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浩澎 《北方药学》2015,(4):164-165
目的:通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本院收集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汇总分析,分析ADR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结果与结论:102例ADR报告中,老年人、中成药、化学药品中抗菌药物、静脉途径给药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灯盏花素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ADR/ADE)报告,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安徽省上报的灯盏花素注射剂ADR报告301份,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1份报告中,ADR占37.87%;ADE占62.13%。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灯盏花素注射剂ADR/ADE的原因复杂,提请临床医生、药师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呈报的236例ADR报告。结果:236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例数高于女性;年龄以20~29岁、30~39岁居多;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药品剂型以注射剂和粉针剂为主;抗微生物药品引起的ADR最多;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应重视医院ADR工作,加强ADR监测,减少ADR,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杨俐 《上海医药》2012,33(4):27-28,31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中心2010年1月至12月药品不良反应(ADR)110例报告,进行归类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8%,抗菌药物占61.8%,不良反应以皮肤症状为主.结论:社区医生要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并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57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上报的572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情况、用药情况、药品种类、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报告来源于药师占91.3%。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其业务素质培养,促进我院ADR监测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HT6K 对收集的3430份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利用计算机统计等功能,按患者性别和年龄段、报告关联性评价与转归、给药途径、药物剂型、不良反应反生率较高的品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结合不良反应名称)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任何年龄段的人用药后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其年龄段以51岁~60岁居多;因果关系评价中"很可能"居多;涉及ADR剂型以注射剂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累及器官以胃肠系统为主,占27.4%;新的和严重的ADR占报告总数的17.2%;ADR主要来自医疗机构报告,占76.7%;其次为经营企业,占19.6%.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2008年1月~12月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502例,从年龄和性别分布、药品分类、给药途径、严重的ADR以及不合理用药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2例ADR/ADE中,大于60岁的患者占48.21%,抗感染药物占48.01%,严重ADR占5.98%,不合理用药导致药品不良事件(ADE)被认定为ADR的占10.16%。结论: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监测是以后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1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上报的ADR报告检索统计,并将检索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84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见;静脉注射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和听力降低。结论:抗微生物药品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岩 《安徽医药》2013,34(6):829-830
目的分析13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13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评价和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居首位的是抗微生物药品,其次是中成药;皮肤及其附件是ADR最为常见的累及器官,其次是消化系统;以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率为高;ADR报告中联合用药占77.78%。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应用和监管部门应加强ADR监测,以确保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2004年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抗菌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对抗菌药品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黑龙江省呈报的ADR报告,选择抗菌药品ADR报告,对抗菌药品不良反应类别、临床症状、转归、合理用药等进行分析.按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 570例ADR报告中274例为抗菌药品,占48.07%.因果关系评估:肯定32例,很可能91例,可能151例.转归:治愈218例,好转56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抗菌药品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26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致  王晓娟 《安徽医药》2008,12(5):479-480
为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现对某地区严重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为医务人员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2.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一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方法:对2009年我院收到的101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为44.54%,中药制剂次之,为14.29%;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91.09%。结论:应全方位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传递,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我国ADR报告单位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另外,个人发现不良反应也可以直接报告。据报道,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ADR报告369392份。其中来自医疗机构的ADR报告为341528份,占报告总数的92.5%,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ADR报告为24890份,占6.7%,来自个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报告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43例ADR报告。结果: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皮肤及胃肠道损害是ADR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不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是引发ADR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本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8月28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了解本院2008~2010年ADR报告情况,探讨ADR的发生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ADR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1月1日~2010年8月28日共收到报告126份,引起ADR的主要药物为抗菌药,占总报告数的65.87%,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占抗菌药的46.03%;中成药占总报告数的7.94%。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症状。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点滴和口服。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的发生率,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头孢呋辛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2009~2010年收集的107份头孢呋辛ADR报告,参考药品说明书等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7例ADR/ADE报告中,给药方法不合理102例(95.33%),超药品说明书中推荐剂量用药28例(26.17%),无指证用药11例(10.28%)。结论:头孢呋辛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ADR的监测与报告,合理使用头孢呋辛,减少或避免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度上报的163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63例不良反应共涉及药品12类104种,其中60岁以上人群ADR构成比38.04%;静脉给药ADR构成比66.92%;抗感染药ADR构成比25.00%;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损害ADR构成比39.26%。结论: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并逐步提高ADR报告的质量,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药物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20日收集的232例精神药物所发生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药品63种,ADR的主要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3例,35.78%),其次是神经系统损害(72例,31.03%)。结论:ADR监测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ADR的监测,及时报告ADR,定期分析数据,为临床及时提供药品安全信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5月所收集病历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86例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发生ADR的前三位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制剂、维生素类用药,其中头孢他啶发生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阿奇霉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为主,且以皮疹、瘙痒、面部潮红多见,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是头孢他啶,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90.86%。结论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能提高药物治疗作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物使用更加安全、经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淮南市2 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宏伟  潘菲 《安徽医药》2008,12(9):874-876
为做好ADR报告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本文对淮南市2007年2 106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市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