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05年6月,76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乳头溢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手术指征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增生及导管扩张3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9例,乳腺癌3例。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24/25)、88.9%(8/9)、66.7%(2/3)。结论 乳管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于勃  杨复宾  李瑞峰 《河北医药》2011,33(12):1800-1801
目的 分析54例壶腹及其周围癌的螺旋CT表现,总结其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壶腹及其周围癌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5±4)岁,对其低张螺旋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壶腹及其周围癌54例中出现壶腹及其周围部肿块的有54例,占100%,胰头癌肿块直径为(2.81±0.93)cm;壶腹癌肿块直径为(1.65±0.42)cm;十二指肠乳头癌肿块直径为(1.47±0.34)cm;胆总管下端癌的肿块直径为(0.80±0.23)cm。典型表现:(1)壶腹及其周围部肿块,常突入到十二指肠腔内;(2)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3)“双管征”;(4)“双环征”。结论通过低张螺旋CT我们能够诊断出大部分壶腹及其周围癌属于哪一种类型,但对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鉴别仍然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子宫腔内病变的检出方法,评估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结合定位活检术、阴道超声波检查结合分段诊刮术两种方法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78例(A组)行阴道检查(TVS)和分段诊刮术,86例(B组)行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结合定位活检术,并比较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A组发现子宫腔内病变43例,检出率为55.00%,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9.70%。B组发现子宫腔内病变66例,检出率为76.74%,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可直观病灶部位和范围,准确活检,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更适用于早期诊断,明显优于阴道超声波检查结合分段诊刮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移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转移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80.0%(12/15),CT的检出率为92.8%,磁共振成像检出率为100%;单发转移性脾脏肿瘤为33.3%(5/15),转移性脾脏肿瘤伴广泛转移66.7%(10/15)。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术后生存1—2.5年;未行手术的10例患者均于半年或近期内死亡。结论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原发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是转移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彩超、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导管镜检查和乳腺彩超结果,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彩超检查的阳性率为75.0%;乳腺导管镜的阳性率为84.6%;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乳头溢液患者采取乳腺彩超或乳腺导管镜检查,均有一定的假阴性率,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达到满意的病因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秦建伟  韦达  张建  唐金海 《江苏医药》2007,33(11):1165-1166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系统,对18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66例(36.7%),镜下诊断恶性病变7例(3.9%),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 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就诊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实性结节肿块患者的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癌22例中,术后病理证实1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4%,超声诊断乳腺良性肿块43例中,术后病理证实4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0%。;乳腺良性肿块43例中,超声血流检出率为58.1%(25/43).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22例中,超声血流检出率为86.4%(19/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实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简便;二维超声结合CDFI有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王雪梅  乌丰莉  刘玉兰 《中国医药》2013,8(10):1415-14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早期的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45例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24~85岁,中位年龄62岁。以消化道出血及贫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4例(31.1%),腹痛患者9例(20.0%),腹部不适者7例(15.6%)。GIST部位:胃25例(55.6%),小肠15例(33.3%),腹腔3例,食管1例,直肠1例。CDll7阳性率97.8%(44/45),CD34阳性79.5%(35/44)。腹部cT检查的诊断率为78.4%(29/37)。胃镜对于胃GIST的检出率较高,为91.3%(21/23)。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GIST,胃镜检查诊断率为3/5(60.0%)。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率为100.0%(10/10)。结论GIST临床表现以腹痛和黑便为多,需慎重对待。CD117的阳性率高。胃镜对胃十二指肠GIST的发现率较高,但诊断率不高,超声内镜有较好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在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前对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60 例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患者, 经腹部超声(TUS)、 CT 和(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 可疑胆胰病变但原因不明, ERCP 术前行 EUS 检查诊断, 并以 ERCP、 手术病理及随访确诊的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经 ERCP 确诊为胆总管下端结石者 39 例, EUS 诊断 38 例, 另 1 例 EUS 诊为胆总管下端肿瘤。ERCP 及手术病理确诊为胆总管下端肿瘤 10 例、 胆管内乳头状瘤 2 例、 壶腹部肿瘤 2 例; EUS 诊断结果分别为 11 例、 0 例及 3 例, 其中 1 例确诊为胆总管下端结石者 EUS 提示为胆总管下端肿瘤, 2 例确诊为胆管内乳头状瘤患者 EUS 将其中 1 例诊断为炎性狭窄, 另 1 例诊断为壶腹部肿瘤。术后随访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 7 例, EUS 诊断结果为 8 例, 其中 1 例术后随访并经 ERCP 病理确诊为胆管内乳头状瘤。诊断正确率 95% (57/60)。结论 EUS 对不明原因胆总管扩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特别是能提高胆总管下端结石确诊率, 高于 MRCP 检查, 并能指导选择性地进行 ERCP,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来阴道镜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1000名,均进行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对其中88例细胞学检查阳性或临床高度怀疑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共检出阳性涂片115例,占11.50%,其中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9例,占6.90%,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LSIL)20例,占2.00%,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HSIL)17例,占1.70%,不典型腺细胞(AGC)3例,占0.30%,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7例,占0.70%。鳞状细胞癌(SCC)5例,占0.50%。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SCC为100%(5/5),LSIL为95.24(20/21),HSIL为89.47%(17/19)。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可以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子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肿瘤的外科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外科诊断要点、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结果 5例(10.0%)肿瘤分布在十二指肠乳头的上方,41例(82.0%)位于乳头周围,4例(8.0%)位于乳头下方;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死亡2例(4.0%),48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79.2%,2年存活率为62.5%,3年存活率为47.9%。结论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据肿瘤部位合理选择手术切除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2.
A prospective study of jaundiced and/or cholestatic patients (N = 220)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ultrasound (U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in the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Thirty-one patients had the final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two patients had a cancer of the papilla of Vater. The sensitivities of US, CT and ERCP were 60%, 97%, 89% and specificities were 92%, 92%, 94%,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between US and other method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US vs. CT p less than 0.01, US vs. ERCP p less than 0.05). In US studies, most false negative results were caused by unsatisfying visu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we recommend CT as a diagnostic test of pancreatic cancer, if pancreatic cancer is suspected as a cause of jaundice and/or cholestasis.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PT)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1994年4月-2004年11月26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癌13例,乳头腺瘤10例,非典型增生3例.13例良性病变术后均恢复良好.13例乳头癌中11例获随访2~12年,其5年生存率为72.7%(8/11),1例于术后1年腺癌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及早期中高分化腺癌,局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影像学中的X线、CT及MRI在诊断膝关节滑膜软骨瘤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病例中行X线平片检查的为25例,行CT检查的有20例,行MRI检查的有15例。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的25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19例,行CT检查的20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为19例,行MRI检查的15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为12例,检出率分别为76%、95%和8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检查显示阳性者关节内以及关节周围可见卵圆或圆形的结节状的骨化或钙化影,CT和MRI检查显示阳性者可见骨化或钙化影,但是在清晰度和数量上要优于X线平片检查。结论 X线、CT及MRI均可诊断膝关节滑膜软骨瘤,CT的检出率较高,诊断效果也较好;临床诊断时可将更廉价X线平片检查作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服等渗甘露醇MSCT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经临床检查怀疑小肠疾病的80例患者,均进行MSCT小肠造影检查,检查前1 h内分4次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2000 mL,扫描前20 min肌肉注射20 mg山莨菪碱。对所获资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重点部位曲面重建,显示小肠血管及肠壁特点,总结小肠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结果评定为优者67例(83.8%),良11例(13.8%),一般2例(2.4%),差0例。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80例患者中发现十二指肠腺癌11例,淋巴瘤9例,间质瘤6例,平滑肌瘤15例,Crohn’s 病25例,十二指肠慢性炎8例,阴性6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MSCT 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T诊断十二指肠癌的准确率为94%,胃镜检出率94%。手术治疗14例,根治性切除率为71%。根治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80%,未能行根治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0。结论胃镜和CT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毛抢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62-163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结核的患者采用膀胱镜活检、影像学检查以及尿结核菌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比较各种诊断效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膀胱镜活检的检出率为80%,CT的检出率为72%,静脉路造影检出率为68%;尿结核检查检出率为26%。通过以上诊断可见,膀胱镜活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的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膀胱黏膜活检是提高泌尿系结核诊断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诊断应综合病史、尿液分析、影像学分析、病原学诊断等多种方法;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不张的病因及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126例经胸片及/或胸部CT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作常规检查,结合活检、刷检、抗酸染色等.结果126例患者中确诊为肺癌82例(65%)、慢性炎症27例(21.4%)、结核14例(11.1%)、其他病变3例,纤支镜检查诊断率依次为86.6%,96.3%,65.0%,纤支镜下主要表现为肿块病变,浸润型病变,外压性改变等.中老年肺不张以恶性肿瘤(78.7%)为主,炎症(12.2%)次之,结核(7.1%)较少见;中青年组以炎症(53.5%)为主,结核(25%)、肿瘤(17.8%)次之.结论肺不张的常见原因仍为肺癌,慢性炎症,结核.中老年肺不张多数由肺癌所致,鳞癌居首位,中青年肺不张以炎症为主.应重视活检技术,采取活检、刷检等方法取材,必要时纤支镜复查及经纤支镜CT诱导下作针吸活检,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憩室均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2cm范围内。所有病例均为突发性黄疸,13例伴右上腹痛,7例伴全腹压痛及反跳痛,12例为上消化道慢性炎症急性发作,10例有上消化道溃疡史,疼痛无规律性,制酸药物不能缓解。以双盲法的形式,分别由2位资深影像学医师对本组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镜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病例中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8个,单发15例,多发(2~3个)5例。憩室形态、大小差异较大,最小者0.5cm×0.6cm,最大者8.0cm×9.0cm。15个憩室内见气液平面,20例均显示胆总管和(或)胰管扩张。本组病例螺旋CT扫描及重建显示效果较好,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内羽毛状黏膜及炎性改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CT异常表现,与手术、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十二指肠镜所见基本符合。本组误漏诊2例,其他病例定位、定性均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有较高的特征性,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