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外对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合并肺动脉高压 (简称肺高压 )的研究较多 ,主要集中在检测内皮来源的几种蛋白质如血栓调节蛋白 (thrombomodulin ,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 (vWF :A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内皮素 1(ET 1)等。普遍认为上述几种蛋白质在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但究竟作用机理如何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进一步研究TM、vWF在先心病合并肺高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内皮功能与结构的改变李筠,周爱卿对89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浆有关物质的测定显示:肺高压组中八因子相关抗原(vWF:Ag)及血栓烷素B_2/6一酮一前列环素Fia(TxB,/6一K一pGFia)明显升高,不同程度肺...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反映VEC的功能改变,采用Per-col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CEC,用放免法直接测定血浆ET水平。结果显示,CHF患儿血CEC、血浆E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HF患儿血CEC与血浆ET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89,P<0.01)。提示,CHF患儿VEC损伤使血浆ET水平上升,ET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苯那普利用于儿童抗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儿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观察苯那普利对心衰串儿的疗效。方法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中坚持药物疗程的35例,分为苯那普利组(20例)和常规组(1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AngⅡ,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比色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常规组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调节蛋白(TM)是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糖蛋白,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TM断裂或脱落释入血循环称为可溶性TM(STM),其浓度变化可评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疾病的严重程度[1]。近2a我们对35例新生儿进行STM检测,现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为近2a本院住院新生儿35例,分为1.重度窒息组17例,生后1minApgar评分0~3分,男12例,女5例,足月儿16例,过期产儿1例,日龄均<1d,体重2500~4000g,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8例,其中并败血症、肺炎各1例,3例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止血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姜荣  吴Yue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2):652-654
为观察窒息缺氧对新生儿止血状态的影响,选择了凝血、抗凝、纤溶系统12项指标对41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并与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比较。结果:窒息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等均有明显升高,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95%为阳性。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vWF、tPA、PAI-1与窒息儿血pH值呈负相关(r=-0.47,P<0.01;r=-0.466,P<0.01;r=-0.314,P<0.05),且与窒息严重度一致。提示:窒息新生儿存在以高凝为主的早期DIC,血管内皮损伤在窒息病理生理学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别测定了12例新生急性肾功衰竭(ARF),25例非ARF和27例正常新生儿血,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内皮素(ET)和D二聚体(D-Dimer,DD)。结果:ARF组FDP较非ARF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ARF组ET,DD较非ARF组明显增加,ARF组的肾功能改变(BUN,Cr)与FDP,EP,DD无显著相关关系,提示血管内和/或肾内凝血是ARF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定12例新生儿急性肾功衰竭(ARF)、25例非ARF和27例正常新生儿血、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内皮素(ET)和D二聚体(DDimer,DD)。结果:ARF组FDP较非ARF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ARF组ET、DD较非ARF组明显增加;ARF组的肾功能改变(BUN、Cr)与FDP、EP、DD无显著相关关系。提示血管内和/或肾内凝血是ARF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及肾上皮细胞释放ET增加,从而影响新生儿ARF时水电解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肥胖儿童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收集7~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对照儿童各40例,分别测定其血浆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6-K-PGF1α)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采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测定肱动脉在静息、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结果 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FT升高,6-K-PGF1α和增加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幅度(FMD)均降低。FMD与  相似文献   

10.
内皮存在于全身构成了体内最庞大的器官系统,对凝血、内分泌、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都有影响和调节作用,并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其最大的功能是对血循环的调节,通过调节血管反应使血流重新分布,目前已证实内皮细胞舒血管因子(EDRF)为一氧化氮(NO),可使平滑肌舒张,由于半衰期短,通过气道吸入可选择性地扩张肺血管,其分泌的血管收缩物质是内皮素。  相似文献   

11.
常用凝血因子应用的有关问题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00032)吴王月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凝期等疾病引起的严重出血,需应用有关凝血因子及血液成分替代治疗,现将常用凝血因子、血液成分应用的有关问题简述于下。1冷冻...  相似文献   

12.
对20例健康儿童、23例心衰病儿检查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F)。心衰病儿上述四项内分泌素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其升高程度与心衰程度相一致,并分别分析他们与心脏指数(CI)、主动脉峰值流速(PFVA)、肺动脉峰值流速(PFVP)的关系。通过Baye判别,Y0=-15.9200+12.1537logATⅡ+6.0994logANF,Y1=-27.0686+15.3522logATⅡ+8.3467ANF,Y0>Y1为正常;Y1>Y0为心衰。  相似文献   

13.
足月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足月危重新生儿体内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8例足月危重新生儿,20例足月非危重新生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作前瞻性研究,在病程极期及恢复期分别测定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含量的变化。结果疾病组患儿在病程的极期血浆VWF,D-D,GMP-140的血浓度及SFMC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危重组又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疾病患儿在恢复期以上四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危重组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患病新生儿体内存在不同程度出凝血功能的变化,危重新生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与新生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12例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IFN-γ及其mRNA和IL-12p40mRNA表达水平,并用电泳迁移率转换试验(EMSA)检测8例新生儿CBMC的NF-AT活性。结果:新生儿CBMC中TNF-α、mRNA、IFN-γ及其mRNA、IL-12p40mR-NA表达水平均较成人低下,NF-AT活性也较成人明显低下。提示:缺乏IFN-γ、IL-12调节作用可能是新生儿CBMC产生TNF-α不足的重要原因;NF-AT活性低下可能与新生儿T细胞转录TNF-α及mRNA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探讨脐血中造血调节因子含量,来源及其与造血细胞间间的关系。方法:双抗夹心酶联免疫肿附(ELISA)法和细胞因子依赖细胞株增殖反应MTT法测定脐血和脐血细胞培养上清中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了(G-CSF)、颗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观察脐血造血调节因子与脐血(CFU-GM、MNC、WBC相关关系。结果:正向造血调节因子G-CS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内皮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在肺炎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及意义王兴勇卢仲毅何毅邓华平肺炎一旦合并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或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病死率明显升高。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循环内皮细胞(CEC)在肺炎中的作用,早期预测预报呼衰的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内皮素1(ET1)及内源性类洋地黄素(EDLF)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及意义,作者测定了HIE新生儿血浆及脑脊液(CSF)中ET1与EDLF的水平。对象:(1)病例组:共45例,男31,女14。诊断依据为1989年济南...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休克合并肾功衰竭时血浆内皮素的变化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吴玉斌,韩玉昆解放军总医院(100853)曾强,范英鲜内皮素(Endothelin,ET)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目前所知缩血管肽中最强的多肽。动物实验证明肾脏能产生E...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亚低温能否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阻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方法 将96只小鼠随机分成内毒素组、亚低温组、保温组及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注射内毒素(LPS)后1、2、4h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4组动物(4h)肝、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亚低温组1、2、4h的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20.
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NF-AT)是T细胞活化化后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其活性水平直接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2,IL-3,IL-4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等基因的转录水平和效率,不仅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调节,而且在某些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重要作用,了解NF-AT活性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调控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寻找相应干预措施,将有助于一些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