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北京和广州地区B组链球菌(GBS)抗生素耐药菌谱及对红霉素耐药机制。方法GBS菌193株,其中140株和47株GBS分别来自北京和广州地区正常妇女阴道拭子标本,6株GBS菌株来自北京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和脑膜炎患儿体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应用标准的KB纸片法对临床常用7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应用PCR法对102株(包括57株敏感株及45株耐药株)GBS进行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mefA检测。结果193株GBS菌均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但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中介率均为17%;北京地区GBS的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从1998年到1999年分别从8%增加到16%和从20%增加到28%;广州地区1999年分离的GBS菌株对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5%和26%,与北京地区1998、1999年分离的GBS菌株的红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45株红霉素耐药GBS菌中有40株同时对林可霉素耐药,5株表现为红霉素耐药而林可霉素敏感。20株GBS红霉素耐药仅含有ermB基因;13株红霉素耐药株仅含有mefA基因;同时含有ermB和mefA基因有6株。6株耐药株未能检测到ermB和mefA基因。结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可作为治疗GBS感染首选药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作为二线的选择药物。而红霉素和林可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GBS感染的药物应用价值应重新给予评价。在我国ermB基因介导的核糖体靶位点改变在GBS耐药机制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2种抗生素对B族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BS)对十二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K-B法测定117株GBS菌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所有GBS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敏感或中度敏感,对头孢霉素类及阿莫西林/棒酸,苯唑青霉素均敏感,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药率分别为8.5%,12.0%,20.5%,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90.6%。结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可作为治疗GBS感染首选药物,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可作为二线的选择药物,实验室常规准确报告GBS敏感性结果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GBS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抗生素对GBS菌株连续药敏感监测,了解耐药变迁,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盈  张霞  马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0):742-743,779
目的分析儿童脓疱疮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耐药趋势,为治疗儿童脓疱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年6月-2007年12月就诊于本科门诊的脓疱疮患儿皮损分泌物分离的金葡菌,应用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检测14种抗生素对分离的金葡菌的耐药率,应用WHONET 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84株金葡菌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前3位依次为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其中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连续5 a均超过92.0%,对红霉素耐药率均高于8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相对稳定,未见明显增减。甲氧西林、头孢菌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未超过5.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发生率低于2%,仅发现1株莫匹罗星耐药菌株,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夫西地酸耐药菌株。结论北京地区儿童脓疱疮来源的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分离率较低。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等药物在本地区已不适于治疗金葡菌感染的脓疱疮。虽然金葡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性较好,但是鉴于这3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儿童的影响,应用时应严格掌握其临床适应证。莫匹罗星、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和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脓疱疮的局部或全身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族链球菌(GBS)的血清型、耐药性和多位点序列分型,供防治GBS感染参考。方法 2012—2013年间共收集到56株GBS菌株,自就诊于北京市妇产医院和北京大兴医院的妊娠35~37周孕妇的阴道和直肠拭子的分离培养。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菌株的血清型,E-test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 B和mef A,管家基因测序确定菌株的序列型(ST),e BURST软件分析菌株间亲缘性关系。结果 56株菌共鉴定出5种血清型,常见型为Ⅲ型(32.1%)、Ⅰa型(17.9%)、Ⅰb型(16.1%)和Ⅴ型(14.3%)。分离株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均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不敏感率依次为39.3%、85.7%、92.9%、98.2%、30.4%、73.2%和91.0%。56株菌株共检测出14种STs,ST19(30.4%)最为常见。Ⅲ型菌株主要属于ST19(14/18),92.9%的Ⅲ/ST19型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75%的左氧氟耐药菌株属于CC19。44株红霉素耐药菌株中,32株(72.7%)erm B阳性。结论北京GBS菌株以Ⅲ、Ⅰa、Ⅰb、Ⅴ型常见;GBS菌株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耐药率高,超过90%的Ⅲ/ST19型菌株耐左氧氟沙星;红霉素耐药菌株多携带erm B。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夫西地酸对引起儿童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抗菌药物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浆凝固酶、金葡菌单克隆抗体及Vitek-32型仪进行菌株鉴定,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并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结果 68株金葡菌中共检测到MRSA 7株,占10.29%,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珠5株,诱导试验阳性2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占40.00%.全部菌株均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98.52%、70.59%、63.24%、20.59%、14.71%、11.76%和10.29%;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47%.结论 夫西地酸对引起儿童感染的金葡菌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菌株来源为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9月分离的肠球菌 10 8株。用琼脂稀释法对 12种抗生素进行最低抑菌浓度 (MIC)的测定。结果 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71 2 6 %、70 37%。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 5 6 .4 8% ,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舒巴坦、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的耐药率分别为 5 3.7%、5 2 78%、5 2 78%、5 1 85 %。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高度耐药的发生率分别为 4 7.2 2 % ,4 9 0 7%。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相对少。对万古霉素、替可拉宁全部敏感。进一步比较不同种肠球菌的耐药率 ,发现屎肠球菌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χ2 =4 2 4 6 8,P <0 0 0 1)。而且多重耐药在肠球菌发生率高达 87.9% ,尤在屎肠球菌更为严重 ,达 95 .2 % ,其耐药模式主要以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为主 ,多数同时对红霉素、利福平耐药。而在粪肠球菌则以四环素加红霉素为主。结论 肠球菌的耐药状况严重 ,尤其屎肠球菌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加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 ,目前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相似文献   

7.
Yang H  Shen XZ  Wang YH  Yuan L  Yu SJ  Yang YH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936-939,i003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儿童携带肺炎链球菌(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 对2002~2003年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200株SP分离株对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检测;耐药诱导试验分析部分耐药菌株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PCR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和mefA。结果 200株SP中179株对红霉素耐药。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药敏结果无明显关连性。耐红霉素的147株SP中,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100%,100%,95.2%,95.9%。耐药表型以结构型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性菌素B耐药表型(cMLS)为主,占红霉素耐药株的95.9%。耐药基因检测中,仅携带ermB基因的菌株为79.6%,同时携带ermB和mefA基因菌株为17.7%,仅携带mefA基因的菌株为2.7%。结论 2002~2003年北京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携带的SP对红霉素耐药率达89.5%,分离株在对红霉素耐药同时也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克林霉素耐药。耐大环内酯SP表型以cMLS为主,基因型以ermB为主。  相似文献   

8.
B族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不同地区B族链球菌(GBS)对红霉素耐药性的差异及耐药基因谱特点。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克林霉素对不同地区(北京,广州,俄罗斯圣彼得堡)的113株GB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用PCR和核酸杂交的方法,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mreA、mefA、ermA、ermB、ermC在该批菌株中的出现规律及其与红霉素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1)北京、广州两地GBS菌株总耐药率为46%,与克林霉素耐药性的一致率为93.8%;所有ermA基因均来自北京菌株,而广州菌株不含该基因。(2)含ermA和(或)ermB基因的GBS占所有菌株的30.09%,其耐药率高达97.06%,在已检测的GBS菌株中未发现ermC基因。(3)分别有53株和18株含mreA和mefA的GBS以及1株含ermA的菌株仍对红霉素敏感。2株GBS不含上述任何一种基因,但仍对红霉素耐药。结论 (1)北京、广州两地GBS对红霉素普遍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且与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性霉素B类抗生素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重复选择此类抗生素;(2)ermA和ermB是决定我国北京、广州GBS对红霉素耐药的重要基因;(3)GBS的耐药性还有其他分子生物学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9.
2004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监测2004年呼吸道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E_test法和K_B法。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32.9%,对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分别为25.0%、26.4%和5.7%,对红霉素、阿齐霉素和克林霉素不敏感率>90%;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3%和56.6%,但前者β_内酰胺酶阳性率为14.3%,而后者为90.8%,两者对其他β_内酰胺酶类耐药率较低。结论呼吸道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正在增加,连续监测抗生素的耐药性对经验治疗呼吸道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 (Hi)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福州市两所幼儿园日托儿童 6 0 3例 ,在每个季度的第 1个月咽拭子取材 ,在改良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进行Hi分离培养 ,对 2 0 5 3份标本中分离到的 4 0 3株Hi分离株进行K B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及 β 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Hi分离株对青霉素类、头孢拉定、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率 ;对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青霉素类、第 2代头孢菌素、第 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及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多重耐药菌占 31 0 %。Hi分离株 β 内酰胺酶产酶率 32 8% ,多重耐药菌产酶率 91 2 %。 结论 治疗儿童Hi感染的一线药物 ,可推荐使用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青霉素类 ,第 2、3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3-2004年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方法对2003-2004年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565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分泌物进行培养,分离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从1565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分离肺炎链菌球共172株,流感嗜血杆菌484株.172株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株数(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55(32.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9(11.1%)、头孢曲松56(32.6%)、头孢呋辛31(18.1%)、头孢克洛68(39.5%)、红霉素142(82.6%)、四环素135(78.5%)、氯霉素42(24.4%)、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150(87.2%)、克林霉素119(69.2%)、氧氟沙星5(3.1%);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不敏感株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耐药率明显高于青霉素敏感株,且多重耐药率在90%以上.484株流感嗜血杆菌中,143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29.5%,484株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株数(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194(40.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6(3.4%)、头孢曲松20(4.1%)、头孢呋辛9(1.9%)、头孢克洛27(5.6%)、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272(56.2%)、四环素252(52.1%)、氯霉素84(17.4%)、阿奇霉素10(2.1%)、氧氟沙星3(0.6%).结论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形势严峻,与该地区前3年资料比较,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性有所增加,但对头孢曲松耐药性增加,青霉素不敏感株的多重耐药率较高,以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多重耐药为主要特点.流感嗜血杆菌的产酶率上升,导致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明显增高,对头孢二、三代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2000~2004京沪穗渝5家儿童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探讨我国不同地区儿科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的情况。方法 对五家儿童专科医院从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内检验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四种革兰阳性球菌(共计8215株)进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并按照每年NCCLS标准进行判读,并计算出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I%)和敏感率(S%)。 结果 从感染患儿中分离出40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7.15%,红霉素总耐药率为61.96%,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4004株金葡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共2402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检出率为63.42%,红霉素耐药率为86.22%,两者耐药率均在上升;β溶血性链球菌共432株,对青霉素全部敏感,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8.47%,且耐药率在逐年增加;肠球菌共1377株,对万古霉素的中度敏感率为2.73%,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1.91%,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8.10%。 结论 除了β溶血性链球菌之外,多数G+细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都偏高;G+细菌对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但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MRSA及仍在较低水平,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VRSA及VISA,但是仍然要加强各地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从我国住院肺炎儿童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肺炎链球菌分离自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家儿童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采用E试验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279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86.0%,耐药率达23.3%。在检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还保持着很高的敏感率(92.1%),对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分别为19.0%和75.3%。几乎全部菌株(99.6%)对红霉素耐药。万古霉素和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9.6%和97.8%。17.6%的分离株对亚胺培南不敏感,以中介株为主。不同地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万古霉素和氧氟沙星的敏感状况没有明显不同,但对其他几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状况存在差异。结论:从肺炎住院儿童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率高,对头孢曲松和亚胺培南比较敏感,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和红霉素普遍不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14.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研究80年代中期的90年代中期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80年代中期49株和90年代中期33株Sp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水平。结果 Sp对青霉素的耐药率由80年代中期的6%升到90年代中期的21%,对头孢呋新,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0分别升至15%,9%和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分离的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9株肺炎链球菌、15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49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索的耐药率高达90%,青霉素不敏感株5株,占10%,多重耐药率高达90%;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6%,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2%,对苯唑西林耐药率为9%,且多重耐药问题很严重;15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0%,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敏感.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肺炎链球菌及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很高;发现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多重耐药问题很严重.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耐药情况以及SP中青霉素耐药相关基因TEM与pbp2B的流行分布及突变情况。方法:采用E-test和K-B纸片法对44株SP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SP中的TEM基因及pbp2B,并对pbp2B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与SP青霉素敏感株R6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①44株SP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仅为11.4%,不敏感率高达88.6%。对红霉素耐药率已达100%,对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也在90%以上。但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亚胺培南仍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2.6%和3.9%。未发现对氧氟沙星、万古霉素耐药菌株。②44株SP的pbp2B基因扩增序列与R6敏感株相比较,5株青霉素敏感株99%以上的核苷酸序列相同,未发生氨基酸的替换。39株青霉素不敏感株均发生核苷酸序列的改变,核苷酸序列突变率为13.2%~23.1%,约6.5%~10.9%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根据氨基酸在Ser391-Thr492片段之间的突变情况,可将39株青霉素不敏感株分为四型,其中Ⅰ型突变30株,Ⅱ型突变7株,Ⅲ型和Ⅳ型各1株。44株SP均未检出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论: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SP多重耐药情况较严重,青霉素、红霉素已不适宜作为SP感染的临床一线用药,阿莫西林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SP感染的经验用药。pbp2B基因突变是广州地区儿童SP对青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23-626]  相似文献   

17.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ies of 120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both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at Children's Memorial Hospital, Oklahoma City were studied. The proportions of strains resistant to th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were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at found by other workers in earlier years, except for penicillin G. Of the 120 strains, 98 (81.7%) wer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G, 13 (10.8%) to tetracycline, 9 (7.5%) to erythromycin, and 3 (2.5%) to clindamycin. No strains resistant against cephalothin, chloramphenicol, gentamicin, or oxacillin were found. Sixteen strains (13.3%), of which 5 were inpatient strains and 11 were outpatient strains, were found to be resistant to more than one drug. Phage group 1 or type 80/81 staphylococci were not found among multiple resistant strains from hospitaliz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