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6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易出现突变,创伤的严重性较其他部位有潜在发展的特点,必须动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头颅CT变化,对病情恶化者及时手术治疗,消除颅内高压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吴朝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6,17(2):36-37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急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先行保守治疗,伤后5d内择期手术。对2组患者术后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昏迷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及昏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死亡病例。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95.65%,对照组优良率为65.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保守或/及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55-55
目的探讨保守或/及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过程。14例患者早期施行开颅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3d后,11例因病情恶化而行手术治疗。结果经半年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治愈27例(71.1%),中残5例(13.1%),重残4例(10.5%),死亡2例(5.3%)。结论对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动态监测颅脑cT改变,采用保守或/及手术综合治疗方案,有手术指征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李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7):119-120,122
目的:分析单侧与双侧入路手术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单侧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双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预后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单侧额颞瓣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的方法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疗效。方法:收集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侧开瓣组41例和双侧去骨瓣组31例,分别采取单侧额颞瓣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手术和冠状切口双额骨瓣开颅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和脑损伤相关蛋白。结果:单侧开瓣组所需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双侧去骨瓣组(P0.05),恢复良好率高于双侧去骨瓣组(P0.05),且在短时间内可降低脑损伤特异性蛋白表达(P0.05)。结论:对于双侧额叶挫裂伤患者选择单侧额颞瓣开颅联合大脑镰切开的手术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瘀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脑瘀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10 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 2组 ,治疗组 5 1例 ,在原有静滴胞二磷胆碱治疗基础上 ,口服脑瘀通胶囊 ,每日 3次 ,每次 6粒 ;对照组 4 9例在给予静滴胞二磷胆碱治疗基础上 ,口服维脑路通片 ,每日 3次 ,每次 0 .3 g。2组均 10日为 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 17例 ,显效 2 0例 ,有效 10例 ,总有效率 92 .2 %。对照组痊愈 7例 ,显效 13例 ,有效2 1例 ,总有效率 83 .7%。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χ2 =10 .8,P<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 ( P<0 .0 5或 P<0 .0 1)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 P均 <0 .0 1)。结论 :脑瘀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 ,安全可靠 ,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6)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切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应用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GCS评分≤8分)的临床资料。运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判定术后6个月随访时预后。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恢复良好23例,轻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66.1%。结论:冠状切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能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间在九江市中医院门诊就诊以眩晕为主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5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以及西药,对照组服用西药,同时检测血常规、血流变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在治疗1周、2周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1周时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1周时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各项TCD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各项TCD指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组及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88.6%)明显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81.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优于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西药组150例,单纯采用蕲蛇酶注射液降纤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50例,除采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外,还配合中药、针灸。两组均配合患肢功能锻炼、言语功能及认知功能康复。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基本痊愈率(37.3%)及总显效率(82.0%)均明显优于西药组的25.3%和62.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西医治疗组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1例。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病死率(29.50%)低于西医组(38.33%);肺部感染发生率(38.33%)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1.64%-18.03%)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分别为19.67%和6.67%-43.33%),P均<0.05。2组存活人群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治疗结果分级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康复的良好率(53.49%)和重残率(9.30%)均明显好于西医组(分别为27.03%和40.5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患者的重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4%;观察组复发率为4.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10%、2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临床效果好、缓解率高、副作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槐雪肾舒合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经病理诊断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科索亚)50~10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槐雪肾舒合剂(药物组成:积雪草15 g,槐花20 g,旱莲草20 g,女贞子15 g,蝉蜕15 g,鹿衔草20 g,防风10 g,黄芪15 g,上药煎成200 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和白蛋白(Alb)。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18.42±5.41比19.95±6.25,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分:6.35±2.11比9.45±3.55, 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15/20)比40.0%(8/20),P<0.05〕。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SCr、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降低,Alb逐渐升高,治疗后6个月达峰值,且以治疗组的降低或升高更显著〔24 h尿蛋白(g):0.71±0.58比1.31±0.55,Alb(g/L):37.8±6.1比35.5±5.2,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槐雪肾舒合剂治疗IgA肾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周瑞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6):354-35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应激性溃疡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每12 h 1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自制胃必欢水煎剂:大黄、制半夏、厚朴、苏梗各10 g,茯苓15 g,生姜9 g,山栀10 g,连翘12 g,黄芩6 g,生甘草3 g)胃管灌胃保留3~4 h,接胃肠减压器换液,每8 h 1次.两组均治疗14 d.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及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最终病死率;同时进行入ICU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及APACHEⅡ>20分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空腹胃液pH值较正常参考值高,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抑酸能力较对照组强(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MOF发生率及最终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为高(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应激性溃疡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视神经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思路,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应注意病变过程的阶段性;提出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成果选择配伍中药和中药注射液,注重康复期的治疗;应用多种现代检查技术的检测指标,客观评价本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可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减少或遏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结论: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大量脑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救治后并发症及其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内外科救治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其病死原因的影响。方法 :将 2 0 1例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中脏腑阳闭证或阴闭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 10 3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脏腑阳闭证用通腑醒神胶囊、脑脉 号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中脏腑阴闭证用通腑醒神胶囊、脑脉 号胶囊和川芎嗪注射液 )及基础治疗 ;对照组 9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西医治疗和基础治疗。疗程均 2 8d,随访 6个月 ,分析两组并发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治疗组发生并发症 5 4例 ,对照组 75例(χ2 =11.38,P<0 .0 1)。术后 1周内死亡治疗组 5例 ,对照组 6例 (P>0 .0 5 ) ;7~ 2 8d死亡治疗组 5例 ,对照组17例 (χ2 =8.0 4 ,P<0 .0 1) ;死于肺部感染治疗组共 5例 ,对照组共 13例 (χ2 =4 .36 ,P<0 .0 5 )。1周内死因主要为脑出血 ,7~ 2 8d主要为肺部感染。结论 :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可能与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减少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胃镜、病理诊断及中医诊断.对照组给予西医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分型诊断加用中药治疗.分析两组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64例患者,经胃镜诊断55例.中医分型诊断脾胃湿热型16例,胃络瘀阻型14例,肾阴不足型12例,脾胃虚弱型12例,肝气犯胃型1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1.9%.观察组总有效率93.8%.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术后行中医辨证施治,以求提高术后患者的成活率、生存质量和减少病残率。方法:改进手术方式,清除颅内血肿,术中去骨膜颞肌及筋膜脑表贴附去骨瓣减压,术后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分别给予羚丹通络片、牛黄醒脑散、牛马利肢丹、五龙固脱饮、天地扶正饮等中药)。结果:7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恶化10例,总有效率85.7%。结论:改进手术方法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并心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5 例CRF并心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299 例)和西医治疗对照组(对照组,56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一般治疗(201 例血透,98 例结肠中药透析)基础上辨证分型加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组患者心脏病变和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2 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2 组治疗后SCr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后〔(453.1±92.2)μm ol/L〕与对照组治疗后〔(592.0±113.6)μm 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并心脏病变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