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行C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行不同进路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术后随访0.5~2年,按H-B分级法评判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32例中17例颞骨骨折面瘫(V级2例,Ⅵ级15例),伤后2周内手术者13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H-B Ⅰ~Ⅱ级11例,达84.6%;伤后3周手术者3例,恢复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8周手术者1例,仅Ⅳ级恢复。2例医源性面瘫(Ⅵ级)患者,分别在伤后2周和3周手术并为Ⅱ级和Ⅲ级恢复。13例中耳乳突病变者均在1周内手术,Ⅰ、Ⅱ、Ⅲ级恢复者分别为8、2、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及时机,绝大多数外伤性或中耳胆脂瘤等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经面神经减压术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外伤性面瘫手术尽量在伤后2周内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的周围性面瘫手术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病人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结果行不同进路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按House-Brackmann分级法(H-B分级法)评判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32例中17例颞骨骨折面瘫(Ⅴ级2例,Ⅵ级15例),据面肌电图动态观察,伤后2周内手术者13例,术后随访0.5~2.0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Ⅰ~Ⅱ级11例,达84.6%;伤后3周手术3例,恢复至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8周手术1例,仅恢复至Ⅵ。医源性面瘫(Ⅵ级)患者2例,分别在伤后2周和3周手术并恢复至Ⅱ级和Ⅲ级。13例中耳乳突病变者均在1周内手术,恢复至Ⅰ、Ⅱ、Ⅲ级的分别为8、2、3例。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及中耳乳突胆脂瘤致周围性面瘫是有效的,且应根据面神经电图动态观察,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面神经疾病致周围性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面瘫、3例贝尔氏面瘫及3例中耳胆脂瘤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经乳突-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面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术后随访0.52年,按面瘫H-B分级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9例颞骨骨折面瘫(Ⅳ级2例,V级6例,Ⅵ级1例),伤后22年,按面瘫H-B分级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9例颞骨骨折面瘫(Ⅳ级2例,V级6例,Ⅵ级1例),伤后24周手术5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I级4例,Ⅱ级1例;伤后54周手术5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I级4例,Ⅱ级1例;伤后58周手术3例,面神经功能恢复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98周手术3例,面神经功能恢复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912周手术1例,恢复Ⅳ级。3例贝尔面瘫(Ⅳ级1例,V级2例),912周手术1例,恢复Ⅳ级。3例贝尔面瘫(Ⅳ级1例,V级2例),912周手术2例,均Ⅱ级恢复,12周后手术1例,为Ⅲ级恢复;3例中耳胆脂瘤(Ⅲ级2例,Ⅳ1例)在112周手术2例,均Ⅱ级恢复,12周后手术1例,为Ⅲ级恢复;3例中耳胆脂瘤(Ⅲ级2例,Ⅳ1例)在12周内手术,均I级恢复。结论对于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行面神经减压术,多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颞骨外伤性面瘫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9月-2000年4月间28例因颞骨外伤致面瘫而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病例资料,以House -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 标准,统计学方法采用U检验。结果 随访26例发现:手术减压后所有病例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46%恢复至H-BⅡ级以上,84%恢复至Ⅲ级以上;在伤后4个月内和受伤4个月后行减 压手术者,功能恢复至H-BⅡ级以上分别为6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骨外伤后面瘫病例,手术减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应尽早实施,外伤后4个月内手术面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颞骨骨折、中耳乳突病变及手术损伤等是导致面瘫的重要原因,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对具有手术适应证者,应借助手术显微镜,尽早施行面神经减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1990-2004年在我院经治的损伤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14年于解放军总医院经乳突-上鼓室入路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99例(102侧)临床资料,分析骨折类型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按骨折类型和术前病程分组,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标准评估手术效果,随访至面神经功能正常或1年以上,对随访资料完整的70例(73侧)的疗效进行总结,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χ2检验。结果 99例(102侧)外伤的原因:交通事故55例(58侧),跌伤20例,坠物砸伤17例,其他7例;颞骨骨折68例(71侧),其中纵行骨折56例(59侧),横行骨折12例,传导性耳聋在纵形骨折和横行骨折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7.3%和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横行骨折中的发生率为66.7%,明显高于其在纵行骨折中的发生率18.6%(P=0.001);资料完整的70例(73侧)面瘫患者术前面神经功能:Ⅳ级4例,Ⅴ级48例(49侧),Ⅵ级18例(20侧),术后面神经功能:Ⅰ级24例(27侧),Ⅱ级32例,Ⅲ级13例,Ⅳ级1例,骨折类型分组在面神经功能恢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术前病程越短,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好(rs=0.257,P=0.026),术前病程在2个月内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级或Ⅱ级者为87.8%,手术效果优于术前病程2个月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交通事故导致的颞骨骨折是造成外伤性面瘫的主要原因,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面瘫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面神经损伤的术前病程有关,应尽早手术,外伤后2个月内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性面瘫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颞骨骨折性面瘫面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时机及减压面神经的范围。方法 :将重度面瘫、失神经支配Ⅲ度适合面神经减压术 1 6 8例颞骨骨折性面瘫病例 ,分别于伤后 2个月内和 2个月外行面神经减压术 ,并分为 2个月内组和 2个月外组进行疗效对比。采用组间 χ2 检验。结果 :2个月内组治愈率显著高于 2个月外组 (P <0 .0 1 )。结论 :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重度颞骨骨折性面瘫 ,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总结面神经减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2年,除5例无明显效果外,其他5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面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颞骨外伤性面瘫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9月~2000年4月间28例因颞骨外伤致面瘫而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病例资料,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统计学方法采用U检验。结果随访26例发现手术减压后所有病例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46%恢复至H-BⅡ级以上,84%恢复至Ⅲ级以上;在伤后4个月内和受伤4个月后行减压手术者,功能恢复至H-BⅡ级以上分别为6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骨外伤后面瘫病例,手术减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应尽早实施,外伤后4个月内手术面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全段探查减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5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42例。36例行面神经减压术,22例恢复至H—BⅠ~Ⅱ级;4例行面神经吻合术,2例恢复至Ⅰ~Ⅱ级,2例面神经移植术,均恢复至〉Ⅲ级。病程3个月以内与3个月以上组手术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精确地施行手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影响颞骨骨折性面瘫预后的主要因素和面神经减压术的意义,总结分析了64例面瘫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制作面瘫实验西式,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线面神经膨胀率,并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否行面神经减主及手术时机。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显著大于非开放组,非开放组纤维损伤谋生时机提示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有 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月间4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House-Brackma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结果 41例患者中Bell面瘫14例,Hunt综合征1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致面瘫8例,外伤性面瘫4例,颞骨肿瘤致面瘫4例.治疗前面瘫HB分级Ⅱ级2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Ⅴ级12例,Ⅵ级3例.22例行单纯药物治疗;1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行面神经减压术6例,病变切除+面神经减压术10例,病变切除+面神经移植术2例,病变切除+面神经垂直段切除术1例.治疗后随访8月~4年半,除2例患者面瘫无明显改善外,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6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经面神经减压术后1例恢复至I级、3例恢复至Ⅱ级、2例恢复至Ⅲ级.结论 周围性面瘫经及时、恰当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大多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果断地行面神经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颞骨骨折性面瘫手术减压时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制作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大鼠面瘫的自然发展过程,了解不同手术减压时机面瘫的治疗效果及减压后面瘫的恢复变化过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2只,制作颞骨骨折性面瘫动物模型。将完全面瘫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即不减压组,2周减压组,4周减压组,8周减压组。分别于以上不同的时间行面神经减压术,并于不同时间测定面神经刺激阈值,以观察面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对完全面瘫的大鼠于面瘫后1周行面神经阈值检查,对最大电流刺激(3mA)无反应。4组大鼠面神经刺激阈值的恢复速度相比,2周、4周减压组比不减压组及8周减压组快;2周减压组面神经的恢复速度比4周减压组快。结论通过血管钳钳夹大鼠的面神经骨管,可以造成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大鼠模型。面神经减压术在面神经受损后4周内进行,可缩短其面神经阈值的恢复时间;且减压时间越早,面神经的恢复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表现、意义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并与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兴奋性测试结果对照。制作豚鼠面神经麻痹试验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肌动电位,透射电镜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的改变。比较超兴奋性组及非超兴奋性组的临床治愈天数。结果: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为1.72~-1.57?mA,190例面神经麻痹中29例面神经呈超兴奋性。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3.4±6.0)d,非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42.6±1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只豚鼠中,8只面神经压迫后阈值比压迫前下降,呈超兴奋性,电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轻度开离。结论:面神经麻痹呈面神经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呈现超兴奋性与髓鞘板层开离及与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离子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面神经瘫痪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7例手术后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年龄小,手术早,进路合理,损伤轻及位置低的病例疗效满意;21例术后疗效达House Ⅰ ̄Ⅱ级(21/27),余6例为≥Ⅲ级,结论:认为根据不同病因及损伤范围选择合适的径路,充分探量,避免遗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外伤性面瘫适当的处理方法,回顾了27例经手术治疗的外伤性面瘫。成人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经乳突、上鼓室进路。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7年。术中发现4例有2处以上损伤。损伤部位见于面神经水平段11例次、膝状神经节周围及迷路段9例次、垂直段8例次。面瘫完全恢复20例,Ⅱ级恢复2例,Ⅲ级恢复5例。就手术治疗适应证及进路进行了讨论,认为经乳突上鼓室进路可暴露膝状神经节及迷路段远端,对大多数病例已足够,其损伤较小,易为患者接受,但此进路不能暴露面神经出颅部,故少数病例仍需经颅中窝进路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