部分自我护理活动及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发病后24~72h进行部分自我护理活动和传统卧床休息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在静息时、进食后、小便后、洗漱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肌耗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24-72h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实行自我护理活动不仅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病人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早期活动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治疗方案。结果两组在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期活动组无1例出现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结论无合并症的AMI病人实行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案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活动的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青  高航 《现代康复》2001,5(11):78-7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早活动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治疗方案。结果:两组在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无显差异(P>0.05),但早期活动组无1例出现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结论:无合并症的AMI病人实行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案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共计干预12周。于干预前后检测两组的LVEF、NT—proBNP,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1)两组的NT-proBNP均有下降,而且以观察组下降幅度最明显(t=2.82,P=0.006);LVEF均有改善,同样以观察组改善幅度最明显(t=4.30,P〈0.01);(2)心理状态的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背景:根据传统医学的观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2周。而长时间卧床可引起“失调节现象”、血栓形成和栓塞以及情绪焦虑和忧虑等,早期活动有助于减轻或克服这些“失调节现象”.早期活动是AMI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作者结合国内外康复经验.制定了早期活动的康复程序,对AMI患者发病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目的:观察早期活动对AMI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心功能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抗痉挛肢位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52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抗痉挛肢位护理组92例和常规护理组60例,入院当天对抗痉挛肢位护理组患者进行抗痉挛肢位的护理,常规护理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痉挛缓解效果.结果:抗痉挛肢位护理组有效率为90.22%,常规护理组有效率为55.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痉挛肢位的护理可有效控制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的肢体痉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IABP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164-1166
对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情况、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强调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丹凤 《护理研究》2008,22(19):1696-1698
简述了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脏康复的目的、发展,重点综述了我国AMI早期心脏康复程序及早期心脏康复评定方法、安全性,指出AMI早期康复缺乏临床实验性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董翠英 《护理研究》2006,20(12):3232-3233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死率高,硝酸甘油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肌耗氧量,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使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使梗死面积缩小,是目前临床早期治疗AMI的首选药物。我院心内科在收治的51例AMI病人中,均通过早期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症状缓解后接受进一步治疗好转出院。现将观察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硝酸甘油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翠英 《护理研究》2006,20(35):3232-3233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死率高,硝酸甘油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肌耗氧量,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使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使梗死面积缩小,是目前临床早期治疗AMI的首选药物[1]。我院心内科在收治的51例AMI病人中,均通过早期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症状缓解后接受进一步治疗好转出院。现将观察护理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心内科2005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51例AMI病人,其中男43例,女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64岁,合并心力衰竭12例,合并高血压30例。1.2治疗方法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0mg或20mg加入5%…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62)和常规护理组(n=40),入院当天对康复护理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而常规护理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肌力恢复情况及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护理组有效率为91.94%,常规护理组有效率为62.50%,经比较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患者BartheI指数提高程度较常规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偏瘫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AD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CCU监控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0°、45°、60°逐级半卧位护理组(观察组),以及单纯30°半卧位护理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D-P、SDNN、RMSSD、QTd及QTcd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各个时间段的心肌耗氧量(D-P)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观察组SDNN在t2~t3、t3~t4降低明显,RMSSD则在各个时间段均降低明显,QTd、QTcd在t0~t2、t2~t3均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逐级半卧位的体位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电生理影响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