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1例。结果治愈4例,好转24例;死亡13例,死亡率31.7%。总并发症28例(68.3%),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b1=0.900,p=0.00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b2=0.567,p=0.006],急性肾衰(ARF,b3=0.632,P=-0.004)。结论MODS,ARDS,ARF是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琳  夏庆  蒋俊明 《四川医学》2002,23(6):601-602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近半年我科收住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患者的资料。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衰,休克,胰腺感染等。结论 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对病情早期严重性的估计和及时有效的器官监测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14天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及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6.02±1.01)μg/L vs(8.86±0.75)μg/L、(3.77±0.82)μg/L vs(7.20±0.91)μg/L](P〈0.01);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尿L/M值水平明显降低(0.048 0 vs 0.071 3)(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17.2%vs 50.0%、0 vs 25.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0.3%vs 32.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氧代谢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21例各类急性胰腺炎患者,采集相关氧代谢检测数据和参数,比较水肿组和重症组,MODS和NMODS组,存活组与死亡组各指标间的变化,以水肿组相应指标测定结果作为对照,依据病性严重程度及并发MODS情况对病情或预后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氧代谢水平在重症胰腺炎发病后即发生异常,与严重程度、低血容量性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是否并发呼吸系统合并症等有关;并发MODS患者氧代谢水平变化更为明显,与水肿组对照组和NMODS组比较相关氧代谢比值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氧代谢水平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组织细胞氧代谢状况对MODS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峰  杨德春  蒋田华  吴健  丁岩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46-846,84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变化决,病情重,病死率较高。SAP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MODS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肺部的表现,而ARDS是ALI动态演变最严重的结果,是SAP的重要死亡原因。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早期诊断SAP合并ALI/ARDS及早期应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以改变SAP预后。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组(n=31)与非手术治疗组(n=33)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治愈18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41.9%;非手术组治愈27例,死亡6例,病死率18.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休克(9.1%)、ARDS(12.1%)、肾功能不全(9.1%)、消化道出血(6.1%)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的并发症(分别为35.5%、35.5%、29.0%、28.7%),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内的超早期手术病死率(23.8%)亦明显低于48h后手术的病死率(80.0%)(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并不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休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伴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5例、死亡组15例,比较PICCO连续监测记录每例置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每例置管期间每日液体平衡(W),分析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置管时血流动力学类型多为低排高阻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高,置管期间每日液体平衡的量(W)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变化值(△EVLW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的变化(AOEDI)相关性显著。两组置管第3天死亡组的EVLWI明显高于生存组的EVL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伴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休克病人,PICCO监测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较中心静脉压(CVP)更适合反映伴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休克患者的容量状态,EvLwI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伴有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对指导临床复舒、增强复苏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3例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重症胰腺炎男女患病比例为1:1.6,因胆道结石诱发者占53.8%,同时伴有其它疾病者69.2%,合并休克,肺炎或/和肺不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分别为53.8%,69.2%,46.2%,46.2%.61.5%,死亡率53.8%。结论:老年人SAP临床特点为女性多于男性,诱因以胆道结石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伴发病多,易合并休克,ARDS,感染,MOF,死亡率高。及时纠正休克,防治ARDS和感染,加强对重要器官的支持治疗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并发ARDS2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ARDS者23例(46.9%),死亡6例,病死率26.1%。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急性反应期,应反复测定血气分析,可早期诊断ARDS。一旦出现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呼吸,可以明显改善缺氧状况,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活87例,死亡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脂水平。对比分析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年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病程均明显小于或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后次日TC、TG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