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建立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后,用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中医血瘀证大鼠模型,从而得到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空白组和2型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作为动物实验中2型糖尿病血瘀证模型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进一步探求对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具有指导意义的实验室指标, 为中医辨证由定性向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786例东城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肌酐等实验室指标, 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为223例, 占28.4%。胃肠热结证与空腹血糖有关(P<0.05, B=0.152), 湿热困脾证与谷丙转氨酶(P<0.05, B=0.014)、血肌酐(P<0.05, B=-0.028)有关, 肝经郁热证与尿酸有关(P<0.05, B=0.003)。结论 气阴两虚证及阴虚津亏证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与部分实验室指标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T2DM组、正常健康人15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分析其与其它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2型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是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对血清抵抗素水平进行ROC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比较大.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有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是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抵抗素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不同并发症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与中医症状和证型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2 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贝叶斯网络的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病、肾病、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症、舌、脉等82个变量的网络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耱异常以气虚为主;糖化血红蛋白异常者以气虚、阴虚常见.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空腹血糖异常者以阳虚为主;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异常者气虚或伴热盛、阴虚常见.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异常者阴虚为主或伴热盛.并得出主要症状对并发症的预测性.结论 贝叶斯网络方法是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较为合适的方法,本研究结果对于慢性并发症的早期预测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也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检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用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运用这些客观指标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目前已有研究显示,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将HOMA指数作为2型糖尿病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中医证型的演变,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进行性衰减。明确2型糖尿病病程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与中医病机、证型的对应关系,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师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建立了健康管理师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流程,应用规范化管理流程对1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住院初始和管理3月后发放调查问卷,检测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管理前后各种生化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通过健康管理师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糖尿病代谢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管理师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其糖代谢指标,为进一步规范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或餐后胰岛素水平分为两组即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抵抗组和胰岛素抵抗组。各组判定证型并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75g葡萄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与非胰岛素抵抗纽比较,胰岛素抵抗组空腹及75g葡萄糖后2h胰岛素浓度、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则降低。胰岛素抵抗组患者多实证,非胰岛素抵抗多虚证和虚实夹杂证。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多表现为中医的实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果糖胺联合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47例为A组,糖尿病肾病组79例为B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即C组。检测他们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果糖胺(FMN)的数值。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以上三种指标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果糖胺水平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三个指标的联合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HbA1c)进行分组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即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金指标。方法: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发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糖和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等临床指标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共纳入3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心脏超声诊断结果[(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 LV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 不同证型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证患者TC、TG水平最高,而气虚痰阻证患者LDL-C最高;不同证型患者2hPG、HDL-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阳虚血瘀证患者HCY、LVD水平依次递增,而LVEF依次递减。结论 不同证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心脏超声结果等临床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对229例冠心病患者依据CRF表内容进行临床调查,同时分析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229例CHD患者。按虚实辨证分型,其中实证63例,虚证12例,虚实夹杂证140例,证候无法判别14例。将不同证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的形式表达,研究显示,患者Gensini积分呈现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将215例CH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根据Gensini积分原则分别将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用积分表达.血瘀证组积分为(44.26±32.668)分,非血瘀证组为(38.20±33.916)分,血瘀证组高于非血瘀证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证存在一定相关性,中医八纲辨证、血瘀辨证对冠状动脉病变判断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1)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测定IL-6、ET-1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型分布以本虚标实证居多;证候分布中气虚、痰浊、血瘀三型所占比例较大,关系为血瘀〉痰浊〉气虚;实证较虚实夹杂证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夹痰夹瘀证较夹痰证和夹瘀证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以本虚标实证居多,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IL-6、ET-1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两者均能作为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在人群分布及空腹C肽分泌表现方面的特征.方法对151例首发2型糖尿病病例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之“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比不同证型间的男女构成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同时测定空腹血浆C肽含量,对比不同证型间血浆C肽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微观辨证"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观辨证"概念的提出是中医临床诊治、循证医学发展和中医证候学发展的需要."微观辨证"产生的可能性是由于中西医结合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观辨证"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微观辨证"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中医证候尚未规范化、微观指标单一性与整体性的矛盾、微观指标与证候对应的非特异性、疾病对"微观辨证"产生的影响、"证"本质研究与临床治疗脱节等.并提出"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由若干相关的主、客观指标组成,这些客观指标应包括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证候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73例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资料,与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相比较,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患者的证候特点与肝硬化组患者的证候特点较为相似,提示二者有相似的病理基础。根据临床诊断发现: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组以肝郁脾虚证及肝肾阴虚证为主;肝硬化组以肝郁脾虚证及肝脾血瘀证为主;而糖尿病组则以阴虚证为主,其中包括肾阴亏虚及气阴两虚证。结论: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以肝郁脾虚、瘀阻肝络为主证,2型糖尿病以阴虚为主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与冠心病预测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关系。方法共纳入30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调查其中医证型,检测并比较各证型患者血清Hcy、Cys 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结果 300例患者中,痰湿阻遏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血瘀脉络型和脾肾阳虚型和其他证型的病例数分别105、84、34、39、12、16。各证型患者HbA1c和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瘀脉络型患者Hcy、Cys C和HOMA-IR水平为最高(P0.05,或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以痰湿阻遏型和气阴两虚证型最为常见,血瘀脉络型患者冠心病预测因子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瞻性研究间质性肺疾病(ILD)中医证候的影像学表达特征及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211例ILD患者四诊资料、胸部HRCT报告作为观察内容。经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热瘀阻证,分别研究不同中医证候的HRCT表现因子特征以及与影像学特征相关关系。结果:五种中医证候均以小叶间隔网格状、磨玻璃影病变为主。经统计学分析五种中医证型HRCT影像中结节状影、磨玻璃影、含气腔隙实变存在显著差别(P0.05)。中医证候与HRCT影像学病变总积分之间可能存在线性相关。结论:五种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些HRCT影像学特点,推测证素组合越多,ILD影像学病变越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糖、胰岛素、体重指数、腰围等指标与湿热证之间的关系,以探讨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方法:61例患者分为湿热证31例,非湿热证30例。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胰岛素、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分析上述指标与湿热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瘦素、脂联素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其血清瘦素、脂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均高于对照组,脂联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比较,湿热证组的瘦素、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非湿热证组,而脂联素水平则低于非湿热证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瘦素、低脂联素血症。湿热证在2型糖尿病中占据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患者湿热证与体重指数、血清瘦素、脂联素、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有直接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临床子宫肌瘤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1979年6月-200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子宫肌瘤文献,通过频度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所选文献进行证型、方剂统计及用药规律,并总结归类,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结果子宫肌瘤证型40个,证候要素13个,其中证候中的实证占59.74%,虚证占40.26%。用药共232种,按功能归为46类,进一步合并为19大类,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物使用频次占64.45%,活血化瘀药为第1位,补气血药次之,其他清热药、化痰药也常用。结论中医诊治子宫肌瘤证型特点和方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子宫肌瘤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对子宫肌瘤要从多方面进行辨证,尤其注意证型的辨别、虚实的并重及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并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病毒载量分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布与证型有相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μL以下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50/μL,以气血两亏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多见。分析病毒载量与证型的关系发现,VL(HIV血浆病毒载量)500 copies/mL时,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最多;其次依次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气血两亏型;500 copies/mLVL104copies/mL时,以气血两亏型最多,其次为痰热内扰型,以及肝郁气滞火旺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104copies/mLVL105copies/mL,以气血两亏型为主。结论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医辨证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