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日的:观察“中风1号”喷雾剂鼻腔给药对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脑缺血模型大鼠,设模型对照组(A组)、“中风1号”剂量递增组(B组)(剂量从1:100至1:1)、中风1号1:1剂量组(C组)。用药24h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和神经行为学、脑缺血梗死体积及局部脑血流量、运动血细胞数量以及局部血流速度的变化。结幂:中风1号组对脑缺血模型大鼠24h内死亡率低于模型对照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优于模型对照组;对脑缺血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小于模型对照组。对局部脑血流的影响:B组用1:100剂量的中风1号鼻腔给药,对缺血局部的脑血流量的变化无明显影响;用1:20剂量有明显的升高局部脑血流量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运动血细胞数量:增加浓度至1:2,升高局部脑血流量的作用达到最佳,主要是增加局部运动血细胞数量的作用依剂量递增。C组在局部血流速度有进一步增加的同时,运动血细胞数量却有下降,局部血流量不能进一步升高,反而较1:2剂量有下降。结论:中风1号方能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24h内死亡率,减少脑缺血模型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缺损功能;中风1号在浓度为1:2时,升高局部脑血流量的作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通过鼻腔给药治疗中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现代医学证明 ,许多药物经过鼻腔给药后能够很快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现就经鼻腔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 (以下简称AIS)的现代医学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为中医药治疗AIS的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鼻腔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通过鼻腔给药治疗中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证明,许多药物经过鼻腔给药后能够很快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治病教人的目的。现就经鼻腔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以下简称AIS)的现代医学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AIS的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灯盏花素鼻腔给药、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 Longa 线栓法制备 SD 大鼠右侧局部脑缺血模型,脑缺血 1 h,再灌注 24 h,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花素鼻腔给药高、低剂量组,灯盏花素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组,每组 6 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 1 h,再灌注 24 h 时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经鼻腔多次给药后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平均为 21.82%,鼻腔给药组的脑梗死体积为 9.37% 和 12.14%,口服组给药组、静脉给药组为 16.76% 与 14.01%,4个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鼻腔给药组明显优于口服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鼻腔给药高剂量优于低剂量,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灯盏花素鼻腔给药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优于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O在脑缺血再灌注中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水肿的影响,为临床改进脑缺血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拴线法大鼠MCA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外源性NO前体(L-arg)和NOS抑制剂(L-NAME)。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在r-CBF组和脑水肿两大组中分别设有:缺血再灌注盐水组,再灌注L-arg组,再灌注L-NAME组。结果:与盐水组比较,L-arg组r-CBF明显升高(P<0.05),脑水肿显著减轻(P<0.05);L-NAME组r-CBF明显降低(P<0.05),脑水肿显著加重(P<0.05)。结论:NO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风Ⅱ号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中风II号低剂量组、中风II号高剂量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中风II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中风II号可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过高表达,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减轻急性脑缺血大鼠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风1号方对急性脑出血(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ICH)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尾部血液注入法复制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风1号方低剂量(6.75 g.kg-1)组和中风1号方高剂量(13.5 g.kg-1)组,连续给...  相似文献   

9.
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善脑靶向给药的方法,讨论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行性。方法:查阅今年来有关脑靶向鼻腔给药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鼻腔给药能够实现药物给药途径上的脑靶向。药物经脂质体包载后能明显增加其脑摄入,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TS25、50、100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血栓通注射液(XST)组;采用栓线法使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24h后进行行为学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脑梗塞面积百分比以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三七三醇皂苷50、100mg/kg能明显缓解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减轻其脑水肿程度,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和升高SOD含量,并能减少其脑梗塞面积,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PT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可能为治疗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大鼠急性脑缺血的治疗试验,考察心脑苏提取物(有效部位群)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复制脑缺血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脑电振幅、频率、死亡率、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а(TXB2/6-Keto-PGF1a)、过氧化脂质(LPO),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本品能明显加快因急性脑缺血所致的脑电图频率和振幅的恢复,减小死亡率,并能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率,同时能降低血浆TXB2和(TXB2/6-Keto-PGF1a)比值;对血浆LPO的形成也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脑苏组大鼠脑组织内血管轻度扩张,可见散在分布的微血栓灶,脑组织水肿不明显,无出血灶及血管破裂。而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水肿,脑血管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存在和多数血管破裂灶,分布在全脑组织。结论:本品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液稀释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及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D)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脑血流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将Wistar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8)和ANHD组 (n =8) ,于缺血前和缺血 1 2 0min内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缺血周边皮质的局部脑血流 (LCBF)变化 ,缺血后 2 4h测定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 2组在脑缺血后LCBF均显著下降 (P <0 .0 1 )。ANHD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1 ) ,并且缺血 2 4h后的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提示中度ANHD可增加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缺血周边区的LCBF ,缩小脑梗死面积 ,在脑缺血情况下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内海马CA1区GLT-1(glutamate transporte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术后补阳还五汤灌胃,灌胃1、3、5、7 d后灌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的GLT-1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染确定GLT-1的细胞定位。结果 :同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在1 d和3 d后可显著增加海马CA1区GLT-1的表达,随后GLT-1的表达逐步下降,而且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5 d和7 d)。另外免疫荧光双染表明GS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通过提高脑缺血后CA1区GLT-1的表达减少谷氨酸的浓度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观察潞党参对慢性脑缺血(CCI)小鼠脑血流量(CBF)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微弹簧圈狭窄C57 BL/6 J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小鼠术前及术后多个时间点(2 h,2 d,4 d,7 d,14 d,30 d)前额叶局部 CBF ,应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 Morris 水迷宫实验等三个行为学方法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小鼠前额叶 CBF 骤降,以术后2 h 最明显,至术后30 d 仍低于正常水平,同时小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旷场实验观察到各组之间自主行为无差异,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新物体识别指数降低(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增长(P<0.001),穿过平台次数减少(P<0.05),第Ⅲ象限的时间及路程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潞党参高剂量组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升高(P<0.01),潞党参中、高剂量组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加(P<0.05,P<0.01),逃避潜伏期降低(P<0.01,P<0.001);潞党参低、中、高剂量组在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及路程百分比明显提高(P<0.05,P<0.01,P <0.001)。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法可造成小鼠出现慢性 CBF 下降进而导致小鼠出现持续性认知功能障碍;潞党参能够增加 CCI 小鼠局部 CBF ,改善认知功能,且具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永久局灶性脑缺血后皮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线栓闭塞后不同时相MCA供血区皮质及对侧皮质IL-1β基因的表达,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同时相IL-1β蛋白的含量。结果缺血侧IL-1βmRAN在各缺血时间点皆有表达,缺血1 h即有明显表达(0.34±0.05),此后表达逐渐增强,缺血24 h达高峰,密度比值为1.23±0.15。对应时相IL-1β值(pg/g),缺血3 h明显提高(384.1±57.7),缺血48 h达高峰(802.3±61.7),缺血5 d仍在高水平(753.9±46.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时IL-1βmRNA表达一过性增高,IL-1β蛋白量平行延后增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说明IL-1β参与脑缺血损害不仅仅局限于急性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水通络口服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为模型,将50只普通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水通络口服液高剂量组、利水通络口服液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取材后,测定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急性脑缺血模型组出现了较严重的脑组织水肿和神经细胞病变,利水通络口服液高、低剂量组在改善神经细胞病变方面效果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明显,说明其为脑梗塞急性期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利水通络口服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有较强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小檗碱对实验性脑缺血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檗碱5、10、20mg/kg腹腔注射,可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臻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自颅外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小檗柘20、40mg/kg于术前,能缩小缺血2小时造成的梗塞范围,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小檗碱40mg/kg能提高大鼠急性脑缺血30分钟时的血浆,海马及皮层脑组织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小檗碱对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推测与其抗氧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风膏对大鼠脑出血(ICH)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尾静脉血注入法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除空白组与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灌胃给药,分别于造模后24 h、3 d、5 d分批处死大鼠,取血,对各组大鼠血液采用LBY-N6A血流变测试仪检测。结果中风膏组和步长脑心通组全血黏度、血浆黏稠度(PV)、红细胞压积(HF)、红细胞聚集指数(RF)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降低越明显,中风膏在降低PV、HF、RF方面明显优于步长脑心通。结论中风膏在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肿吸收、改善微循环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