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革命史课教学实施能力培养的尝试信规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革命史作为高校的一门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既要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原理,又要用这一原理去回答现实的问题,内容广泛,教学时数有限,多年教学中感到应该贯彻邓小平同志“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在中国革命史课教学中努力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介绍如下:1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讲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依据,使学生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的理解。 首先,讲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国情依据。例如,在讲授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时,特别是在讲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特点时,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把握国情,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本文结合革命史教学讲述了对革命史课程的改革。首先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革命史有没有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强课堂讨论和对话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发进取。每年组织学生参观西路军纪念馆,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最后,为了加强国情教育,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调查、并组织讨论会、座谈会、演讲会,使学生进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把握国情,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本文结合革命史教学讲述了对革命史课程的改革。首先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革命史有没有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强课堂讨论和对话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发 进取。每年组织学生参观西路军纪念馆,加深了学生对宜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最后,为了加强国情教育,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调查、并组织讨论会、座谈会、演讲会,使学生进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建设。中国革命史是高等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需要加强建设。本文拟就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作简要论述。一、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1.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中国革命史课主要阐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以观察中国问题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认识水平,解决政治信念上的大事大非问题,端正政治方向。中国革命史课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建设的基本点必须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的佳作──评《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之《教学论》毛建群《教学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是刘德军、仝祥顺、曲峡、赵金鹏为《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而撰写的一部专著。该书深入探讨了有关中国革命史教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7.
如何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中国革命史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四有”人才的目的,我们就此问题在七年制教学过程中,经过认真思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尝试。一、改变自身教学观念,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近些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够重视,这种现象,在医学院校的学生中反映也很突出。若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首先要清除学生学习中国革命史的思想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教学伊始,除了强调学习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及课堂纪律外,要侧重导言内容的组织,深入讲解学习革命史…  相似文献   

8.
阐明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授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真谛,为我国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者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 作为历史认识的客体属于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变化的;但作为主体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革命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东野常存(广东医学院马列室524023)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最有广泛号召力和深沉感染力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体会兰晓红(桂林医学院社会科学部)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我们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努力探索一条组织好这门课教学的路子。现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1深入钻研教材,着重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的全过程中,振兴中华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回避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教材,对此也漠然视之,只要未提振兴中华,以至于一些学生学了中国革命史后,对振兴中华是怎样提出来的?走什么道路才能振兴中华?等问题始终蒙蒙胧胧,因而缺乏振兴中华的自觉意识和雄心壮志。为此,我认为要全面实现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认真思考,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王军马列主义教研室香港回归近在咫尺,“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回归的宏伟蓝图即将变成现实。在此之际,重新学习和探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集中全党的智慧,经过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改革在内容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自1993年9月至1996年1月,作者在我校93、94、95级临床医学专业部分班级的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穿插采用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课堂讨论的基本做法1.1明确目的中国革命史课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就是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讨论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为达到这个目的服务。1.2积极准备课堂讨论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院党政部门直接领导与支持下,依靠教研室全体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充分发挥中国革命史学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持有的功能与作用,努力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用心培养中青年教师等,使教学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说:“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首先,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现代革命史的产物,它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6.
我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拥有上千张病床的综合性医院,随着医学院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在医疗服务模式和医学教育模式已转变的情形下,把医学生培养成高素质、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医务人员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工作.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时期,对于如何提高实习教学工作,本人谈一点个人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个别化教学[1],是在人们发现由于学生之间智力上存在的差异造成学习水平的巨大悬殊的背景下产生的。最近10年中,个别化教学已成为西方教育革新中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其名目很多,但一般都重视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1)学生可选择不同功课或活动以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2)学生在全部上课时间或部分上课时间内,以个别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学习。(3)突出一门学科中的认知方式,至少认为与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等。个别化教学手段较突出于导听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但结合我国高校的现实状态,如何在免疫学的教学中开展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女性小说与神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秘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结合,是当代女性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阐述了神秘意识在女性小说写作中的两种表现形态,论述了这一特征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并从女性写作的角度分析了神秘主义描写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98年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新方案,明确指出:“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蕈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史、中国革命史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一国两制”伟大设想的实现,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正确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近年来史学界引起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中,资产阶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多次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资产阶级问题,明确地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并多次强调我们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