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的自然源性疾病~[1],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钟健 《广东医学》1995,16(10):688-689
流行性出血热11例误诊分析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510630)钟健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汉坦病毒(Hantaanvirus)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复杂多变,因而临床早期误诊误治常有发生。现将我院收治初诊误诊的本病患者1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的特殊临床表现庞宁儿,李康猷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病情变化也非常迅速,给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本院自1981年至1994年共收治出血热患者485例,诊断标准以"1981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为依据,并结合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检...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自然源性疾病,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我院从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251例,其中误诊57例,误诊率为20.7%。对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特殊表现6例误诊分析青岛医学院第二附院内科陈炳荣,陈伟典型流行性出血热(EFH)诊断不难,而非典型病例则非易事,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热早期特有的表现尚不明显,故难与其他发热病例鉴别,易误诊。我院从1983年~1991年收住8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23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就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分型及转归,临床特殊类型及其鉴别诊断加以讨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征.方法 对52例流行性出血热进行临床分类、归纳、分析.结果 52例流行性出血热,45例全部治愈,1例留有高血压后遗症,3例转上级医院,3例死亡.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较凶险,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早期救治,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李睿  章洁淳 《浙江医学》2017,39(18):1592-1594,1597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复杂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热病例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通过临床综合分析及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终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目前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起病常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临床上既要注意典型症状,又不能忽视非典型症状,应充分认识其多器官损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害,且以肝肾、血液系统同时受损为主,患者具有典型症状病例比例较低,仅为23.2%,以不典型症状病例为主,为76.8%。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M、IgG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率低,为27.8%。流行性出血热常年散发,男性中青年多发,患者均有直接或间接鼠类接触史。结论: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基层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发病区,本病常导致肾功能衰竭等而死亡,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如能作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病有广泛小血管损伤,引起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病例易与多种疾病混淆。为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将我院1982年1月~1984年7月住院的56例中32例(占57.14%)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分析汪茂发(铜陵市人民医院内科244000)自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分离成功,流行性出血热的确诊有了特异性方法。但因此项技术尚未广泛开展,不少医院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仍依靠病史和普通实验室检查来确立。故进一步认识该病早期的多种临床表现对早期...  相似文献   

12.
王冰  高学中 《中原医刊》1998,25(3):25-25
儿童流行性出血热54例分析王冰1高学中2我院1982~1996年共收治儿童流行性出血热54例。由于儿童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病凶险,易于误诊。本文对其临床表现特点,早期诊断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2~14岁。发病...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起病急剧,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快。早期又缺乏特异实验诊断方法,常致误诊或漏诊。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因误诊而造成的病死率,特将我科1957—1979年收治的病例作一粗浅分析,借以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病程长、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在不病尚无特殊疗法的情况下,护理工作对本病的转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53例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我院近年153例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患者分别入住于8个科室,提示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化;有明显的五期临床表征者占91%;血、尿常规及肾功能表征者100%,但流行性出血热IgM、IgG抗体阳性率仅18.3%;居住农村者占96%。结论目前,流行性出血热仍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史均为必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对发展农业生产影响甚大。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出血原因,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认识凝血机制缺损与临床经过的关系,提高治愈率,我们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了凝血机制及DIC的实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旦进入少尿期,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病死率较高,如何渡过少尿期,改善肾衰症状,是抢救本病之关键。本院用生大黄煎汤高位灌肠及静滴大剂量复方丹参针治愈2例流行性出血热致急性肾衰患者,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近年利用B超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的肾损改变,有利于对出血热提出早期诊断,结合对腹腔实质性脏器的检查,观察其改变,更有利于对出血热严重程度作出评价。B超诊断简便、快捷,可复性好,对重危抢救病人尤为相宜。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组由汉坦病毒及相关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亦可出现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误诊范围广。现将我院1987年6月至1997年6月收治的院内外被误诊的35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典型者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本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死率高,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