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玉国  马双  苏波  王红琴 《中外医疗》2012,31(27):54-5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细记录治疗过程及数据,用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情况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8 d。术后的VAS评分和后凸角度矫正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无骨水泥渗漏,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9月住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三维CT及MRI检查,了解有无脊髓压迫及是否为新鲜骨折。术前、术后测量伤椎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12例,女性39例;年龄54~89岁,平均70.47岁,其中轻微外伤48例,无外伤3例,病程1~30 d。骨折部位:T101例;T112例;T1215例,L116例;L26例;L35例;L42例,双节段4例。随访6~2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51例中发生骨水泥漏入椎管1例,出现急性心肌梗塞1例,术前VAS评分(8.7±1.6)分,术后2天VAS评分(3.5±1.3)分,末次随访日(3.8±1.5)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6,P<0.01)。术前Cobb角(28.2±7.5)°与术后2天Cobb角(7.5±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0,P<0.01)。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19例VCF患者采用PKP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前、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3±2.07)分、(2.75±1.13)分和(2.82±1.21)分;患椎前缘高度分别为(14.21±2.46)mm、(20.22±2.55)mm和(21.04±2.79)mm;Cobb角分别为(23.13±3.54)°、(7.56±2.62)°和(7.14±2.48)°。VAS评分、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等指标,术后3 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能迅速缓解疼痛,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是治疗老年VCF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健  张喆  吕军 《浙江医学》2006,28(5):378-379
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等,无其他积极治疗方法,但长期卧床可导致诸多并发症,使死亡率明显增加[1].1994年,Wong等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设计了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椎体后凸畸形的技术,称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用于临床后,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2-3].近年来,国内引进了该技术,我科也于2005年1月至6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2例,初步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6月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12例16椎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微创穿刺方法,将特制耐高压球囊送入伤椎,用装有压力显示计的高压注射器,向球囊内缓慢匀速注入造影剂,球囊扩张,从而将被压缩的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膨胀并恢复一定高度,经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确认纠正后凸畸形及恢复高度满意后计量压力与容量,抽出造影剂.将同量含钡拉丝后期骨水泥注入由球囊扩张而产生的空腔内,通过C型臂X线机观察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骨水泥推杆夯压骨水泥直至其完全固化后完成手术.结果 19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术后24 h内即可下床活动.经X线检查确认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理想,术前Cobb角平均为25.8°,术后2 d平均10.9°(P<0.05).术后随访1~2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维持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球囊式椎体扩张器注射扩张病椎,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A组21例在全麻下俯卧位通过椎弓根进行双侧注射,B组35例在局麻下侧卧位经椎弓根进行单侧注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评定)、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A组VAS评分由术前的(8.63±0.91)分下降至术后的(1.71±1.35)分,B组患者由术前的(8.67±0.93)分下降至术后的(1.69±1.33)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3.30±2.340)mm,术后为(23.32±2.40)mm;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为(22.13±2.11)mm,术后为(23.59±2.78)mm.B组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4.27±2.42)mm,术后为(22.21±2.15)mm; 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为(22.18±2.11)mm,术后为(23.48±2.35)mm;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8±20)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13)min,B组明显缩短(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81±1.80)万元,B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41±1.61)万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局麻下侧卧位单侧注射与全麻下俯卧位双侧注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OTCF患者采取PKP治疗,并分析其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老年OTCF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取PVP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PK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对照组(P<0. 05);2组患者术后Cobb's 角、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PKP治疗老年OTCF患者椎体功能恢复情况、安全性、疼痛缓解效果均与PVP治疗相当,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可能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增加骨水泥注入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50例椎体,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状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有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9月之间,我科共收治单纯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6例,共42个椎体,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74.3岁,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7例20个椎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19例22个椎体。术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后凸畸形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矫正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明显低于椎体成形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均能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后凸畸形矫正率无差异,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2年02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78例共134个椎体,经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套管,放置可扩张球囊,撑开使塌陷椎体复位,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C臂X光机准确定位及检测.结果 78例病患者手术成功,术后腰背疼痛缓解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伤椎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大部分矫正.结论 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手术风险,需严格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精细准确的术中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以单侧PKP对43例(4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单侧行PKP治疗,随访期间进行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对其近期疗效和脊柱后凸角度的改善进行评估.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7.51±1.65vs1.93±1.55,P<0.01);手术24h后可离床活动,功能改善明显,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14.42±3.49 vs 22.58±3.46,P<0.01);X光片确认术后脊柱后凸成角显著减小(18.88°±8.36°vs 6.58°±4.12°,P<0.01),提示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纠正.在随访期内,除1例患者出现临近椎体压缩骨折,其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缓解理想,脊柱后凸成角改善满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38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PKP组(20例)及改良PKP组(1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常规组术后4例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改良组3例;两组各1例出现神经根症状。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2周、术后4周及术后24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中及术后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间术后12周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PKP组治疗新鲜OVCF疗效满意,术后疼痛评分及Cobb角恢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7例(65椎)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X线侧位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对手术前、后的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7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9例出现渗漏,术后椎体高度及疼痛评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平均14个月(6个月~4年),伤椎高度保持;相邻椎体再发压缩骨折3例,均行PKP术治愈。结论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止痛并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5.
国产球囊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国产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35例57椎,术后观察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35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3.9个月,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1天及1个月的VAS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平均矫正10.02°。结论国产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经济,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毛峰  廖燚 《河北医学》2010,16(12):1478-148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c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采用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4例(14个椎体),男3例3椎,女11例11椎;年龄59—78岁,平均64.7岁。T11椎体6例、T12椎体5例、L1椎体2例、L2椎体1例。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伤椎均经MRI证实为新鲜损伤。术前双能量骨密度仪测定证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平均T—score为-2.8。结果:14例患者无术中死亡及心脑血管系统急性不良反应发生,1例出现骨水泥向椎体前方轻微外漏,未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术后24—48h内腰背痛完全缓解10例,显著缓解4例,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4分(6.5-10)降至术后平均2.3分(0—3.5)。术后伤椎前、中部的高度恢复到原椎体高度的75.2%±14.2%、79.6%±13.3%。手术前后侧位X线片示Cobb角平均改善13.6°。平均随访7个月,失访1例,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椎体转移瘤等疼痛性椎体病变的一项新型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我院于2004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系统治疗椎体压缩骨折36例44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改良胸腰椎椎体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共38椎体,应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疼痛缓解情...  相似文献   

19.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对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PKP治疗。对术前、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s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2~10个月,平均6个月。有2例出现椎体侧方少量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前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30.74±10.65)%,Cobb角为(23.74±3.65)°,VAS为(7.1±1.2)分。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为(15.46±7.12)%,Cobb's角为(14.57±4.18)°,VAS为(1.4±0.5)分。术前、术后测得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s角及VAS均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患者被压缩椎体的高度,明显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其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技术,能使骨折塌陷的椎体复位,矫正后凸畸形,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对2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共245个椎体施行PKP术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