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缺血耐受机制及脑缺血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在我国疾病死因调查中,一直居于首位,其中缺血性中风占75%-90%,因此开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也可以诱导缺血耐受而保护大脑免受或少受脑缺血损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一旦发病,致残率高。大多数患者会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自理能力,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精神上及经济上的繁重负担。因此,加强早期康复护理是减少致残、死亡的关键。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脑血管病在急性早期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明显地降低了致残程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风患者再次中风的发生率是很高的,研究显示,中风后的 5年,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会再次中风,且其中65%为缺血性中风[1]。中风后,25%的幸存者在2年内会再次中风或发生其它血管因素事件,如:心肌梗死、猝死等[2]。再次中风的预后差,77%~84%的病人常导致严重的致残及死亡,仅 10%有较好的康复。 缺血性中风的第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对已经发生过脑缺血者(包括TIA,脑梗死等)预防其复发。在过去的20年中,针对脑中风的第二级预防,国内外做了许多研究,且多为国际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病的致残率与病种、病期、起病年龄治疗等关系。方法对380例精神病残疾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一、二、三、四级精神病分别为14、62、134、170例;致残疾病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障碍和酒依赖。结论积极开展精神病的防治及康复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残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童玛玲 《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37-63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预防的效果,应加强护理人员理论认识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临床康复》2005,9(7):79-79
康复预防又叫作预防康复医学,为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任务是结合康复的实践,研究致残性伤病和残疾的原因,开发及采用预防性康复技术的措施。其主要的研究重点是残疾的流行病学、致残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邓小红 《全科护理》2008,(30):1849-1850
我国是脑血管病(CVD)发病率高的国家之一,每年发病至少有200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治疗技术的进步,病死率明显降低,而致残率相对增高,存活者中有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病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CVD病人施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减少脑血管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残疾380例评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则环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62-1962
目的 探讨精神病的致残率与病种、病期、起病年龄、治疗等关系。方法 对380例精神病残疾患进行分析。结果 一、二、三、四级精神病分别为14.62、134.170例;致残疾病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脑血管病致致精神障碍、情感性障碍和酒依据。结论 积极开展精神病的防治及康复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残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991年我国脑卒中检出率为492.34/10万,并逐年上升,为人群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展治疗高血压后,使脑血管病降低了57%,因此,合理控制血压、减少脑卒中,对延长高血压人群的平均寿命、提高生命质量、节省医疗支出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及预防脑卒中的合理降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2009年的统计资料[1]显示,在城市和农村居民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二。缺血性卒中患者占所有脑血管病例数70%以上,且很多患者是复发性脑卒中的高危个体[2]。而高复发率是导致卒中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以预防病死、致残和复发为目的的缺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广东省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主要致残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在2006年随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收集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相关数据,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并通过调研和医学分析给出预防和治疗建议。结果:不同致残原因致广东省成人智力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城乡分布和年龄别发病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致残因素中,脑疾病所致智力残疾最多(47.3%),且在各年龄组均居首位,主要导致一级残疾。各种致残原因所致智力残疾在农村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平均为城市:农村=28.0%:72.0%)。结论:为减少和减轻智力残疾需要加强各种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农村智力残疾的诊断率和好转率。  相似文献   

12.
袁丽品 《临床医学》2002,22(9):13-13
近年来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全部中风的5~l0%。因其致残重、复发率高,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着重探讨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致残情况,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43%~65%,有报告达80%,且致残率与复发率均相当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约有20%~40%可复发,因此,寻求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减少缺血性脑血光病的致残率和复发均有重要意义。对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探讨和研究,并积极研究预防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梗塞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文  陈长香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41-1042
急性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以脑梗塞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很高,近年来其复发率有上升趋势。据文献报道,脑梗塞每年复发率在4%~14%,早期复发率高达30%。本文收集整理了我院神经科从2003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复发性脑梗塞患者50例,与同期收治的50例初发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脑梗塞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复发性脑梗塞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26例因校园意外伤害致脊髓损伤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校园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伤害预防与控制、残疾补偿、社会康复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990--2002年因校园意外伤害造成脊髓损伤的26例残疾学生作为个案调查研究对象。为了解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致残原因及受伤后的处理情况,对仍在院接受治疗的残疾学生进行随访。结果:伤害致残者中男生多于女生;初高中学生是伤害致残的高发人群(69%);校园意外伤害致残原因依次为:①体育训练;②跳水、潜水;③嬉闹摔伤;④高处坠落;⑤坠落物撞击;⑥钝器、刀砍击伤。医疗费用73%由校方支付。结论:校园不安全隐患是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建立环境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学校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是减少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中风)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且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攀升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国内外对中风的预防教育日趋重视,国外在教育方式、内容、人群和效果评价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近年来也作了社区健康教育研究,但仅刚起步。现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及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视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和致残的三大原因之一。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血管狭窄不是导致脑卒中的唯一原因,许多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并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对预防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早产的预防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死亡和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发病率为5%~15%,75%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引起的围生期窒息和颅内出血有关。对早产的预测和预防已成为围生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多发病常见病之一,亦是一种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极大的终身性疾病。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四大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据统计,在美国大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共收治11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9例合并糖尿病足,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下面谈一谈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