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免疫粘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降低和免疫粘附抑制率升高与高血糖、高血脂均呈负相关。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可能是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观察了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4项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与防治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观察了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4项指标:红细胞G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G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与防治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与硒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道了潜在型克山病患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免疫调节因子及血硒含量的检测结果,发现克山病患和病区健康人群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全血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人群(P〈0.01),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却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人群(P〈0.01),但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免疫粘附促进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克山病患和病区健康人群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缺硒和血清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AlpA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黏附素AlpA的候选菌株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粘附素AlpA基因,将其定向插入pET-22b( )载体,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通过免疫印迹实验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 克隆的粘附素Alp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公布的基本一致,粘附素AlpA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1.9%,经免疫印迹证实该重组蛋白可被AlpA免疫兔血清和Hp,感染患者血清所识别。结论.AlpA克隆、高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证实,为Hp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和粘附机制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红细胞膜 C_3b 受体免疫粘附活性,结果表明急白患者红细胞膜 C_3b 受体免疫粘附活性降低,且不受化疗药物影响,并随病情变化而消长。急白患者由于红细胞膜 C_3b 受体活性下降,粘附抗体补体调理的微生物减少,协助清除中性粒细胞吞噬过程中所产生的活性氧代谢产物降低,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微生物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大骨节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以及血硒含量的检测结果。发现大骨节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血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人(P〈0.01),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却明显增高(P〈0.01),但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大骨节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缺硒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增…  相似文献   

8.
对潜在型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和全血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全血硒含量均明显低于非病区居民,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均高于非病区居民,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与非病区居民无明显差但两病患者上述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潜在型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均与低硒状态和血清红细胞  相似文献   

9.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获得UPECP菌毛粘附素Pap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研究其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的PapG疫苗及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方法GST-PapG重组蛋白经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后接种于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可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apG粘附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显著升高,而且具有较强的血凝抑制作用。结论GST-Pap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UPEC抗粘附候选疫苗的筛选和进一步的免疫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2诱导的内皮细胞粘附的区别,采用髓过氧化酶法测定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和抗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对其粘附的影响,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的粘附,并可诱导内皮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肝损伤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的机制及抗脂质过氧化药物治疗的影响。 方法 用D-氨基半乳糖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分批处死,动态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肝组织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变化。治疗组动物则于造型前后用维生素E腹腔注射观察该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用不同浓度MDA在体外与红细胞共同孵育,观察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及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 结果 急性肝损伤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显著受抑,而肝内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维生素E可促进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恢复,并加速脂质过氧化物清除。体外实验显示MDA依剂量关系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而维生素E可部分地对抗这种抑制作用。 结论 急性肝损伤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可能主要与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内积聚有关。抗脂质过氧化治疗有助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选用14例青年人及17例中老年人的血样品,采用聚蔗精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获得青龄红细胞及老龄红细胞,并分别测定青龄红细胞及老龄红细胞的血液参数及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发现:a.血液参数的变化:老龄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变小;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增加;血红蛋白浓度(MCHC)增加;体积分布宽度(RDW)增加。提示衰老红细胞异质性增大。b.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老龄红细胞的C(3b)受体活性降低;免疫复合物增加。以上结果说明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临床血液参数及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肠道粘膜屏障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肠上皮防御屏障结构被破坏后,细胞外基质(ECM)暴露,一些细菌就利用表面成份粘附素与ECM结合而进行粘附;同时可溶性ECM结合到细菌表面形成伪装层,使宿主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而逃避免疫杀灭,细菌得以定植而感染.肠道固有的防御屏障包括粘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急慢性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型肝炎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方法用红细胞 C_3b 受体花环及免疫复合物花环法测定了42例急慢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及恢复期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同时测定了血浆免疫复合物水平变化。结果 B 型肝炎活动期红细胞 C_3b 受体花环形成率明显下降,分别为:急性肝炎13.54%±5.23%,急性重症肝炎7.61%±4.12%,慢性肝炎13.96%±5.01%,均低于正常(18.12%±3.91%)。恢复期则逐渐回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及血浆免疫复合物均高于正常。结论急慢性肝炎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其下降幅度与病情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人单个核白细胞表面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形态计量学的方法,观察了正常人和冠心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Vn、CD44和CD11b三种有代表性的粘附相关蛋白的分布及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单个核细胞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三种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红细胞SPA混合花环法对26例先心病和风心病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前后的红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术后早期,未粘附免疫复合物的红细胞亚群和粘附免疫复合物的红细胞亚群的百分值低于术前水平,而C_3b受体活性低的红细胞亚群的百分值高于术前水平,说明体外循环术后早期红细胞免疫功能失代偿性地降低。其原因可能与体外循环对红细胞的损伤以及血中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玲  陈晖 《山东医药》1999,39(6):16-17
对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粘附率,结果发现EPO治疗后CRF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Ic花环率、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粘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认为EPO可以明显的改善CRF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35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进行测定,发现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下降,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明显升高。表明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的继发性低下。  相似文献   

19.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与E花环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与E花环关系的初步探讨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何浩明,苏彩女,姜秀云有关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但对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关系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我们对6...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大三阳免疫耐受与应答组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CR1)基因点突变与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RNIAF)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脏功能正常、血清HBV DNA大于106拷贝/ml的114例大三阳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免疫耐受组研究对象,选择肝细胞性黄疸和转氨酶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的110例大三阳乙型肝炎患者为免疫应答组研究对象。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对红细胞CR1基因有无点突变进行分组,同时检测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结果免疫应答组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发生点突变机率明显高于耐受组(P〈0.05),而免疫应答组的RNIAF却明显低于耐受组(P〈0.01),并且免疫应答组患者随肝脏功能异常的时间延长下降程度逐渐加重。结论红细胞CR1基因点突变发生率和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与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