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食贴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沛华 《中成药》1998,20(8):26-27
消食贴为内病外治,以贴脐疗法透皮吸收给药的新型中药贴膏剂,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能,用于脾虚食滞的小儿厌食症。经3家临床单位173例观察,总有效率为89.32%,尤其对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最为适宜,有效率为93.4%,并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滋脾益胃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株洲县中医院(412100)秦养毅主题词厌食/中医药疗法,健脾,益胃,儿童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多从痰湿食滞,脾虚虫积立论,治以燥湿化痰,消食导滞,益气健脾,驱虫消积。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以喂养不当,...  相似文献   

3.
食滞是由饮食停滞不化而致的胃肠疾患,以嗳腐吞酸、腹胀为常见症状,多见于小儿,成人亦可罹病,病因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脾胃虚弱等。治疗当消食导滞,健脾益胃。青皮、枳实消食,因能破气,宜于食积气滞,胃脘痞闷证。然青皮善行肝胆,以食滞兼有肝胆郁气为习用;枳实善走脾胃,以食滞兼有肠胃结气多用,临证之中,以枳实消食常用,如枳术丸、枳实导滞丸。三棱、莪术消食,宜于宿食不化,因又能行气,宜于食积气滞,作用以莪术为好。  相似文献   

4.
残胃炎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残胃炎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与机制。方法:根据中虚为本,以瘀、滞、湿、食邪实为标的病机,分为中虚气滞、胆胃失和、瘀热滞胃、湿食阻胃等四个证型,分别治以益气和中、疏肝利胆、化瘀泄热、消食除胀,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明辨虚实,以健脾补气为主,兼顾其标象,是本病中医疗法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探讨复感儿的治疗方法。根据《育婴家秘》“脾常不足”的理论,以为脾虚食滞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机,故采用感染期以消食导滞为主,平素以健脾益气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丰富了复感儿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许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本在脾胃,主要责之肝郁、脾虚、食滞、阳虚、湿热等。临证时须详细辨证,肝郁脾虚者抑肝扶脾;脾胃虚弱证,健脾利湿;食滞肠道证,消食导滞;寒热夹杂证,理肠和胃;脾肾阳虚型,补脾温肾,固涩止泻;湿热下注型,解表清里。  相似文献   

7.
观察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基础上从脾胃入手辩证论治2型糖尿病80例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治疗2型糖尿病更为有效的治法及方药。以食滞胃脘,肝郁气滞,湿邪困脾,脾胃虚弱为病机,分别施以消食化滞,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健脾除湿,开结除痞,益气健脾和胃,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董荣芬主任临床治疗痞满多分为水痞、气痞、食痞论治。水痞为"水渍胃中"导致饮停中焦, 治疗重在健脾利水, 常用茯苓甘草汤合五苓散加减;气痞为脾虚运化乏力导致腹部气胀, 前期治疗重在理气, 后期重在健脾, 常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食痞为饮食不节导致食滞胃中, 治疗重在消食导滞, 常用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附验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重推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食症又名不嗜食 ,系指小儿较长时间内食欲不振、纳呆 ,甚至拒食而言。若日久不愈 ,多易变生他疾 ,严重者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笔者近年来以重推法治疗本病 15 0例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5 0例病人全部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86例 ,女 6 4例 ;年龄 3个月~ 6岁 ,其中 1岁以下者 34例 ,1岁~ 3岁者 91例 ,3岁以上者 2 5例 ;病程 7d~ 3浕 ;辨证属食滞型 71例 ,脾胃虚弱型89例。2 治疗方法2 1 食滞型 消食导滞 ,佐以健脾和胃。和脾胃 30 0次 ,运鱼际 2min ,清大肠 10 0次 ,揉扳门 10 0次 ,推三关 30 0次 ,退六…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寒邪客胃,治宜散寒止痛;饮食停滞,治宜消食导滞;肝气犯胃,治宜疏肝理气;肝胃郁热,治宜疏肝泄热和胃;瘀血停滞,治宜活血化瘀;阴亏虚治,宜养阴益胃;脾胃虚寒,治宜温中健脾。治疗50例,服药2剂后胃脘痛即获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儿厌食散治验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祖国医学多以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为法.现代医学以补充微量元素及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治疗.但往往效果欠佳.吾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消食和胃之法,自拟小儿厌食散进行论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厌食证治疗七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痰湿、湿热滋生,情志所伤,感染诸虫或脾胃虚弱等,均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以致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临床宜分辨虚实,审证求因,按因论治。常用的有消食导滞、益气健胃、疏肝健脾等七法,现分述于下。1消食导滞法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若乳食不节,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功能减弱,则乳食停留中焦,郁结壅滞不化,产生压食腹胀诸症。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食滞》说:“小儿恣食肥甘生湿、不能运化、则肠胃积滞矣。其证头温腹热,大便酸臭、暖气恶食……。”临床除食欲不振或厌乳食外,还可见…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以胃气上逆立论,深究胃气上逆之因,采用辩证论治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食滞胃脘,胃气上逆;肝郁化火,横逆犯胃;痰(湿)热中阻.胃失和降;脾胃虚弱,升降失调等证型,分别采用消食导滞、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燥湿、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之治法,使邪实得去,使虚得补,胃气得降,诸症自除.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慧岚 《河南中医》2004,24(12):40-41
中医称厌食为“纳呆”,即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祖国医学多治以健脾益气,消食导滞。现代医学以补充微量元素及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治疗。但往往效果欠佳。笔者2001-2003年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消食和胃之法,自拟莪棱消食汤治疗35例患儿,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葆菊 《光明中医》2008,23(5):623-623
目的:观察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婴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统计学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复发率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差异。讨论:我们采用间歇法给患儿服用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以减少食入性变应原的产生,能有效防止婴儿湿疹复发,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儿胃脘痛一证为儿科常见病 ,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其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食滞气壅小儿脾胃娇嫩 ,运化力弱 ,饮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后 ,食物停滞胃中 ,胃络受阻 ,气机不通 ,食滞气壅 ,则胃脘作痛。此型的临床特点为病程短 ,有明显的伤食史 ,胃痛伴有呕吐 ,嗳气吞酸 ,痛而拒按 ,吐出食物后可缓 ,舌质红 ,苔白厚或垢苔。治当以消食导滞 ,宣畅气机为法 ,常用四消饮加味 ,用焦山楂 6g,神曲 9g,麦芽 9g,枳实6g,白术 6g,莱菔子 1 2 g,厚朴 6g,藿香 6g,苏梗6g。由于病程短 ,食滞于胃 ,正气未伤 ,以消导为主 ,使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消食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56例诊断为厌食症的患儿均以健脾和胃消食为法,口服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4例,好转2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健脾和胃消食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长期厌食对儿童营养状况、生长、智力发育及身心健康易造成不良影响。云南中医学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刘以敏教授治疗此病颇具心得,认为其病机关键为脾胃失和、运化无力,临证从食滞胃腑、脾为湿困、脾胃气虚、脾弱肝旺4个方面辨治本病,法以消食导滞、健脾除湿、健脾益气、健脾平肝为主,常用焦三仙与鸡内金、车前子与山药、红土瓜与兰花参、荠菜花与菊花等药对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47-248
王兴华教授认为:痞满的发生,既有外感病邪,又有内伤七情,并与遗传体质相关。痞满仅是症状,虽无明显疼痛,但并不预示病情轻浅,有的是萎缩性胃炎或胃癌的早期症状。了解直系亲属病谱,有利于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辨证属于饮食伤胃,治以消食导滞;痰湿中阻,治以燥湿化痰;湿热犯胃,治以清化湿热;阳虚饮停,治以温阳蠲饮;中虚生湿,治以健脾化湿;寒热错杂,治以辛开苦泄;肝胃不和,治以疏肝和胃。  相似文献   

20.
厌食症即食欲不振,厌食.随着食欲明显减退,孩子体重下降,表情淡漠,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退步,体温下降,心率慢,血压偏低,女孩可引起闭经或月经延迟,心脏变小等.本病属中医"疳积"范畴,多为乳食积滞,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所致.当以健脾益胃、消食导滞为治.积极的家庭护理可有效地防治小儿厌食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