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较为常见,文献报道死亡率在30%以上,我院近十年来收治儿童重型颅脑损伤10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8例,女性28例。其中4岁以下20例,4~7岁28例,8~15岁58例,坠落损伤和跌倒损伤52例,车祸伤26例,砸伤19例,其他类型伤9例。1.2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8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9例,颅内血肿76例,其中硬膜外血肿40例,硬膜下血肿22例,脑内血肿7例,脑室内出血3例,多发性血肿4例,硬膜下及外血肿发生率占81.6%,脑挫裂伤1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鼻空肠管和鼻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20例,比较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胃肠道耐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糖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营养支持后14 d,鼻空肠管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营养支持前明显降低(P=0.0001).营养支持1周内,鼻空肠管组患者反流(P=0.001)、腹胀(P=0.01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结论 鼻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优于鼻胃管.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40%~80%;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往往会加重原发病情,甚至导致死亡。我院2001~2005年对所有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在伤后48h内留置胃管观察,在204例损伤前身体健康,无溃疡病史的患者中发现应激性溃疡30例,经治疗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脑术后昏迷病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颅脑手术后意识障碍病人,由于不能进食,存在营养缺乏,需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现将我院神经外科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0月以来,对40例颅脑手术后意识障碍病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颅脑手术后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而需营养支持治疗的病人,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9~78岁。按病种分类: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32例,重型颅脑外伤手术后8例。按手术分类:剖颅血肿清除术17例,颅骨钻孔置管尿激酶注入血肿内引流术21例,脑室引流术2例。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液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09年6月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00例)和黄芪加肠内营养支持组(100例)。2组营养支持均在受伤后48h内开始,观察时间至伤后14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后24h通过鼻饲管或鼻饲空肠管,48h后给予能全力持续输液泵滴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鼻饲黄芪水煎液200ml,分两次鼻饲。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程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水煎液鼻饲配合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重型颅损伤病情危重,过去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早期营养支持是治疗重型颅脑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神经外科医师所重视。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在治疗原发脑作国同时,给予早期胃肠外营养支持,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尹华云 《医疗装备》2020,(5):112-113
目的探讨鼻肠管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7例)。两组均进行降颅压、脑保护、抗感染及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并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对照组行鼻胃管营养支持,试验组行鼻肠管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血浆I-FABP、DAO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I-FABP及DAO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I-FABP、DAO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重、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极易被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笔者对2010年5-10月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ABA感染后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5-10月共有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3例均为男性,年龄32~46岁,均行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尿管、胃管、深静脉置管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留置胃管在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诊疗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按传统给予手术、脱水、消炎、镇静、对症等治疗及护理,实验组53例除给予传统治疗护理外并给予留置胃管予胃肠道营养及胃肠道局部预防和及时有效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动态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致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能早发现消化道应激性出血,并及早治疗,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0.
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过去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而早期营养支持是治疗重型颅脑伤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为神经外科医师所重视。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治疗原发脑损伤同时,给予早期胃肠外营养支持,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