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刺治疗偏头痛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偏头痛,并设立镇脑宁胶囊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3例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头痛。其中门诊病人47例,住院病人16例。根据治疗时间顺序的先后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5例,男10例,女25例;平均年龄30.5岁;平均病程11.3年。对...  相似文献   

2.
袁胜 《山西中医》2003,19(5):17-17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发生的阵发性烧灼、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烈疼痛的病症 ,一般不伴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障碍。笔者临床将其分型论治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介绍如下。1 风火挟痰型多因素体脾虚 ,或素嗜肥甘炙 ,湿热内蕴 ,生痰化火 ;或 4 0岁以后 ,肝肾渐亏 ,虚火内炽 ,痰火之邪 ,因风引动 ,或肝气郁滞 ,化火上攻 ,搏结于面部三阳之络 ,出现面痛如灼 ,时发时止 ,或面痛连眶、痛掣颅脑 ,多伴口苦咽干、烦躁失眠、大便秘结 ,舌红绛或暗红、苔黄或黄腻 ,脉弦滑或弦数。治宜清热熄风、化痰通络止痛。酌取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佳静安定片治疗,同时配合心理疏导、适度运动和规律生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2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及疗效。结果 2个疗程后,2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5. 34±1. 36)分低于对照组(11. 28±2. 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 0%,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腹痛、便秘交替,情绪焦虑、紧张等,属于中医学“腹泻”、“腹痛”、“肠风”等范围。目前中西医对该病尚无特效药物。笔者近年来采用辨证求因、审因施针法则作临床观察,效果确切。特撰文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美尼尔综合征86例于世礼石晓霞(黑龙江省阿城市糖机厂医院150300)图书分类号R246.8关键词Meniere病/针刺疗法自1985~1996年,笔者以《素问》等名著为指导,用针刺治疗美尼尔综合征86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治疗组86例,...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改变与继发的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如椎体骨赘形成、黄韧带透明变形等引起脊髓、神经根和脑血液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颈椎病患者逐渐增多,并向低龄化发展.笔者自2008年以来,临床采用针刺辨证治疗颈椎病1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刺辨证施治治疗面肌痉挛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辨证施治治疗面肌痉挛43例疗效观察100853北京301医院针灸科张旭东陈挛性面肌痉挛是针炙临床上顽症之一,性面肌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可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并有轻微肌无力和...  相似文献   

8.
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较为顽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们以循经与局部取穴为原则,结合头部压痛点,外关穴药物注射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15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0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5天,最长18年,左侧头痛59例,右侧头痛70例,左右侧交替痛或同时痛者21例,有家族遗传史者56例。所有病例均经专科确诊,排除了头颅内外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2.1 针刺方法  取穴:足临泣,金门,陶道,角孙,太阳。  上述各穴,每日针刺1次,…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中医学称为“筋惕肉臑、“胞轮振跳”等。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笔者以针刺治疗53例,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48岁,以40~50岁多见;病程最长4年,最短3星期。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取太冲、风池、翳风、三阴交。情志抑郁,肝气不疏者加内关、神门、阳陵泉;脾湿痰热,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阴陵泉、太溪;风寒之邪留滞经脉者加合谷、外关。2.2针刺方法各穴常规消毒,太冲采取斜刺,方向逆肝经方向。其余各穴均直刺,三阴交要求针感很强,每隔10 m in…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眼睑动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睑动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理论,探讨眼睑动的发病原因,进行辨证论治,主穴取申脉、照海,配穴取三阴交、太冲及眼周腧穴,治疗眼睑动20例。结果:临床治愈19例,占95%;有效1例,占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眼睑动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面部挂针加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面部挂针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6%,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面部挂针加刺络拔罐对痤疮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电针A组(连续波频率为20Hz)和电针B组(连续波频率为1Hz),每组45例。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从面肌痉挛程度(Albert分级)改善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及临床疗效评定均有改善,但电针A组疗效明显优于电针B组(P〈0.05)。结论采用连续波频率为20Hz电针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红  郭义 《针刺研究》2003,28(2):157-160,F00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从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两方面阐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确切疗效 ,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病及治疗机理。本文还对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近 1 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概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 ,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针灸治疗规律及针灸临床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治疗慢性胃炎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黄耀连  罗桂青  李磊 《光明中医》2016,(20):3055-3058
目的分析总结近10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针刺、针刺治疗及痴呆为检索词,2006—2015年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共筛选出32篇相关文献,发现研究主要以治疗血管性痴呆为主,对其他分型的临床实验研究报道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为有系统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RCT),亦见有设置随访;其余则为单纯的临床对照试验(CCT)和病例报告;但多为疗效观察研究,有关痴呆的针刺机理研究报导尚不多见;无统一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无法客观评估临床疗效,机理探讨也欠深入。结论针刺疗法治疗痴呆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毒副作用小的优势,疗效满意,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及分型研究,以阐明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作用机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总体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予以根除治疗是重要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病变呈进行性发展,且目前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直接治疗手段。针刺等中医特色治疗在改善CAG症状、逆转萎缩胃黏膜组织上具有一定作用,其安全、便捷、有效属性使得患者更易接受,对于本病治疗有着独特优势。文章总结归纳近年来针刺治疗CAG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针刺刺法、针药联合、针灸联合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对针刺治疗CAG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客观疗效。方法 运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测定治疗前后眼裂,瞳孔变化值以及眼球运动范围值,结果与结论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并且针刺可促使麻痹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正常,眼裂大小,瞳孔大小及眼球运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西药组3例,分别用针刺、中药以及西药治疗。结果 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 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心悸,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并进行积分值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5、7、10、14 d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0、14 d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进平  郑玉婷 《河北中医》2016,(9):1382-138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头痛积分的影响。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均12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3.8%,总有效率95.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3.3%,2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头痛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