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AIDS知识、态度、行为,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福建省某高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AIDS防治知识总知晓率61.6%(527/856),男女生知晓率类似;二、三年级的知晓率较高;AIDS的3大传播途径及危害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80%~90%);对蚊虫叮咬会不会感染及"世界艾滋病日"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57.6%和44.4%);83.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进行AIDS知识宣传教育;近半的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共同学习、工作和进餐;8.4%的大学生有性生活经历。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有一定的认知局限,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潮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潮州市县区和市级的8家医院39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潮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3.2%,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为37.8%;学历、关注艾滋病疫情及治疗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人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而影响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年限及是否接受过培训,工龄越长,知晓率越高,接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知晓率高于未接受培训者。结论潮州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与职业暴露现状,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凉山州78家医疗机构调查当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525份。结果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总得分为(34.96±12.23)分,得分高水平者占15.13%、中水平者占35.76%、低水平者占49.11%。学历、专业、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的主要原因(P<0.01);有64.3%的医务人员发生过锐器伤,52.77%的医务人员发生过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专业和科室、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锐器伤在二级乙等医院发生率最高;护理专业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专业;掰安瓿是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首要因素;妇产科医护人员皮肤粘膜污染发生率最高。结论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职业防护状况较差,应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护行为、防护技能的培训,并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实习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评价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88名实习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结果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在16.5%~100%,多数实习医务人员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亲脸、抚摸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外,超过80%的实习医务人员认为亲吻、共同使用餐具以及使用公共马桶等日常生活行为有可能会感染到艾滋病病毒。结论部分的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学宣传册以及大众媒体,这说明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性,以及夸大其危险性的现象。由于艾滋病知识培训普及面小,培训内容有限,很少可以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兴、张家港和丹阳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1.41%(40 370/49 588);58.4%(841/1 439)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当同事或朋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表示会对其更加关心,并注意自我保护的医务人员占78.8%(1 132/1 436);36.1%(519/1 439)的医务人员面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时会感到恐惧;83.9%(1 207/1 439)的医务人员不拒绝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仅58.3%(839/1 439)的医务人员将所有诊疗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当作艾滋病潜在传染源来防护;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预防性用药者分别占87.9%(1 262/1 435)、50.2%(721/1 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称、工作科室和接受培训情况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影响;性别、年龄、三级网络、工作科室及自觉有感染HIV危险对医务人员面对艾滋病恐惧心理有影响;培训、曾经诊断艾滋病和工作科室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行为有影响。结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仍然存在恐惧心理,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行为正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了解南昌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状况和艾滋病歧视态度,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南昌市4所不同类型高校内,根据年级与专业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1079名大学生参与艾滋病相关问卷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91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以及教育需求.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1.7%,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3.9%,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0.3%和35.5%;在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上,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歧视现象普遍,且没有明显的性别、专业差异(P值均>0.05).6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接受的艾滋病宣传和教育还不够,73.5%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艾滋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培训.结论 在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存在一定的歧视.  相似文献   

7.
了解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全国46所高校的全日制大学生通过分类整群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均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较男生更为宽容、理性(P<0.01);男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有33.37%,女生有1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婚前性行为中采取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分别为47.17%,4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认为不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女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对感染者的态度及婚前性行为方面存在差异.结合大学生社会性别特征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排斥现状,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控,为减少艾滋病排斥、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5月,分层整群抽取新疆5所高校4个年级共2 281名在校大学生,使用自制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结果新疆大学生对于身边的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排斥率为29.5%,对于学校举办的艾滋病知识讲座排斥率为32.4%,对于成为援艾志愿者的排斥率为11.7%。男生、非医学类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低的大学生对身旁的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学校举办的艾滋病知识讲座和对于成为援艾志愿者的排斥率均高于女生、医学类大学生和艾滋病知识得分高的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疆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减少艾滋病排斥。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获得知识途径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以及他们对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院1-3年级在校大学生中,抽得药学和检验两个专业的学生368人,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录像、学校、老师同学等.大多数学生对AIDS的3条主要传播途径和一般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0%),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如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却只有36%.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普遍存在歧视态度.[结论]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今后仍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教育效果. [方法]在中南民族大学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树立、强化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掌握知识并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 [结果]教育后少数民族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明显提高,平均知晓率由教育前的70.36%上升到95.78%;对预防艾滋病持积极态度的学生比例由43.6%上升到74.8%. [结论]在少数民族大学开展此类行为教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形成正确态度及掌握相关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获得知识的相关途径,为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锦州市某高校一、二、三年级共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艾滋病知识的相关途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性行为史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8.76%,其中男生知晓率为76.09%,女生知晓率为82.35%,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一、二、三年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48%、81.35%、83.95%,知晓率呈随年级增加趋势(P<0.05);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知识知晓率较高,均>90%,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等非传播途径知识了解较少;64.02%的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存在歧视;7.39%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9.29%,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占40.91%,14.29%学生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结论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且年级性别差异明显,应加强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IV阳性与非感染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关键人员访谈的方法,在项目开展前后进行调查评估,不仅对HIV阳性妇女进行调查,而且选取阳性妇女所在社区中的非感染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阳性妇女的知晓率基线与评估调查分别为89.11%、96.54%,非感染妇女的知晓率为47.53%、52.82%;阳性妇女主要从医务人员及广播电视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非感染妇女主要从广播电视获得;近89%阳性妇女的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免费安全套和自愿咨询检测,而非感染妇女只有20%.评估调查时只有36.87%的非感染妇女愿意和感染者来往,而阳性妇女仍然不愿在社区公开自己的感染者身份.结论项目地区非感染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服务知晓率低,不愿与感染者交往.在农村居民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特别是加强反歧视宣传,减少居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营造社区接纳艾滋病患者的良好氛围,仍是今后农村地区艾滋病防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在大学生中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2007年,在滨州医学院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96人,对艾滋病各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91%~99.43%,对各种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0.69%~85.92%;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9.83%~87.36%).全部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得分(满分32分)为(27.68±2.03)分,对待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态度)(满分7分)得分为(3.03±1.79)分;对待艾滋病态度得分与艾滋病知识得分呈正相关(r=0.077,P<0.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年级、能得到父母关爱的学生对待艾滋病态度得分高,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高.[结论]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不高,对待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态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检测是发现HIV感染者的惟一手段,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使感染者延长寿命,同时也减少二代传播,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1].医疗机构具有较多接触HIV感染者的机会,英国一项调查显示,76.4%新检出的HIV感染者在检出前一年曾到医疗机构就诊[2],美国南卡罗来纳州2001-2005年共报告1769例晚期诊断HIV感染者(从检出HIV进展到艾滋病期不足一年),其中73%在1997- 2005年间到医疗机构累计就诊次数为7988次[3].因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WHO分别于2006、2007年出台了医务人员主动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Provider-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指南[4,5],要求医务人员在遵循"知情不拒绝"的原则下,主动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检测及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西省卫生部门公务员与医务人员对HIV/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的异同,为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消除社会歧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抽取山西省卫生部门公务员132人,医务人员305人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中78.4%知道“艾滋病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公务员中的比例为95.5%。医务人员和公务员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9.3%和98.0%,非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70.8%和88.5%。两人群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超过80%医务人员和公务员支持HIV感染者/AIDS患者享有“隐私权”、“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权利”、“治疗的权利”。[结论]山西省卫生部门公务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还存在一定歧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都不如卫生部门公务员。  相似文献   

16.
孟郊  王金萍  许宁  周宁 《职业与健康》2017,(23):3303-3306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爱滋病(AIDS)患者的态度,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的意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天津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的183名医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以<30岁组人数居多。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5.41%,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抵触排斥态度,发生或职业暴露的比例为74.87%,普遍缺乏艾滋病职业暴露标准防护措施的相关知识。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内各类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培训,加强对院内感染管理、强化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规范,减少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歧视状况及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的影响因素,为消除艾滋病相关歧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大学(文史类)、太原理工大学(理工类)、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类)三所高校在校的1313名大学生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9.5%,对部分非传播途径知识和预防知识的认识存在较模糊状态,其知晓率分别为78.3%和75.0%。进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理学专业、家庭住址在乡村、对艾滋病(AIDS)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的关心程度、国家艾滋病政策知识得分、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艾滋病一般知识得分。[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除了对AIDS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的关心程度、艾滋病一般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等影响因素外,大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歧视态度还受其所学的专业和家庭住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新华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193-1195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现状与需求,为在学校进行新型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河北省3所大学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31名女大学生,以匿名方式进行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51%,医学类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26.0%的女大学生不清楚滥用新型毒品对艾滋病和性病传播有影响,52.84%不知道目前性传播是艾滋病第一传播途径;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体、公益宣传和书籍报刊,学校系统教育和医务人员告诫为31.39%和13.56%,而对学校系统教育和医务人员告诫的需求为70.98%和31.07%,其需求与来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女大学生新型毒品及艾滋病知识缺失严重,亟需加大预防教育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女性大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控意愿和相关行为,并探究防控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在校女性大学生1 26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防控意愿及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对比不同艾滋病防控意愿女性大学生的一般资料,探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结果完成调查的1 132名在校女性大学生中平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02%,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控者占56.10%,平均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评分为(21.12±5.28)分。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控女性大学生的年级、专业、是否选修艾滋病防控相关课程、是否认为校园内有艾滋病感染者、参加过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及是否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与不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控女性大学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专业、是否选修艾滋病防控相关课程、是否认为校园内有艾滋病感染者、参加过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及是否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均为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意愿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有1 074名女性大学生完成4个干预课时和干预前后问卷调查,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防控意愿及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评分[85.29%、78.40%及(31.25±5.70)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68.90%、58.47%及(21.43±5.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665、98.700,t=41.131,均P0.05)。结论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国家要求水平,参与艾滋病防控的意愿和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均有待改善,积极开展相关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防控意愿及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高校应根据女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某市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市所属的三个县 ,分别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等回答正确率较高 ,而对窗口期定义、艾滋病常见临床症状、普遍性防护原则以及感染者是否可以正常生活等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 (2 )村医及个体医生对在农村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认识不足 ,89.2 %的调查对象认为推广避孕套的阻力在于缺乏宣传和认识。 (3) 6 9.4%的调查对象接受过专业培训 ,最需要了解的知识是艾滋病的预防和诊断。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培训 ,根据各类医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加以强化。同时 ,加大在农村高危人群中推广避孕套使用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