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甲硝唑包衣微丸制备工艺并筛选包衣液处方.[方法]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甲硝唑淀粉微丸,观察不同上药方法对甲硝唑微丸上药量的影响以及乙基纤维素包衣对EudragitS100包衣微丸药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溶液上药法及粉末上药法的甲硝唑回收率分别为98%±1%,95%±2%,而过筛混合法的甲硝唑回收率为70%±5%.溶液上药法和过筛混合法制备的甲硝唑微丸的载药量较高.随着乙基纤维素包衣质量百分比的提高,甲硝唑自EudragitS100包衣微丸中的释放速率呈明显减慢的趋势.[结论]建立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甲硝唑微丸的工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金胃漂浮微丸的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超细粉碎制备左金丸微粉,以HPMC为黏合剂和主要包衣材料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左金胃漂浮微丸,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研究左金胃漂浮微丸的体外漂浮性能和药物释放机理.结果 左金胃漂浮微丸体外起漂时间小于1 min,持续漂浮时间大于8 h,小檗碱等4种生物碱的体外释放具有良好控释效果,均以零级释放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释放机理均为扩散协同骨架溶蚀作用.结论 超细粉碎结合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左金胃漂浮微丸的工艺先进可行.  相似文献   

3.
离心造粒法和流化床包衣制备硫普罗宁肠溶微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离心造粒法及流化床包衣制备硫普罗宁肠溶微丸,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国产离心造粒机制备硫普罗宁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用底喷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肠溶衣,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不同包衣增重微丸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制得的硫普罗宁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20%包衣增重的微丸体外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进行处方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分别制备两种微丸。主要以收率、释放度及处方稳定性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黏合剂的种类、浓度及包衣增重对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质量及释放有显著影响。不同辅料的性质、包衣增重对阿司匹林速释微丸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结论:优选出更适合产业化、稳定性更好的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工艺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所得肠溶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释放度和含量测定符合要求。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丸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兰索拉唑含药微丸,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制备兰索拉唑肠溶微丸和肠溶脉冲微丸,然后将两种微丸按固定比例填充至空心胶囊内。用体外释放度法观察肠溶微丸累计释放量。结果优化处方:载药丸心中碳酸镁用量15%,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量20%;肠溶微丸中隔离衣层增重9%~10%,肠溶衣层增重>41%;肠溶脉冲微丸溶胀层包衣增重50%~60%,控释层包衣增重50%,肠溶衣层增重>41%,后干燥时间为4h。结论以肠溶微丸技术制备兰索拉唑双相释药微丸胶囊,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总苷速释微丸,用Eudragit RS 100作为包衣材料,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方法 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当聚合物包衣增质量为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的芍药总苷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微丸的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Aquacoat和Surelease为包衣材料,流化床包衣制备盐酸苯丙醇胺缓释微丸,研究微丸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药特性和微丸释药机制。结果表明,Surelease包衣微丸的体外释放度不受介质PH影响,而未热处理的Aquacoat包衣微丸可能出现PH依赖性药现象,通过包衣后热处理或增塑剂的选择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制为:渗透压驱动作用下药物通过衣膜的扩膜。  相似文献   

9.
烟酸缓释胶囊的研制及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祎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663-664,673
目的制备烟酸缓释胶囊并建立其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离心造粒机,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了空白母核、烟酸微丸,采用流化床技术对其进行了缓释包衣,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包衣处方。结果优化条件所得的微丸综合质量评价指标达到优秀,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结论该缓释胶囊体外释放具明显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制备姜黄素pH依赖-时控型结肠靶向小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技术,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姜黄素素丸,再分别包衣EC(时控内层)及Eudragit FS30D(pH依赖外层),得到姜黄素pH依赖-时控型结肠靶向小丸,并优化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时控层包衣液由3.0%EC、0.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5%滑石粉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2.0%;pH依赖层包衣液由Eudragit FS30D、40%滑石粉和3.0%柠檬酸三乙酯组成,包衣增重4.0%。此小丸在人工胃液2、3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15%,在人工结肠液5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85%,有显著的结肠定位及释药特性。结论以EC作为时控内层,Eudragit FS30D作为pH依赖外层,可制备姜黄素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Eudragit NE 30D为包衣材料,制备丹皮酚缓释微丸.方法:应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丹皮酚素丸和多功能制粒包衣机进行包衣制备缓释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参数和包衣工艺参数.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显示,所制丹皮酚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丹皮酚缓释微丸基本符合12 h缓释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头孢氨苄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运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熔融包衣法对素丸进行隔离包衣,隔离衣材料选用十八醇,流化床包衣法包覆胃溶型丙烯酸树脂NE30D薄膜衣,制备不同隔离及包衣增重的头孢氨苄缓释微丸,对药物释放进行考察。结果 HPMC(K4M)、MCC为丸芯材料,十八醇为隔离层,Eudragit N E30D为包衣材料,SDS作为致孔剂。分别选用Eudragit N E30D、十八醇及SDS增重为7%8、%4、%时的包衣微丸,pH 6.8的PBS中呈现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该处方工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丹七有效部位丸芯,再以雅克宜93F肠溶包衣材料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以粉体学指标与体外释药性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微丸质量和包衣效率。结果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圆整度佳、收率高,在0.1 mol/L HCl中2 h内累积释放度小于5%,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6.8)2 h内累积释放85%以上。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抗酸性好,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避免了丹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类成分在胃液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 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 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的包衣液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不同包衣材料比例、溶剂系统、包衣材料浓度、着色剂和增塑剂等对肠溶微丸外观、收得率、释放度等的影响,优化包衣液处方。结果: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包衣液处方为尤特奇(EUDRAGIT)L100∶S100:1∶4,溶于75%乙醇后总浓度为6%,柠檬酸三乙酯相对尤特奇树脂用量为20%,柠檬黄用量为0.03%。结论:按优选出的包衣液处方制备的肠溶微丸表面光滑,圆整度好,色泽光鲜,收得率高,释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