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卧位旋按手法治疗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指数增高(P<0.01),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说明卧位旋按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的高粘凝聚状态,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缓解或消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治疗期间均辅助行颈椎牵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均有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增加椎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可明显提高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故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理想的新型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针刺配合牵引和口服西比灵治疗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TCD、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计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②治疗组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61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1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投给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w。然后观测两组患者的头晕、恶心、呕吐、上肢麻木等症状的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注射前列地尔干乳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6.
罗春蕾 《中级医刊》2013,(12):100-101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51例,有效26例,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7例,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经眩晕宁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全血比黏度(高切变值和低切变值)、血细胞比容、血沉、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眩晕宁能够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4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灯盏华素静脉滴注2个疗程共28天,通过彩色经颅多普超声血流仪(TCD)检测,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通过血黏度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平均峰流速、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各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指数等各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临床症状也随着明显缓解。结论灯盏花素能有效改变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增加血流灌注,可能与此药能改变血液流变学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辨证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临床症状与体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78例),对照组行常规推拿手法,观察组行辨证推拿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头晕、头痛、恶心、视线模糊评分及全血低切黏度(RBV低切)、血浆比黏度(RPV)、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等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丁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4,(7):114-115,119
目的研究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推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迹的差异。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的血沉和红细胞压迹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推拿治疗可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痛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基础治疗颈椎牵引、理疗、微波、电针,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态,给予维脑路通1g,10%葡萄糖200ml,胰岛素4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根痛平12g/次,2次/d 治疗,两组均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估、疗效判定、血液流变学和TCD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TCD测定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痛平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止眩颗粒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止眩颗粒对颈椎病椎动脉型的治疗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脑缺血模型,复制全脑缺血,观察中药止眩颗粒对大鼠脑代谢、脑组织学改变、全身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结果止眩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减少脑含水量;止眩颗粒各组对大鼠缺氧脑组织中SOD含量均有显著升高的作用.另外,中、高剂量组还能明显降低缺氧脑组织中MDA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2例予以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2%,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评价应用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结果 85例患者中治愈56例,好转2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6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针灸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者管袢形态、袢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微循环,加速局部的血液流通,增加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颈椎牵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花联合颈椎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颈椎牵引,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笔为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测定了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和52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文军  沈华 《华夏医学》2003,16(6):848-849
颈性眩晕亦称椎动脉型颈椎病 ,现已公认本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研究发现 ,许多颈性眩晕患者特异性检查及手术证明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并非骨赘直接压迫引起 [1 ]。本组资料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用川芎嗪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观测 ,旨在探讨血液流变学与颈性眩晕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76例颈性眩晕均为 1 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1月在我院诊治的患者 ,年龄 38~ 6 8岁 ,男 4 6例 ,女 30例 ,均符合 1 984年 5月在桂林召开的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通过的颈椎病 (椎动脉型 )诊断标准 [2 ] ,排除合并其它疾病。1 .2 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手法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该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整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例,并根据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手法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6.67%,2组比较(P〈0.01)。结论:此法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通过临床观察,证明手法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药熏蒸结合推拿治疗.结果 治愈120例,占33.33%;显效90例,占25.00%;有效120例,占33.33%;无效30例,占8.33%;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 中药熏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瞿浩  邵礼武  武恒斌 《吉林医学》2012,33(25):5406-5407
目的:探讨美式脊椎矫正手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中药热敷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美式脊椎矫正手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式脊椎矫正手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