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艾灸对低腹膜转运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低腹膜转运CAPD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艾灸)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治疗前后透析液溶质浓度与血液溶质浓度(D/P)比值、腹膜溶质清除指数(KT/V、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葡萄糖(D/D0)比值降低(P〈0.05),肌酐、尿素氮D/P比值提高(P〈0.05),腹膜溶质清除指数(KT/V、CCr)明显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艾灸可有效地提高透析效能,对低腹膜转运CAPD患者腹膜的转运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在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75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治疗组、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定期检测3组的R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Kt/V、肌酐清除率(Ccr)、血钾,并记录尿量、血压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3组患者RRF、尿量均显著下降,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RRF丢失延缓,尿量保持更好(P〈0.05),且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hsCRP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能更好地延缓腹膜透析患者RRF的丢失,并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C反应蛋白(CRP)增高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新发合并症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23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腹膜透析患者基线及3个月后测定的血清超敏CRP(hsCR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持续CRP增高组(2个时间点的hsCRP均〉3mg/L)和非持续CRP增高组(仅有1次CRP水平〉3mg/L或CRP水平均〈3mg/L的患者),记录基线资料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过程中的新发合并症情况及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在持续CRP增高组中,易发生合并症(出现合并症≥3次)的患者比例为31.3%,高于非持续CRP增高组的12.1%(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持续CRP增高是患者出现新发合并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COX回归模型显示,平均CRP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持续CRP增高组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非持续CRP增高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hsCRP水平持续增高是患者出现新发合并症的危险因素,在非糖尿病的腹膜透析患者中,hsCRP持续增高的患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前瞻性观察长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的营养状况,探讨残余肾功能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处方透析,留取尿液、腹透液,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残余肾功能(RRF)、KT/V值、肌酐清除率(Ccr)、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分别r=0.56、0.83及0.80),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分别r=-0.41、0.33),与PV/S无关。A组(RRF<3ml/min)患Ccr、KT/V及血浆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RRF≥3ml/min),但PCR高于B组。然而,A、B两组间Alb、TG及TC却无明显差别。结论:RRF与腹膜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并影响腹透患的营养状况,根据RRF下降程度及时调整透析剂量及方案,是预防CAPD患营养不良发生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血脂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的作用。方法:定期监测共72例CAPD患者血脂成分及残余肾功能,根据血脂的变化将患者分为胆固醇(TC)增高组、三酰甘油(TG)增高组及二者均增高组与TC、TG正常组,比较各组残余肾功能变化。结果:CAPD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第12月时,TC增高组RRF较同组透析初月时下降(P〈0.05)。TG增高组及TC、TG均增高组的RRF分别与透析初月时同组RRF比较显著下降(P〈0.001)。第18月时3个血脂增高组RRF与TC、TG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RRF下降数值与TC(r=0.234,P〈0.05)、TG(r=0.52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CAPD患者的RRF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血脂与RRF改变值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腹膜透析微炎症状态和超滤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20例,采用双盲交叉对照设计,患者随机腹透液内分别加入HGF或生理盐水治疗3个月,再经1个月的洗脱期后交换处理因素,分别观察患者的腹膜微炎症状态、腹膜通透性和超滤量的变化。结果:与处理前和生理盐水处理后相比,HGF可降低透析液CRP、IL-6、TNF-α和TGF-β的水平(P〈0.05),降低透析液肌酐/血肌酐(D/PCr)比值,降低透析液尿素/血尿素(D/Purea)比值以及透析液白蛋白/血白蛋白比率。HGF可增加4h、0h透析液葡萄糖比率(D4/D0 glucose)及24h超滤量(P〈0.05),患者周总KT/V和总Ccr/m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D患者腹透液内使用HGF可改善腹腔微炎症状态,降低腹膜对小分子通透性,增加腹膜的超滤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尿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59例无尿CA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将患者分为2组:低转运特性组87例,高转运特性组72例。检测两组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测定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与低转运特性患者相比,高转运特性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偏低,而KT/V、CCr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Cr与血钙、血磷呈负相关(P〈0.05),Kt/V与血钙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D/Pcr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低腹膜转运特性患者易出现高磷血症和高甲状旁腺激素;腹摸转运特性能影响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但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与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存在情况,比较两种不同类型血液净化治疗微炎症状态的差别。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患者58例,腹膜透析患者49例,健康对照组57例,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RP(hs-CRP)、IL-6、IL-8、TNF-α,比较各组数值的情况。结果: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超敏CRP(hs-CRP)、IL-6、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8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比较,超敏CRP(hs-CRP)高于腹膜透析组(P〈0.05);两组比较IL-6、IL-8、TNF-α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均存在较高的微炎症状态,两者相比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高于腹膜透析,但腹膜透析患者的前炎症因子与血液透析水平相同。  相似文献   

9.
肾衰合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衰舍剂对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对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例脾肾气(阳)虚型的CA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膜透析对照组,及加服中药肾衰合剂治疗组。治疗6个月,比较残余肾KT/V、残余肾CCr的变化及下降速率。结果:在维持总体透析效能的前提下,治疗组残余肾KT/V、残余肾CCr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缓慢。结论:肾衰合荆能有效延缓PD患者的RRF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尿毒症血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A组)与低通量透析组(LFHD,B组),每组各32例,入选时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初始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及抽血检查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3+)、B型利钠肽(BNP)、血浆白蛋白(Alb)等.结果:透析1年后,HFHD组对PTH、P3+清除明显高于LFHD组(P〈0.05),BNP水平明显低于LFHD组(P<0.05).HFHD组心功能较LFH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HFHD能更好的改善透析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能与HFH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LFHD清除的中大分子毒素、明显改善贫血、微炎症等有关.BNP水平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与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之间关系,MHD患者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老年MHD患者30例、中年MHD患者30例、健康人(对照组)28例,分别检测MDA、SOD、GPx水平,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他们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胸部平片计算心胸比率。分析氧化应激与左心关系。结果:中、老年MH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而中、老年MH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Px、SOD、Al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尤其老年组更低。MHD患者LAD、LVDd、LVDs、IVST、LVWP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M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老年MHD组LAD、LVPWT、IVST、LVMI水平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而LVEF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MDA分别与LAD、LVDs、LVDd、IVST、LVWPT、LVMI、C/T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SOD、GPx分别与LAD、LVDs、LVDd、IVST、LVWPT、LVMI、C/T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MHD患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与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老年MHD患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为微炎证状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临床症状调查表”,对151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5型,标实证分为无兼证、湿浊证、湿热证、热毒证、血瘀证5型,并收集患者的CRP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本虚证各组间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实证方面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主要表现为湿热证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且把临床上有明显感染征象的患者剔除后再做统计,结果仍显示湿热证组与其他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湿热证型与CRP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为治疗微炎证状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伴有轻度肝脏损害对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接受CAPD治疗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测定静脉血氨浓度,采用OH值评估容量状态,同时评估透析充分性、检测肝酶学及其他生化指标。所有患者根据肝酶水平分为两组,即轻度肝脏损害及肝功能正常组。采用均数比较、简单相关及多因素分析等方法探讨CAPD患者轻度肝功能损害与血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共13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入选本研究。与肝功能正常患者相比,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氨水平明显更高于[(43.95±8.47)μmol/Lvs(38.40±8.59)μmol/L,P〈0.05],血清白蛋白[(36.23±5.17)g/Lvs(38.54±4.44)g/L,P〈0.05]及血红蛋白水平[(105.71±17.39)g/Lvs(116.87±16.40)g/L,P〈0.05]则更低。而血尿素、总的尿素清除率(tKt/V)及蛋白相当的总氮呈现率(PNA)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轻度肝功能损害、低的残余肾尿素清除率及高的OH水平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血氨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R2=0.249,P〈0.05)。结论:轻度肝功能损害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血氨升高的重要原因,并且它与临床不良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脏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有关高发危险因素,以及并发CVD的腹膜透析患者治疗时需关注的问题。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慢性肾脏病(CKD)5期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共254例入选,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平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9个月。采集病史、血生化检测结果、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颈动脉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评估CVD事件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以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CVD事件发生率为37%(93/254)。发生CVD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透析龄较长、血三酰甘油水平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前白蛋白较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发生CVD组的左房内径(LAD)(mm)、室间隔厚度(LVST)(m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g/m2)显著高于未发生CVD组(43.16±4.93比 38.02±4.77、11.19±2.05比10.01±1.45、中位数192.03比150.28,均P < 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厚(中位数0.80比0.65),颈动脉内径增宽;收缩期峰值流速(SPV)和舒张期峰值流速(DV)流速降低。既往无CVD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CVD时,其Ccr、Kt/V、D/Pr、理想体质量校正的蛋白分解率(nPCR)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无发生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5、0.015、0.051、0.029及0.005)。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新发CVD或CVD病情恶化的原有CVD的患者,都是透析龄较长以及三酰甘油水平较高者。LAD、LVST、LVMI及IMT在新发CVD和未发CV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22、0.045及0.02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既往CVD史和CVD症状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330 g/L、LAD>39.6 mm及曾患腹膜炎的患者生存率较低。 结论 ESRD腹膜透析患者是CVD的高发群体,需了解这些患者的病史和伴随症状;保持透析的充分性;同时要防止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超滤量可受到腹膜功能、尿量、营养状态、透析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无残肾功能患者的超滤量显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故分析这些因素在超滤中发挥的作用可为控制PD患者体液平衡和改善其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78例,以UF的四位数将入选患者分成四组(UF1、UF2、UF3、UF4),再将所有患者按有无残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分为2组,有RRF组和无RRF组。收集各项临床资料,并计算残肾Kt/V、残肾肌酐清除率(Ccr)等值。最后将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因素与总UF、有RRF组UF、无RRF组UF做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各因素在UF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无RRF患者组与UF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P0.01)和留腹时间(P0.05);有RRF患者组与UF呈正相关的因素有2.5%葡萄糖透析液(P0.01)、腹膜运转功能(D/P值)(P0.05),呈负相关的因素为残肾Kt/V(P0.01)和SGA评分(P0.05)。D/P值随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影响总UF的因素,D/P的影响更大;残肾Kt/V、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有RRF者UF的影响因素,残肾Kt/V的影响最大;BMI是无RRF患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P是影响PD患者'UF的主要因素,RRF是有RRF者UF的主要影响因素,BMI是无RRF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因而保护PD患者的腹膜功能和RRF,监测无RRF患者的体质量,避免其增长或减少过快是合理控制PD患者UF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89人,规律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近一个月有腹膜炎或其他部位感染史,合并有急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心脑血管病变、风湿性心脏病、严重肝功能不全及近3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采集入选病例临床资料,并予心脏彩超检查,通过测量室间隔厚度(LVST)、左心室厚度(LVPWT)、左室舒张内径(LVEDD)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肥厚定义为LVMI男性≥115 g/m2,女性≥95 g/m2。分析患者的横断面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及非左室肥厚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变量相关分析用Pearson(正态资料)或Spearman(非正态资料)相关分析。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89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47∶1,年龄(48.49±12.27)岁,腹膜透析龄(25.35±24.30)个月。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61例(68.54%)、高血压肾病16例(17.98%)、糖尿病肾病2例(2.25%)、其他病因10例(11.24%)。左心室肥厚66例(74.16%)。将左心室肥厚组与非左心室肥厚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腹膜透析液肌酐与血中清肌酐比值(D/P)、血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LVPWT及LVST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肥厚与NT-proBNP、D/P值、LVEDD、LVST、LAD、LVESD及LVPWT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22,P=0.036)。NT-proBNP水平是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B偏回归系数0.001,SE值:0.000,Wals值:13.45,95%CI为1.000~1.001, P<0.001)。 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较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其左心室肥厚与营养状态、容量负荷及腹膜转运类型等相关,NT-proBNP水平有望成为腹膜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的评估预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治疗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和透析治疗后血液中微炎症状态指标的差别,同时比较腹膜透析后血液中与透析出超液中微炎症状态指标的差别,观察腹膜透析治疗微炎症状态存在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43例,在接受透析治疗前和透析治疗后分别空腹采取透析静脉血,同时留取4h出超液,检测超敏CRP(hs-CRP)、IL-6、IL-8、TNF-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膜透析治疗前微炎症因子hs-CRP、前炎症细胞因子IL-6、IL-8水平高于腹膜透析治疗后,P〈0.05;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膜透析患者出超液中微炎症因子hs-CRP、前炎症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低于腹膜透析血液组,P〈0.05;出超液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6水平高于腹膜透析血液组,P〈0.05。结论:慢性肾病尿毒症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微炎症状态有所改善,这一改善是通过毒素的清除,尿毒症症状的改善而得以改善的,透析治疗不能直接清除微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尿毒症患者共96例,腹透及血透各48例,比较其各自透析前后脂质改变及透析后两组脂质改变有无差异。结果:(1)腹透治疗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TC)较透析前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较透析前降低(P〈0.05),LP(a)较透析前无统计学差异;(2)血透组LDL、TG、LP(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HDL较透析前降低无统计学意义;(3)腹透组与血透组血脂变化比较:TG、LDL二者的升高腹透组较血透组明显(P〈0.05),LP(a)升高血透较腹透明显(P〈0.05)。结论:透析会加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脂质异常,腹膜透析表现更明显,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液透析在LP(a)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腹膜透析患者以血清白蛋白35 g/L为界,血清白蛋白≥35 g/L为A组,血清白蛋白<35 g/L为B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α,留取24 h尿量及腹透液、记录总量并检测尿素氮、肌酐;残余肾功能等.随访过程中观察以上指标和残余.肾功能(RRF).结果 B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48、-0.64,P均<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RRF均下降,而B组RRF自腹膜透析6个月时即开始下降,与透析初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RRF与透析初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RRF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肾功能下降绝对值(△RRF)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1,P<0.05),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45、0.58,P均<0.01).结论 营养不良导致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炎症介质也加速了残余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超声技术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同时分析其改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尿毒症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40例(A组);尿毒症未透析的患者44例(B组)与40例健康对照组(C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化指标、血常规及心动超声,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结果:(1)A组LVPWT显著低于B组(P〈0.01),IVST低于B组(P〈0.05);A组IVST、LVPWT、LVDs均高于C组(P〈0.05),E/A低于C组(P〈0.05)。(2)B组Scr、SBP、DBP、TC显著高于A组(P〈0.01),而Hb、Alb低于A组(P〈0.05)。(3)Scr、SBP、DBP与LAD、LVDd、LVDs、LVPWT、IVST呈正相关,与EF呈负相关;Hb与LVD、LADd呈负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代谢毒素水平、高血压、贫血等对心肌病变均有影响,其中血肌酐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最强,腹膜透析可减少尿毒症患者的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