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分为5型。其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自细胞减少等(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通过菌培养可与伤寒区别)。由于近年来发病率较低,再加上抗菌药物及预防接种的广泛应用,典型病例已较少见,不典型轻症病例则较前增多,极易造成误诊、误治。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伤寒的诊断分析水平,现将营口市传染病院历年来收治的伤寒误诊9例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伤寒、副伤寒是常见传染病,尤其是在农村发病率较高,由于农村的医疗条件,缺乏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病源学诊断条件,给伤寒、副伤寒的早期诊断带夹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作者在基层医疗工作中诊治100例伤寒、副伤寒的经验,谈谈早期临床诊床断伤寒、副伤寒的体会。一般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1985年1月至1987年底本院收治确诊的伤寒、副伤寒病人100例。其中伤寒76例,副伤寒24例。病程在一周内的50例,1~2周的50例。二、诊断依据:具备下列条件的第①、⑦二项和①~⑥项中的任意一项或具备第⑧项和①~⑥项中的任意三项者即作  相似文献   

3.
甲型副伤寒是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往往为全身性。典型症,状为持续高热,玫瑰疹,肝脾肿大,伤寒面容和相对缓脉。肠出血及穿孔为其主要的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副伤寒和伤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及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2012年江苏省菌痢和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病例诊断符合情况。方法江苏省南、中、北地区各抽2~3地市,再抽取省、市、县级医疗机构。结果本次调查抽取菌痢有效调查病例124例,符合率为13.71%;伤寒/副伤寒有效调查病例53例,符合率为50.94%,伤寒/副伤寒符合率高于菌痢。菌痢实验室诊断符合率省级高于其他级别医院。结论江苏省菌痢和伤寒/副伤寒符合率均较低,临床医生实验室诊断标准知晓率亟待提高,培训、交流和调研是发现问题、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伤寒、甲型副伤寒初期的诊断、隔离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汤恒 《中国校医》2002,16(5):437-437
伤寒、甲型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相似 ,病程初期多数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早期不易确诊。为控制伤寒、甲型副伤寒在学生中传播 ,我院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早期诊治隔离。现将我校 1999~ 2 0 0 1年收治病程初期伤寒、甲型副伤寒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 本组病程不超过 7天入院的伤寒 8例、甲型副伤寒73例 ,共 81例 ,其中男 74例 ,女 7例 ,我校大学生 75例 ,教工 2例 ,外校大学生 1例 ,临时工 2例 ,个体户 1例。1.2 病例入院时的临床表现 中度发热 12例 ( 14 .81% ) ,高热6 1例 ( 75 .31% ,其中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北京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现有防控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中2016-2018年北京市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北京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56例,报告病例集中在6-8月,共报告33例(33/56);20~4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较多,共报告43例(43/56),城区报告病例数高于郊区。伤寒、副伤寒发病后9 d左右可以明确诊断。2018年北京市报告一起输入性伤寒暴发疫情。结论北京市对于夏季炎热季节出现相关症状的青壮年,应考虑伤寒、副伤寒感染可能;应详细调查外地感染后回京的病例,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7.
202例伤寒住院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1999年我科住院伤寒、副伤寒病例数占杂病 (除肝炎外的传染病 )总数 32 % ,远远高于 1991~1994年 (占 16 % ) ,为探讨 1996年以来伤寒、副伤寒患病人数增多的原因及指导预防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查了 1996~ 1999年我科伤寒、副伤寒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来自 1996~ 1999年我科伤寒、副伤寒住院病例 36 1例 (均经血培养、粪培养或血肥达反应诊断)。其中伤寒 2 0 2例 ,副伤寒A 15 1例 ,副伤寒B 7例 ,副伤寒C 1例。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描述了 1996~ 1999年伤寒、副伤寒患病情况 ,患病季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伤寒副伤寒的诊断符合率调查,掌握曲靖市该病的真实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本地医院报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结果:872例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准确率为38.07%,排除率为47.94%。结论:本地医疗机构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准确性不高,应加强对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的培训,对伤寒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省重点地区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及符合率,为判明当地疫情是否真正高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诊断标准对重点地区2013-2015年报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病种、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及不符合情况。结果 460例调查病例中,伤寒病例占62.8%,副伤寒病例占37.2%。有135例病例完全符合诊断,总诊断符合率为29.35%,其中副伤寒诊断符合率高于伤寒(X~2=86.18,P0.001);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均存在差异(X~231.48,P0.001),地区以红河州最高(62.22%),医病机构以州市级最高(45.52%)。有325例(70.65%)诊断不规范,其中169例(52%)应排除诊断,156例(48%)应订正为伤寒、伤寒其它诊断类型。不符合诊断类型主要是伤寒和副伤寒确诊病例。结论云南省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准确性低,报告疫情数据不真实。按国家标准诊断、报告病例和重点开展病原菌分离、培养方法,有助于提高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伏晓庆  古文鹏  尹建雯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497-2499,2502
目的分析2003-2012年云南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0年全省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和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伤寒副伤寒在云南省的发病和流行情况。结果 2003-2012年,云南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66 870例,死亡23例,年均发病率14.91/10万,病死率0.034%,报告病例数、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125.33,P0.001)。云南省伤寒副伤寒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季节性明显,感染高峰期在5-10月;发病地区分布广泛,但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较大,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州市年均发病水平呈交错排位;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是农民(39.50%),其次为学生和工人,近年散居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云南省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起数和人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伤寒副伤寒主要以散发病例为主,报告病例以实验室诊断居多(71.28%),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发病上升,在个别州市已成为优势菌感染。结论云南省10年来伤寒副伤寒发病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以甲型副伤寒优势菌感染为主的重点州市应加以有效策略控制和分类指导;对农民发病较高和散居儿童发病上升应予以特别关注和警惕;在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及实验检测技术和方法上需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症状监测在伤寒和副伤寒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HO一直把伤寒和副伤寒发病列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伤寒和副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体征主要以持续性高热、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表情淡漠等为特征,但临床表现逐渐呈不典型化和轻型化,尤其是副伤寒常以持续发热为主要特征.这种早期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如缺乏实验室检测,给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误诊和诊断滞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传染源得不到及时控制,易引起暴发或地方性流行.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近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多疾病监测中得以运用.公共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利用症状监测的思想,针对伤寒和副伤寒以持续高热为主的临床特点,来设计发热症状监测系统,以提高伤寒和副伤寒防治水平.现将相关信息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倪陈  曹三芳 《工企医刊》1997,10(4):13-14
急性白血病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第1位。其初发症状可以各式各样,尤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易误诊。1 临床资料误诊了16例。误诊为败血症3例,腮腺炎3例,结缔组织病3例,细菌性心包炎和脑膜炎各1例,肺炎2例,伤寒1例,鼻衄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急性肝炎1例,眶内脓肿、乳突炎、下颌骨骨髓炎各1例,脊髓灰质炎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玉溪市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医院报告病例诊断的准确性,为伤寒副伤寒诊断及报告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全市2012-2014年报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的诊断结果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收集病例510例,诊断符合率80.98%;伤寒诊断符合率55.00%,副伤寒诊断符合率66.06%;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率48.66%,实验室确诊病例符合率96.69%;临床病例中伤寒与副伤寒的构成为6∶1,确诊病例中伤寒与副伤寒的构成为1∶15;诊断符合率为100%的是玉溪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新平县、元江县、峨山县,最低的是通海县(33.90%);各级医院的伤寒副伤寒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率为市级明显高于县乡两级,确诊病例符合率市、县和乡三级比较接近。结论 玉溪市伤寒副伤寒诊断符合率偏低,影响了网络报告的真实性,影响了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戚峰 《中国校医》2001,15(2):125-125
急性阑尾炎多数通过病史和体检能达到正确诊断 ,但一些症状与体征不典型的病例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 ,易造成误诊、误治 ,我院近 13年来接诊了 11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 ,术前曾被误诊而延误治疗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1例 ,其中曾在外院误诊误治 7例 ,由本院初诊 4例 ,均经手术探查而确诊。在 11例病例中 3例术前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2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 ,2例误诊为泌尿系结石 ,1例儿童患者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 ,1例老年患者误诊为肠梗阻 ,2例女性患者误诊为妇科疾病。2 讨论2 .1 误诊原因 通过对 11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治 ,作者…  相似文献   

15.
伤寒、副伤寒常常出现一些临床变异,且有较多系统的并发症,如若忽视,就会造成误诊、漏诊而貽误治疗。为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故综述有关材料供参考。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伤寒热型、特殊病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脾大等,随着伤寒、副伤寒疫苗的普遍接种及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逐渐地变得不典型。有人甚至认为,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伤寒、副伤寒是由沙门属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有稽留热、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大、粒细胞减少等,少数病例有肠出血或肠穿孔。但近年来出现伤寒和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再加上抗菌药物及预防接种的广泛应用,典型病例已较少见,  相似文献   

17.
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诊断依据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诊断依据,从而了解真实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在我区A~E5市(县)内对各医疗单位2002年8~12月期间填报疫情报告卡的伤寒、副伤寒病例按调查表回原医疗机构对其诊断依据、实验室结果、菌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4例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临床”和“临床 血清学”的诊断率均为39.8%,“病原学”诊断率为17.8%,“临床 流行病学”诊断率为2.8%。病原学诊断率以A地为高(49.0%),其它4地在0%~9.1%之间;分离病原以甲型副伤寒的比例为高(占93.7%)。有病原分型诊断的占59.6%,其中伤寒占33.6%,副伤寒占26.0%;未分型占40.4%。234例无病原学诊断、依靠血清学诊断的病例中有107例肥达氏反应结果与区分的诊断不相符(占45.7%);肥达氏阳性的细菌学符合率为23.5%.47.1%培养阳性患者其肥达氏结果为阴性,20.6%肥达氏阳性的患者其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应提高各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原学诊断的比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诊断水平和统一诊断标准,提高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肥达氏反应在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中存在其局限性,病例的诊断及现场疫情控制急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快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23例特殊表现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特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福清市高山镇中心卫生院2001-02-2009-02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初诊误诊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7例(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胆囊炎2例,急性胃穿孔、急性胰腺炎各1例),误诊为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疾病6例(缺血性脑卒中5例,梅尼埃病1例),误诊为肺部疾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1例、支气管哮喘2例),另有7例特殊部位疼痛为首发,分别被误诊为牙痛2例、咽炎2例、食管癌及腰椎病各1例、肩周炎1例.结论 特殊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应全面综合分析病史,要及时和动态的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  相似文献   

19.
伤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青壮年以及旅游者。伤寒杆菌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蔬菜及水传播,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甲、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也可引起与伤寒相似的临床症状。在伤寒地方性流行区,伤寒病例占90%,副伤寒病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伤寒副伤寒非典型及轻型病例较多,且缺乏敏感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因而在诊断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院收容的病人是经综合性医院过筛或确诊了的病例。但在1973~1977年入院诊断为伤寒副伤寒的313例中,经过住院观察仍有21例确诊为其它病,误诊率达6.7%。另外还有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2例,菌痢1例,中毒性消化不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