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IgA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不同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CD34和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表达.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采用Katafuchi积分.详细收集每例患者肾活检时的24 h尿蛋白定量(TUP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免疫病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小管间质病变组未见CD34的表达,α-SMA仅表达于间质的动脉壁;轻度小管间质病变组CD34和α-SMA表达散在,主要见于小管间质受损部位;中、重度病变组较轻度病变组CD34和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管间质内CD34的表达与α-SMA的表达及TUPr、Ccr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小管间质病变进展而出现的CD34表达增多可能在IgA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间质纤维化程度的肾活检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 ,观察CTGF、α -SMA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探讨CTGF在肾脏肌成纤维细胞形成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不同病因和类型的肾活检标本 4 5例 ,按常规进行染色 ,根据光镜下小管间质的病变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各组标本CTGF和α -SMA的表达 ,并将CTGF的表达、α -SMA的表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患者血肌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CT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一些肾间质细胞胞浆 ,并且随间质病变的加重 ,表达量增加 ,范围增大 ;α-SMA在病变肾间质区域表达增强 ,一些管腔破坏和萎缩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见表达 ,阳性分布区域与CTGF相似。肾小管间质中CTGF、α -SMA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 ,CTGF和α -SMA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和患者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TGF可能通过促进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CTGF的表达上调对肾脏疾病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表达趋势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关关系;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UUO模型。3~4周龄幼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3、7、14、28天取大鼠8只处死。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MP-7、TGF-β1及α-SMA蛋白表达。了解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模型组BMP-7表达逐渐下降,TGF-β1、α-SMA表达进行性增高,干预组BMP-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TGF-β1、α-SM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高(P〈0.05),BMP-7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BMP-7表达显著增多(P〈0.05)。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成负相关(r分别为-0.844、-0.787、-0.952,P均〈0.01)。结论:BMP-7表达减少伴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出现,提示BMP-7可能具有维持小管上皮细胞表型作用。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TGF-β1、α-SMA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上调BMP-7蛋白的异常低表达,直接或间接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阻止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对肾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利用肾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α-SMA、胶原Ⅲ(Col-Ⅲ)表达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镜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中的着色深浅程度及分布,用MetuMorph图像处理系统,测出灰度按半定量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不同的表达,随硬化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TGF-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的系膜基质区、新月体中和小管间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间质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区。α-SMA的表达在MsPGN组最高,而FSGS,SGN肾小球上几乎无α-SMA的表达,在肾间质中α-SMA的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肾硬化中TGF-β1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α-SMA、Col-Ⅲ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在肾硬化形成过程中,TGF-β1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肾硬化病变的初期,炎症反应使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活化,分泌TGF-β1增加,TGF-β1进一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成纤维细胞等,使表型转化为Myo-FB,Myo-FB合成和释放TGF-β1,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关木通相关肾小管间质肾病(GMT-TIN)肾小管间质内纤维化相关生长因子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特点,探讨其纤维化病变发生与发展的有关环节。方法 22例GMT-TIN患者根据病理特点分为急性组8例、慢性轻型组8例和慢性重型组6例,对其纤维化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肾活检组织标本中,肾小管间质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IV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之间以及与纤维化病变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1)各组肾小管间质内均检测到高表达的α-SMA、FN和IV型胶原,随病变慢性化加重3者表达均明显增强,并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正相关(P<0.01)。(2)各组肾间质内均出现CTGF及TGF-β1表达,2者间显著正相关(r=O.771,P<0.0001),但在时相上存在一定差异。(3)肾间质内CTGF表达分别与FN及IV型胶原沉积正相关(r=0.6855和0.5964,P<0.01)、与纤维化病变程度正相关(r=0.4941,P<0.05)。结论(1)GMT-TIN肾间质内CTGF的高表达、CTGF与ECM沉积以及纤维化病变的相关性,提示其在GMT-TIN肾间质纤维化病变中起重要作用。(2)CTGF与TGF-β1的相关关系及2者表达时相的差异,进一步支持CTGF可能作为TGF-β1的下游效应因子在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改善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纤维化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治疗组术前3 d予20 mg·kg~(-1)·d~(-1)辛伐他汀生理盐水混悬液3 mL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成模后7 d处死各组大鼠。行HE、Masson、PAS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Wnt4和β-catenin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β-catenin、Wnt4、GSK-3β、p-GSK-3β、CollagenⅠ、α-SMA和E-cadherin蛋白在各组大鼠肾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肾组织β-catenin、Wnt4、α-SMA、p-GSK-3β、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 0.01),与UUO组相比,Sim组肾组织α-SMA、CollagenⅠ、Wnt4、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表达减少(P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多(P 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肾脏纤维化病变,可能与其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慢性肾脏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重要共同通路。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慢性肾脏病具有保护作用,但其能否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其可能的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在体内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观察氯沙坦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UUO组(n=20),UUO氯沙坦治疗组(n=20)。术后氯沙坦治疗组予以氯沙坦灌胃,剂量20mg·kg-1·d-1。分别在术后第7天、第14天处死大鼠。冰冻组织行E-cadherin,Vimentin,α-SMA,β-catenin和ZEB1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UUO组大鼠第7天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肾小管管腔扩大,小管萎缩,间质增宽及炎细胞浸润,部分小管间质纤维化;第14天间质纤维化表现更为严重。与对照组相比,UUO模型组大鼠第7天、第14天肾间质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而Vimentin,α-SMA,β-catenin和ZEB1表达增加。与UUO模型组比较,UUO氯沙坦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E-cadherin表达增加,Vimentin,α-SMA,β-catenin和ZEB1的表达减少。结论:氯沙坦可抑制大鼠体内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氯沙坦抑制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因子β-catenin/ZEB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骨成形蛋白-7在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中骨成形蛋白-7(BMP-7)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部位、动态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分别于术后1d、3d、7d、14d处死。采用RT-PCR方法检测BMP-7mRNA、TGF-β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BMP-7、TGF-β1、α-SMA的蛋白定位、表达及其与输尿管梗阻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P-7mRNA于术后第1天即出现表达下降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递减;而TGF-β1mRNA则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递增(P均<0.05)。BMP-7蛋白在对照组中高度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及肾间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在梗阻组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BMP-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第14天表达量最弱,几乎没有明显的阳性表达,而TGF-β1、α-SMA蛋白表达则逐渐增加(P均<0.01)。BMP-7与TGF-β1蛋白表达阳性面积成显著负相关(r=-0.875,P<0.05)。BMP-7与α-SMA蛋白表达阳性面积亦成显著负相关(r=-0.843,P<0.05)。结论BMP-7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早期即出现表达下调,早于肾间质纤维化的出现,其表达量与肾间质TGF-β1、α-SMA表达负相关且随间质病变进展进行性下降。BMP-7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介导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替米沙坦干预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留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对肾小管间质损伤行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间质MMP-2及α-SMA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增加,肾小管间质MMP-2及α-SMA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替米沙坦组大鼠24h尿蛋白、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减轻,肾小管间质MMP-2及α-SM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小管间质病变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小管间质MMP-2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IgA肾病肾组织的表达强度及其在该病早期肾损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IgA肾病患者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的。肾组织和1()例切除肾肿瘤患者正常肾组织,进行MMP-2、MCP-1、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按其组织学改变Lee分级标准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和分级,同时检测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并与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IgA肾病轻度肾损害阶段,MMP2和MC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随着病变级别加重,MMP-2和MCP-1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而Ⅳ型胶原在肾小管间质表达随肾损害加重呈逐渐增加趋势(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MP-2和MCP-1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Ⅳ型胶原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MMP-2和MCP-1可能参与IgA肾病早期单个核细胞浸润等早期肾损害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目的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肾组织为标本,作常规Masson染色化病理检查;用天狼星红组织化学(组化)染色检查胶原Ⅰ、Ⅲ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角蛋白(C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结果 肾间质Masson染色纤维化面积及胶原Ⅰ、Ⅲ面积,与肾小管间质α-SMA及Vim阳性表达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肾小管CK阳性表达面积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变过程中健存肾小管TGF-β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而这细胞转分化很可能与其自身高表达TGF-β1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RGC-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 32)在IgA肾病(IgAN) 儿童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gAN儿童及正常肾组织中RGC-32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并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IgAN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RGC-32蛋白在IgAN及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管均明显表达,而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未见表达。RGC-32 在正常肾组织、IgAN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组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18.29±6.22)%、(23.90±9.65)%、(31.23±9.86)%和(34.52±10.63)%。RGC-32在IgAN儿童肾组织的阳性表达指数与肾小球评分、肾小管间质评分均呈正相关(r = 0.385,0.347,P < 0.05);与α-SMA、TGF-β1表达亦呈正相关(r = 0.594,0.521,P < 0.01);而与Scr、尿NAG/Cr、尿Alb/Cr、尿 IgG/Cr、尿α1微球蛋白/Cr均无相关(r = 0.117,-0.115,-0.138,-0.176,-0.028,P均>0.05)。 结论 首次发现RGC-32蛋白在IgAN儿童和正常肾组织中表达于肾小管,而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未见表达。RGC-32可能参与了IgAN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尤其是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Ⅲ型胶原(Col-Ⅲ)、旷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SP法)检测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BMP-7、Col-Ⅲ、α-SMA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管间质BMP-7、Col-Ⅲ、α-SMA阳性染色相对面积,同时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改变;常规病理检查。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BMP-7表达明显下降(P〈0.01);②BMP-7表达随着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重呈明显降低趋势,并同Col-Ⅲ、α-SM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BMP-7表达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它可以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肾间质纤维化防治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生理雌激素组;③低雌激素组;④17-β雌二醇组。21d后光镜观察单侧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α-SMAmRNA的表达。结果单侧输尿管梗阻各组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其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上调(P〈0.01);与生理雌激素组相比,低雌激素组纤维化病变加重,上述物质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而17-β雌二醇组则病变均减轻(P〈0.05)。结论注射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进而韶到延绣肾间后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拟明确重组人血管非炎症分子1(recombinant human vascular non-inflammatory molecule 1,VNN1)在梗阻性肾病后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Balb/c野生型、VNN1基因敲除雄鼠,分别设置假手术组、手术组。术后当天、14 d留取梗阻侧肾盂尿液、肾组织标本,检测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免疫组化明确肾组织VNN1表达水平。肾组织完善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PAS)明确肾脏损伤严重程度,马松染色(Masson)、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明确肾组织纤维化严重程度。提取野生型和VNN1基因敲除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传代至第2代,予以血管紧张素刺激,模拟体内梗阻性肾病模型,收取细胞和上清,检测VNN1蛋白水平和上清TGF-β表达水平。结果梗阻性肾病后第14天,手术组PAS染色提示肾组织损伤明显,免疫组化提示肾组织VNN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完善肾组织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α-SMA水平,发现野生型小鼠间质纤维化水平较VNN1基因敲除鼠明显加重,α-SMA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检测梗阻侧尿液TGF-β水平发现,VNN1基因敲除鼠梗阻侧尿液TGF-β水平明显降低。我们进一步通过细胞实验证实,予以血管紧张素刺激后,野生型小鼠肾小管细胞VN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野生型小鼠肾小管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明显高于VNN1基因敲除鼠。结论 VNN1可促进梗阻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分泌,加重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洋川芎内酯A(Sen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enA低剂量(20 mg/kg)组、SenA高剂量(40 mg/kg)组及阳性对照(厄贝沙坦,20 mg/kg)组,行UUO术制备单侧输尿管模型,并于术后21天处死大鼠。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SMA及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Wnt4、β-catenin、p-GSK-3β、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enA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Scr、BUN含量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变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SenA可明显减少大鼠肾组织中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的分泌(P<0.05),下调Wnt4、β-catenin及p-GSK-3β的表达水平(P<0.05),并伴有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SenA可通过下调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沉积并改善肾功能,最终改善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CD166)在IgA肾病中的表达及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66蛋白在79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结果:CD166在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普遍表达,按Lee分级的级别增加逐渐增高.与单纯性血尿患者(A组)相比,混合蛋白尿、血尿患者(B组)肾小管间质CD166表达明显增高.肾小管间质CD166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小管间质病变、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正相关.结论:CD166在IgA肾病中表达异常,在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及疾病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Smad 6和Smad 7基因治疗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Smad6和Smad7基因治疗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性(LIUO)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构建产生表达Smad6和Smad7基因的无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再将此病毒颗粒通过肾动脉途径转移到UUO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阻组、LacZ AAV转染组、Smad6 AAV转染组和Smad7 AAV转染组(n=6),于术后第3周处死大鼠。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外源基因的定位,Western印迹法观察外源基因、胞内磷酸化Smad2、PAI-1和α-SMA的表达;底物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Smad6和Smad7成功地转染到外髓的肾小管间质区,定位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而血管细胞、肾小球或间质细胞均未见有AAV转移基因的表达。Smad7基因治疗可显著降低肾组织PAI-1、α-SMA的表达和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增加MMP-2和MMP-9活性,这些作用与Smad7阻断Smad2磷酸化有关。相反,Smad6没有这样的治疗作用。结论 Smad7基因转移能有效缓解单侧输尿管梗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AAV介导的Smad7基因转移有望成为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的表达与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并行肾穿刺活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n=22)、中度损伤组(n=18)、重度损伤组(n=16),另外选取10例正常肾组织(均来自于肾肿瘤患者切除肾脏的远端正常肾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相关的临床指标,分析wnt4、β-catenin的水平变化与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wnt4、β-catenin在正常对照组肾组织中无明显表达,而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表达明显,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wnt4、β-catenin蛋白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wnt4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与β2微球蛋白(r=0.29,P0.05)呈正相关性,与eGFR(r=-0.38,P0.05)呈负相关性。结论 wnt4、β-catenin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一致,均高于未发生纤维化的正常肾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探讨IL-17在IgA肾病中的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51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活体检查采用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病理学积分和检测IL-17的表达,同时检测51例IgA肾病患者中3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6、IL-23、IL-β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中未见IL-17表达。51例IgA肾病患者中,21例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IL-17表达阳性,2例肾间质淋巴细胞IL-17表达阳性,总阳性率为45.10%;并且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加重,IL-17的表达逐步增多。IgA肾病患者PBMCs中IL-17、IL-6、IL-23、IL-1βmRNA的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TGF-β1mRNA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7mRNA与TGF-β1、IL-β1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0.71,P〈0.05)。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IL-17的表达水平与尿位相畸形红细胞计数、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60、0.67,P〈0.05),IL-17mRNA的表达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66,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及外周血中IL-17表达增高,并与临床及病理预后指标密切相关,提示IL-17可能是参与IgA肾病发病及进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