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ly evoked otoacoustic emmission, TEOAE)的探测阈与主观听阈的相关性及TEOAE出现率与听力水平的关系。方法:利用Quantum-84诱发电位系统及SF-1耳声发射探头记录20名(40耳)听力正常成人及 29名(42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TEOAE。结果:发现听力正常成人耳 TEOAE的出现率为 100 %,探测阈在-15至10dBSL之间,与短声主观听阈有一定相关性(r=0.41,0.0025<P<0.005)。两者直线回归方程为y=-0.51+0.67X。在 42只感音神经性聋耳,TEOAE出现率与纯音平均听阈有关。结论:表明由TEOAE探测阈推测主观听阈应持审慎态度,在TEOAE缺失耳应怀疑有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存在。  相似文献   

2.
伍红良  黄鑫  谢玉蓉 《广西医学》2012,34(8):1017-1018
目的 探讨畸变耳声发射(DPOAE)在伪聋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DPOAE分别对伪聋组(20耳)、正常对照组(30耳)及感音神经性聋组(28耳)进行检测.结果 伪聋组、正常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耳聋组DPOAE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6.2%、96.6%、19.6%,3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伪聋组检出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耳聋组(P<0.05),伪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OAE可作为识别伪聋的客观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学活体耳损伤鉴定.  相似文献   

3.
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耳声发射及听觉传出系统功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凤和  刘博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0):763-766
探讨耳声发射和听觉传出系统功能测试对听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试了正常人和耳蜗性及蜗后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自发性、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及以对侧声刺激对耳声发射抑制幅度为指标的听觉传出系统功能。结果耳蜗性听力损失耳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波幅及对侧声抑制幅度较正常耳明显下降(n=24,P<0.05),自发性耳声发射的发生率、波幅、波峰数及频率分布范围减低;蜗后性聋组自发性及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显著高于耳蜗性听力损失组耳,但对侧声抑制幅度明显低于正常耳及耳蜗性听力损失耳(P<0.01及P<0.05),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和显著意义。结论耳声发射及传出系统功能测试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及小脑桥脑角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术式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自1978年首次被描述以来,因其测试快速、无创、客观且能敏感地反映内耳外毛细胞主动机制的功能状态,在临床上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临床听力学常规测试之一.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耳声发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 ,OSAHS)患者的耳声发射结果。方法 :测试 2 0例重度OSAHS患者的诱发性瞬态耳声发射 (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结果 :TEOAE检出率为 37.5 % ,频谱能量分布主要在 0 .8~ 2 .4kHz ;DPOAE各频率的反应幅值在 0 .5~ 6 .6kHz处均显著下降 ,各频率的检出率为 2 7.5 %~ 4 7.5 %。结论 :重度OSAHS损害耳蜗功能。  相似文献   

6.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感音性聋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低强度原始音 L1=6 5 d B,L2 =5 0 d B,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在感音性聋测试中的应用。方法 在听力正常组和感音性聋组 1k Hz,2 k Hz,4 k Hz和 6k Hz刺激点 ,分析反应频率为 2 f1- f2处 DPOAE幅值的引出率 ,大小和其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 ,并计算测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听力正常组 2 5例 (5 0耳 )全部引出 DPOAE,感音性聋组 4 0例 (5 3耳 )高频 DPOAE5 1/ 5 3引出 ,1、2 k Hz处 5 3/ 5 3引出 DPOAE。正常组在各频率 DPOAE的幅值均较感音性聋组高 (P<0 .0 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感音性聋组 DPOAE幅值与纯音听阈在各频率处均呈负相关。 DPOAE对感音性聋检测有较文献报道更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低强度原始音刺激诱发出的 DPOAE,主要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感音性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准确检测耳蜗功能,寻求在记录到的信号中正确识别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信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时-频域识别方法,根据TEOAE与刺激伪迹不同的短时谱特征来有效识别两者。结果刺激伪迹的短时谱显示其在空气中以简单的指数规律快速衰减的特征。TEOAE的短时谱显示其频率分布与刺激声基本一致,但各频率成分在潜伏期和转化过程上表现出多种模式。刺激伪迹和TEOAE的短时谱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短时谱识别方法能有效地将TEOAE与刺激伪迹区分开,可提高TEOAE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诊断感音性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定军  黄维国  王锦玲  高磊 《医学争鸣》2002,23(19):1770-1772
目的:了解感音性聋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特征,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耳蜗性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IS version3.2型耳声发射仪对67例122耳耳蜗性聋者(药物中毒性、噪音性及老年性)进行了Dp-gram和I/Ofunction的测试。结果:DPOAE幅值与相对应频率点上的纯音听阈存在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4-0.85,高于与邻近频率点的相关性;DPOAE听力图可反映耳蜗病变的频率损失范围;听力损失越重,DPOAE检出率,幅值越低;检测阈越高;与正常耳相比,I/O曲线斜率增大。结论:DPOAE有较好的频率特异性,可较精确地反映耳蜗受损的频率范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耳蜗功能的改变程度,在进行 耳蜗功能状态评估和疾病诊断上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本院产科出生及新生儿科收治的98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5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从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6个月。结果筛查新生儿986例,初筛、复筛通过953例,通过率为96.65%。3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进行了第3阶段筛查,通过30例,通过率为90.91%。3例未通过TEOAE和AABR筛查的新生儿在6个月龄时进行AABR测试及其他耳科学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为2例,均为单侧耳聋,占所有筛查新生儿人数的2.03‰。其中中度耳聋1例,中重度耳聋1例。正常儿三组不同初筛时间通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6d初筛通过率明显高于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P〈0.05),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比较元统计学意义。TEOAE筛查986例,假阳性30例,假阳性率为3.04%;第3阶段筛查33例,3例进入诊断程序,其中1例正常,复筛的假阳性率为3.03%。整个TEOAE筛查程序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5%,假阳性率为3.14%。结论对新生儿应进行早期听力筛查,TEOAE、AABR测试有利于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对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和比较.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痛惠儿DPOAE通过率为95.83%,通过耳的DPOAE幅值基本正常.结论 大多数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耳蜗功能基本正常,但重度HIE仍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早产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能反映耳蜗外毛细胞和(或)其周围结构的功能状态,可以发现明显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其具有客观、敏感、准确无创等特点,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方法[1].畸变耳声发射是诱发耳声发射的一种,其应用于早产儿听力筛查的报道较少.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193例,通过畸变耳声发射进行了听力筛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音性聋实施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的参数设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上海市崇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68耳)感音性聋患者作为感音性聋组,另选取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34例(68耳)听力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同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感音性聋患者DPOAE测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最佳参数设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音性聋组L1/L2=65/50 d BSPL时2 k Hz的DPOAE引出率为98.5%(67/68),低于对照组的100.0%(6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音性聋组患者L1/L2=70/70、65/50 d BSPL时0.5、1、2 k Hz的DPOAE反应幅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1/L2=70/70 d BSPL时0.5、1、2 k Hz的灵敏度分别为82.4%(56/68)、75.0%(51/68)、73.5%(50/68),特异度分别为85.3%(58/68)、66.2%(45/68)、70.6%(48/68),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41、0.80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1、0.981、0.993。L1/L2=65/50 d BSPL时0.5、1、2 k Hz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L1/L2=70/70 d BSPL。结论感音性聋实施DPOAE测试的刺激强度应该设置为L1/L2=65/50 d BSP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耳声发射在耳鸣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94耳)正常人及89例(13l耳)耳鸣患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耳声发射(TEOAE)的检测。结果 正常人97%可引出耳声发射(OAE),耳鸣,听阈正常有部分频率消失,引出率下降。结论OAE检测可作为耳鸣患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声强度刺激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两组不同声强度刺激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效果影响。方法 应用两组不同声强度刺激(L1=L2=65 dBSPL,65/65;L1=65 dBSPL、L2=50 dBSPL,65/50),分别测试听力正常人86耳和感音神经性聋98耳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其1~6 kHz各个频率的幅值与对应频率的电测听(金标准)纯音听阈相比较,用所得到患感音性神经性聋敏感性和特异性值作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并用Wilcoxon检验判断其曲线下面积差异。结果 1~6kHz从低到高各个频率对应的受试者特征曲线面积:65/50为0.677、0.777、0.818、0.890、0.873;65/65为0.654、0.729、0.795、0.865、0.858,其面积差值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可以作为测试感音神经性聋的一种客观方法,刺激强度65/50比65/65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性能好,推荐应用声强度刺激L1—L2=15 dBSPL作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  相似文献   

15.
耳声发射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同时用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检测了132例高危儿的听力结果表明,132例婴幼儿(264耳)中,OAE的通过率为88.3%(233/264耳),ABR通过率为92%(243/264耳)。OAE敏感性为90.5%(19/21耳),特异性为95%(230/243耳)。检查时间,OAE约为3min,ABR约为30min。可见,OAE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和可靠、简便、省时的听力筛查方法,适于在儿科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瞬态诱导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 选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ILO-88型耳动态分析仪测试了112例足月出生,无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小儿行为测听方法进行随访和确诊。结果:112例中首次检测未通过率为8.9%。经过6 ̄8个月随访1例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检出率为8.8‰。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声信息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声信息治疗 68例 117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对每次纯音听阈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对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①所有频率听力提高。② 1 5kHz以下中、低频区域听力提高较多 ,1 5kHz以上中、高频区域相对较少 ,经 χ2 再分割后统计 ,前组有效率大于后组 (P <0 0 0 5 )。③根据疗效分级 ,达到实用听力为 14 5 % ,听力提高≥ 3 0dB为 11 7% ,>10dB为 17 4% ,≤ 10dB(无效 )为 5 6 3 % ,总有效率为 43 7%。④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影响听力提高程度。结论 我们初步认为 :①声信息通过自动组合量化的声音作用于人体听觉通路、大脑皮层 ,进行程序化调理 ,可以改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听觉功能 ;②声信息使所有频率听力提高 ,但 1 5kHz以下中、低频区域听力提高较多 ;③年龄大 ,疗效差 ;④病程短 ,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正常值,探索TEOAE各测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ILO-96型耳声发射仪对20例(40耳)正常青年人进行TEOAE测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将2007年-2010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3832例,在出生后48~72小时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结果 通过3042例,未通过790例,通过率79.31%,未通过率20.69%;结论:出生后48~72小时内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给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结论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检测结果受测试环境、被检测的婴儿不配合、检测时间、检测者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家长的重视程度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ILO-88型耳动态分析仪测试了112例足月出生,无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小儿行为测听方法进行随访和确诊。结果:112例中首次检测未通过率为8.9%。经过6~8个月随访1例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检出率为8.8‰。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