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治疗方法:1.针灸组:主穴:曲池、手三里、合谷、肘髎、肘部压痛点。配穴:天井、外关、中渚、尺泽,列缺。每次取主穴3~4穴,配穴2~3穴,按常规消毒后,每穴刺入1寸左右,得气后留针30~45分钟,起针后每穴炙3~5次,每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它穴位和药物。2.耳针组:耳穴:肘、大肠、肺、三焦、肝、神门、交感。根据病变部位,在对耳廓找出敏感点,或相应的刺激点。按常规消毒,用0.5寸毫针刺入耳穴,留针30~45分钟,中间运针3~4次,7次为1疗程。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他治疗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体针加耳针与单独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体针加耳针组(治疗组)80例、单独体针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首先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继而针刺秩边、委中、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体针治疗,2组均治4个疗程,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耳针配合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单独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用少冲、合谷两穴伍用针刺治疗中风(急性)20例,获较好效果。一、治疗方法1.取穴:主穴,少冲(双)、合谷(双)。配穴,足三里。2.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少冲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要求鲜血自流通畅,约流3—5滴,用干棉球按压止血。接着消毒合谷穴,用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强刺激捻转,要求有明显的针感,并很快传至肩臂,患者感到轻松,留针10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失音症,应用通里穴针刺治疗,颇有疗效。所治21例均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其中急性喉炎5例,余为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好、癔病失语等。经1~30次治疗,痊愈19例,好转2例。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通里(双)。配穴:外感时邪配外关、风池;肝郁气滞配太冲,合谷;思虑伤神配内关、三阴交;肺肾阴虚配太渊、太溪。操作方法:腕后1寸处取通里穴,用30号1寸不锈钢毫针,直刺0.5—0.8寸,小幅度连续行针1—2分钟,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左右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针刺通里穴的同时,可配取其它穴位,加强疗效。 [典型病例]麻×,男,20岁。失音1周余。一周前因琐事与他人争执后,突然声音不扬,甚则声音  相似文献   

5.
1病案举例 陈某,男性,35岁.因左侧背痛2d来针灸科就诊,患者于2d前因暑天夜间贪凉,晨起时感左侧背痛,患者当时因工作繁忙未作特殊检查和治疗,后感症状逐渐加重.查体:左侧肩胛内侧T3至T7压痛阳性,胸椎棘突无明显偏歪,舌质红,苔白,脉细弦.胸部X线片无异常发现.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寒湿痹阻于足太阳经,经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散寒除湿、止痛通络.对侧取穴,主穴为鱼际,配穴为后溪.取右侧鱼际用1.5寸一次性针灸针,沿劳宫穴方向直刺1.2寸,后溪直刺1.2寸,在行针的同时,嘱咐患者活动左侧肩胛骨,留针20 min,同时活动左侧肩胛骨20 min.针刺治疗1次后患者疼痛大减,2次后痊愈.  相似文献   

6.
<正> 采用中脘穴四周透刺法治疗胃病5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取穴操作主穴:中脘;配穴:胃俞、内关、足三里。操作:中脘穴常规消毒,用2—2.5寸毫针,垂直刺入,进针约1—1.5寸深,感觉酸、麻、胀、沉困为度。若针感不满意,继续捻针调整针芒的角度,针感满意即留针3—5分钟。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扳倒针体用横刺的角度向上脘透刺,针深约1—1.5寸,针感向剑突、胸部放散。复将毫针再退至皮下,翻转针体,直透建里穴,针感向肚脐周围传导,留  相似文献   

7.
采用针刺坐骨神经点、秩边、闪电三个主穴,辨证配穴并加电针,以及丁公藤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30例,总有效率达97.7%。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位:主穴取迎香、鼻渊(迎香穴外侧旁开0.5寸)。配穴取肺俞、合谷、足三里。方法:针刺迎香穴,指揉鼻渊穴;或指揉迎香穴,针刺鼻渊穴。隔日1次,交替选用。同时每日针刺肺俞、合谷、足三里。迎香穴与鼻渊穴均略向鼻根方向斜刺,进针0.5~1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肺俞向脊柱正中斜刺1.0~1.5寸,合谷穴直刺0.5寸,足三里直刺1.0~1.5寸。此3穴施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均留针30分钟。起针后,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揉按迎香穴或鼻渊穴,每次15分钟。上述方法连续治疗20天。结果: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痊愈5例(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好转21例(临床症状减…  相似文献   

9.
相传孙真人十三鬼穴为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及舌下中缝。笔者尝以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例 ,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对双侧穴的针刺顺序为男子先针左侧 ,后针右侧 ,女子则反之。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人中穴 ,针尖向上斜刺 0 .3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1 0秒 ,不留针 ;少商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隐白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大陵穴直刺0 .5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申脉穴直刺 0 .3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风府穴…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承山穴透天凉手法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多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 1、取穴:主穴为双侧承山穴,配穴取长强。一般只取主穴,病程长而顽固者加配穴。 2、针法:患者俯卧位,双腿伸直,找准穴位后常规消毒。用28号或30号3寸毫针垂直刺入2.5寸左右,得气后行透天凉手法。加刺长强穴时可取胸膝位或侧卧位,长强穴刺1.5寸,用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  相似文献   

11.
治疗方法:(一)穴位:主穴:防老:百会后一寸.健脑(双):风池下五分.配穴:两鬓脱发甚者加头维穴.头皮搔痒者加大椎穴.油脂分泌多者加上星穴.(二)针刺手法:防老穴:补法.针刺3~5分,针尖斜向前方,穿皮刺,针柄的头部须与患者的头皮平,针感较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选穴:主穴取百会、膻中、通里、大陵、内关、神门。配穴取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血海。针刺方法:选用28号1~2寸毫针。每次选5~6个穴位,轮换使用。针感应以酸、麻、胀为度,留计20~30分种。每日1次,10人为1疗程.3个疗程后休息10...  相似文献   

13.
取穴 :复溜 (在小腿内侧 ,太溪直上 2寸 ,跟腱的前方 )。方法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 3 0号 1 5~ 2寸毫针 ,右手持针对复溜穴直刺 1~ 1 5寸 ,用提插捻转手法 ,调节针感 ,使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 ,得气并使针刺感传按足少阴肾经的循行部位向上。留针3 0分钟 ,1 0分钟时再捻转 1次。结果 :针刺治疗 2 2例 ,男 7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3 2岁 ,最大 3 6岁。经 1次治疗痊愈 2例 ,经过 2次治疗痊愈 1 0例 ,经过 3次治疗痊愈 9例。讨论 :腰反折临床症状与一般腰痛有共同之处 ,如腰部僵硬、发板、有压痛 ,过劳、遇冷加重等 ,不同…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正> 赵三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第九○团卫生队)报道:针药并用治愈胃下垂16例.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方法是针刺主穴胃上穴(位正中线脐上2寸,旁开4寸),在两侧胃上穴用4寸针沿皮下进入针尖交叉透神阙穴有针感后,两手同时捻转,患者自觉胃肠有上提之感.配穴:下脘透中上腕和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内服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30克,黄芪30克,升麻30克,炒白术10克,当归15克,柴胡10  相似文献   

15.
针刺膀胱点治疗产后尿潴留:俯掌伸指,手背尺侧缘,平第四、五掌骨结合部前凹陷处取穴,直刺0:5~1寸许。先在穴位常规消毒,用30号1寸不锈钢毫针快速垂直刺入膀胱点皮下,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使局部有明显酸胀重麻感或向周围扩散,留针15分钟,隔...  相似文献   

16.
先用拇指尖在患者肝穴局部轻轻揉按,探寻到最敏感点后,常规消毒,用28号1寸毫针直刺2cm左右,做均匀持续的小幅度提插行针,待针刺部位产生较强的酸麻重胀感后留针40分钟,每隔5~10分钟提插行针1次,使整个针刺过程均保持强针感,出针时按压针孔,以防引起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17.
张勤 《光明中医》2000,15(5):39-40
1 临床资料笔者自 1 994年于 1 997年用深刺丘墟与探索穴位前后敏感点引发的经气感传治疗肋间神经痛 40例 ,收到满意效果。所有病人均有典型肋间神经痛体征 ,其中男 2 2例 ,女 1 8例 ,年龄平均 47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年。2 治疗方法2 1 观察组 :仅取患侧丘墟一次 ,在常规消毒下 ,左手拇指固定外踝关节 ,循找丘墟穴后 ,再在前后探索穴位敏感点 ,右手持 2寸毫针 ,针尖向照海方向直刺刺入 1 5寸 ,采用提插手法 ,得气后再循找穴位感传以气向病所出针后仍保持针感者佳。2 2 对照组 :同样选择丘墟穴 ,得气后留针1 5~ 30分钟。3 疗效…  相似文献   

18.
1.取穴:主穴:郄门。配穴:足三里、内关。2.操作手法:单针不灸,针七分,用较强刺激,留针15分钟。一般在针刺主穴后2—3分钟即疼痛消  相似文献   

19.
针灸中极穴结合拔火罐治疗痛经:针法:属患者排空小便,取卧位,选准穴位,用?SWi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利用3寸毫针,向下斜刺中极穴进针2寸,针感传导至会阴部。直刺三阴交穴进针2.5寸,针感传导至小腿及少腹部,中等强刺激、平补平泻千法,留针30分钟...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2003年-2011年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尿频尿急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女性40例,男性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45例,症状轻者有时尚能坚持1-2小时小便1次,重者十几分钟或半小时1次.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阳交、太溪、复部取穴(中脘、下脘、水分、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等穴位常规消毒,百会穴平刺0.5寸,合谷直刺1寸,足三里穴直刺1-2.5寸,三阴交穴直刺1寸,太溪穴直刺0.5寸,中脘穴直刺0.8寸,下脘穴直剌0.8寸,水分守直刺0.8寸,气海穴直刺0.8寸,石门穴直刺0.8寸,关元穴直刺1寸,中极穴直刺1寸,曲骨穴直刺0.8寸,天枢穴直刺1寸,外陵穴直刺1寸,大巨直刺1寸,水道穴直刺1寸,归来穴直刺1寸,气冲穴直刺1寸,针刺得气后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1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