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iu H  Tan Y  Zhou S  Guo F  Dai J  Han K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5-20
目的 探讨实施控制性肺膨胀 (SI)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最佳复张压力。方法 采用肺泡灌洗法建立重度ARDS家兔模型 ,以 1~ 6倍的平均气道压 (Pm)作为实施SI的压力 ,屏气时间 2 0s。在SI前、SI期间及SI后 2min和 5min监测家兔血流动力学、肺力学、肺气体交换和肺损伤指标。以改善氧合和肺容积最显著、不加重肺损伤、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压力为最佳压力。结果 SI的压力达到 3Pm 以上时 ,家兔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 5Pm 和6Pm 时SI前后的PaO2 差值 (ΔPaO2 )分别为 (6 5± 40 )mmHg(1mmHg =0 133kPa)和 (5 2± 2 5 )mmHg ,显著高于 1Pm[(- 5± 4)mmHg ,P <0 0 5 ]。 5Pm SI时的动态肺顺应性增加最明显 ,达 (3 0 6± 0 2 4)ml/cmH2 O ,明显高于SI前的水平 [(1 0 9± 0 18)ml/cmH2 O ,P <0 0 5 ]。 5Pm 时SI前后肺容积改变最显著 ,达到 (4 4 0± 3 1)ml/kg,明显高于 1Pm[(8 3± 0 7)ml/kg ,P <0 0 5 ]。未实施SI的ARDS家兔肺损伤评分为 6 10± 0 77,5Pm 时的肺损伤评分显著降低 (4 4 0± 1 6 6 ,P <0 0 1)。 6Pm 时则导致肺泡过度膨胀 ,加重肺损伤。随着SI的压力增加 ,家兔的平均动脉血压显著降低。结论 重度ARDS家兔实施SI的最佳压力是 5Pm(2 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呼气末压力为零 (ZEEP)时静态压力 容积 (P V)曲线在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对控制性肺膨胀 (SI)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2 0例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测量ZEEP时的静态P V曲线 ,在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2h后进行SI。根据 2 0例患者使用SI后改良氧合指数 (PaO2 /FiO2 )进行分组 ,增加≥ 2 0 %为SI反应组 (A组 ) ,<2 0 %为SI无反应组 (B组 )。结果 (1)A组ZEEP时静态P V曲线参数c - 2d≥ 0cmH2 O(1cmH2 O =0 0 98kPa) ,且c≥ 18cmH2 O ,呈向上凹的形态 ;而B组c - 2d <0cmH2 O或c <18cmH2 O ,呈向上凸的形态或一直线。 (2 )使用SI后 ,A组患者可减少肺内分流 (P =0 0 0 6 ) ,而B组不减少肺内分流 (P =0 339)。相同吸气压下的肺容积增加 ,A、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 4 1± 111)ml,(2 9± 4 6 )ml,P =0 0 36 ]。结论ARDS患者在ZEEP时静态P V曲线具有不同的形态 ,使用曲线参数的c - 2d及c值可迅速判断静态P V曲线形态 ,对指导预测ARDS患者中SI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控制性肺膨胀是一种增加肺容积、促进塌陷肺泡复张的方法 在机械通气治疗ARDS时应用这一方法能提高患者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气压伤产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控制性肺膨胀是一种增加肺容积、促进塌陷肺泡复张的方法.在机械通气治疗ARDS时应用这一方法能提高患者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气压伤产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控制性肺膨胀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性肺膨胀是一种增加肺容积、促进塌陷肺泡复张的方法。在机械通气治疗ARDS时应有管一方法能提高患者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气压伤产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性肺膨胀法(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负压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0月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4例,分别给予150、175、200 mmHg负压吸痰;之后将每组患者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1例,采用SI进行肺复张,PEEP分别设定为0、35、40、45 cm H_2O。比较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比较相同负压吸痰条件下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A组、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后SaO_2、PaO_2、氧合指数均低于吸痰前,PaCO_2均高于吸痰前(P<0.05)。(2)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前后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P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吸痰后肺容积均小于吸痰前,Cst均低于吸痰前,PIP、Pplat、Pm均高于吸痰前(P<0.05)。(3)A组、B组和C组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肺容积、Cst、PIP、Pplat、P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A2、A3、A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A1组,Cst高于A1组,PIP、Pplat、Pm低于A1组(P<0.05);B2、B3、B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B1组,Cst高于B1组,PIP、Pplat、Pm低于B1组(P<0.05);C2、C3、C4组患者肺容积大于C1组,Cst高于C1组,PIP、Pplat、Pm低于C1组(P<0.05)。(4)A组、B组和C组不同PEEP患者肺复张前心率(HR)、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A2、A3、A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A1组,A4组患者HR和PAP高于A2、A3组(P<0.05);B2、B3、B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B1组,B4组患者HR和PAP高于B2、B3组(P<0.05);C2、C3、C4组患者HR、PAP、CVP及CI高于C1组,C4组患者HR和PAP高于C2、C3组(P<0.05)。(5)A组、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痰可加重ADRS患者肺损伤,但其肺损伤程度与吸痰负压无关;PEEP为35、40 cm H2O时,SI对ARDS患者的肺复张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佳呼气末正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气末正压(PEEP)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最佳PEEP的临床选择方法存在不同局限性,全面认识ARDS的病理生理改变,正确评价不同的最佳PEEP选择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佳呼气末正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控制性肺膨胀 (SI)是在机械通气时给予足够的气道压力 ,让塌陷的肺泡充分开放 ,并通过屏气增加复张肺泡的稳定性 ,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氧合和呼吸力学[1] 。氧合改善程度与SI屏气时间密切相关 ,我们的研究探讨重度ARDS家兔实施SI的最佳屏气时间。材料与方法 新西兰家兔 2 8只 ,体重 (2 6± 0 4)kg。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法建立重度ARDS家兔模型[1] 。 (1)模型组(4只 ) :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 8ml/kg,呼气末正压 0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吸气流速 2 0L/min ,呼吸频率3 0次 /mi…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过程中,探索肺复张的时机。方法:选取3例并发ARDS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设置呼吸机基本参数:通气模式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潮气量(Vt)6~8mL/kg,较高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氧合目标是否达到,平台压是否急速增加和>40cmH2O,是否出现CO2潴留,决定是否使用肺复张。结果:患者均存活,均未出现气胸,行肺复张1例,颈部出现皮下气肿,在肺复张过程中需要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血压稳定。结论:ARDS时,如果在增加PEEP后,PaO2有改善,平台压<30cmH2O(肥胖者<40cmH2O),应保持在这个水平直至持续30h。肺复张动作的适应症是:ARDS时,PEEP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仍然存在的顽固性低氧血症。肺复张动作的时机是:如果PEEP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氧合仍不稳定,平台压越来越高,降低潮气量不能阻止平台压增加,特别是PaCO2突然增加,血流动力学尚稳定。去复张后,调整PEEP可以达到氧合目标的患者,不再作肺复张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意义。方法43例ARDS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X线胸片等。结果28例患者痊愈出院,15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达65.1%。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选择最佳PEEP治疗ARDS患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使用呼气末正压的理论基础,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生理学和临床意义。提出选择最佳PEEP的最新观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根据动态肺压力-容积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Pinf)选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的可行性.方法以8例早期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动态肺压力-容积曲线及Pinfd.采用低流速法测定准静态肺压力-容积曲线,并确定静态肺压力-容积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Pinfs).调整PEEP水平,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肺机械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当PEEP从Pinfd-6cmH2O水平增加到Pinfd+6cmH2O时,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气道平均压和气道峰压均显著增加.与Pinfd+6cmH2O比较,Pinfd-4cmH2O时的动态肺顺应性显著增高.Pinfd+6cmH2O时的心脏指数有降低趋势,Pinfd-4cmH2O时的氧输送有升高趋势.当Pinfd为(12.8±3.2)cmH2O,Pinfs为(11.0±3.2)cmH2O,两者具有正相关性(r=0.99,P《0.05).回归方程为Pinfd=1.66+1.01×Pinfs.结论当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Pinfd-4cmH2O或Pinfs-2cmH2O为最佳PEEP,可获得最大氧输送.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nme,ARDS)是指除心脏因素外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为呼吸频数增加和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其病理生理改变为肺内分流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ARDS早期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丧失,肺泡、肺间质水肿,从而使肺泡塌陷,肺容积减少及肺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压力-容积曲线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充气相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可概括为三段两点:低位平坦段,下曲点(LIP),中间陡直段,上曲点(UIP),高位平坦段。可根据P-V曲线个体化地选择PEEP(呼气末压力)和Vt(潮气量)。一般选择PEEP和PLIP,另有观点认为应根据呼气相的P-V曲线选择PEEP。UIP代表肺过度扩张的开始,应使 Vt相似文献   

16.
如何选择最佳PEEP治疗ARDS患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 ,使用呼气末正压的理论基础 ,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生理学和临床意义。提出选择最佳PEEP的最新观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肺创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对策 ;方法 :将6 1例急性肺创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31例 ,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模式 (VT10~ 13.5ml/kg ,PEEP 10~ 18cmH2 O) ;B组 30例 ,采用低潮气量、低呼气末正压 (VT7~ 8ml/kg ,PEEP 5~ 10cmH2 O)、许可性高碳酸血症通气 (动脉血PaCO2 10 .18± 1.14kPa ,pH 7.30±0 .0 5 )对策。通过调节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频率使两组患者的分钟通气量保持对等 (9~ 12L/min) ,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A组病死率和机械通气所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 (P<0 .0 5或 <0 .0 1)。结论 :低VT、低PEEP机械通气对策可明显降低急性肺创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呼气末正压(PEEP)可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塌陷的肺泡,增加肺容积。一般认为,静态肺压力-容积(P-V)曲线吸气支上的低位转折点(LIP)代表大量肺泡复张,临床上常根据LIP来选择PEEP,但LIP与肺泡复张之间的关系如何?本实验通过探讨LIP与肺复张容积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PEEP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16例早期肺内源性ARDS(A组)和12例早期肺外源性ARDS(B组)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整PEEP水平,分别监测在PEEP通气前和PEEP为5、10、15cmH2O通气后30min时的氧合、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PEEP5cmH2O时与PEEP通气前比较,A、B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气氧浓度(Fi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平均动脉压(MAP)以及B组患者的呼吸系统顺应性(Cr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的Crs[PEEP5cmH2O时、PEEP通气前分别为(0.027±0.004)、(0.022±0.005)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EP10cmH2O时与PEEP通气前比较,A、B两组患者的PaO2/Fioz[PEEP10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130.Off=30.6)、(81.6±26.7),B组分别为(137.3±28.9)、(73.6±30.8)]、Crs[PEEP10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0.032±0.005)、(0.022±0.005)L/cmH2O,B组分别为(0.033±0.005)、(0.022±0.004)L/cmH2O]、MAP[PEEP10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68.9±8.4)、(79.3±9.2)mEHg,B组分别为(69.0±6.2)、(77.5±8.7)mEHg]以及A组患者的Ppeak[PEEP10cmH2O时、PEEP通气前分别为(33.0±6.O)、(25.0±5.8)mEHg]和PplatFPEEP10cmH20时、PEEP通气前分别为(30.5±5.6)、(22.1±4.8)mE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B组患者PaO2/FiO2升高幅度、Crs增大幅度均较A组患者更显著(P均G0.05)。PEEP15cmHzO时与PEEP通气前比较,A、B两组患者的PaO2/FiO2[EEP15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139.8±34.8)、(81.6±26.7),B组分别为(178.7±35.4)、(73.6±30.8)]、Crs[PEEP15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0.030±0.005)、(0.022±0.005)L/cmH20,B组分别为(0.036±0.007)、(0.022±0.004)L/cmH201、MAP[PEEP15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66.9±9.1)、(79.3±9.2)mEHg,B组分别为(66.3±5.2)、(77.5±8.7)mEHg]、Ppeak[PEEP15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40.3±6.7)、(25.0±5.8)cmH2O,B组分别为(35.7±8.5)、(22.2±7.8)cmH2O]和Pplat[PEEP15cmH2O时、PEEP通气前A组分别为(36.9±5.6)、(22.1±4.8)cmH2O,B组分别为(29.2±6.8)、(18.7±5.6)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B组患者PaO2/FiO2升高幅度、Crs增大幅度均较A组患者更显著(P均〈0.01),A组患者Pplat增高幅度较B组患者更显著(P〈0.01)。A、B两组患者MAP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A组2例出现轻度纵隔气肿。结论 PEEP通气能改善部分ARDS患者的氧合和呼吸系统顺应性,而且对肺外源性ARDS患者的改善可能要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但高PEEP可能使Ppeak和Pplat显著增高,而且肺内源性ARDS患者Pplat的增高幅度可能要更显著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之上,进一步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30例ARDS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为小潮气量组(LTV组,14例)和个体化通气组(Ⅳ组, 16例)。其中LTV组采用6 ml/kg的潮气量及高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策略。而IV组以监测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为基础设定参数,以呼气相曲线参数b为PEEP,结合吸气相曲线高位转折点并限制潮气量≤8 ml/kg,用吸气相和呼气相参数b的差值(Ab)评估肺复张潜能并指导肺复张操作。比较两种通气策略对患者临床疗效、肺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影响。结果Ⅳ组28 d患者病死率(35.7%)与LTV组(5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65,P>0.05)。Ⅳ组患者第3天和第7天的血浆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154(91~217)、149(91~206)mg/L]与入组前[140(80~200)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079、1.741,P均>0.05);而第3天和第7天的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179(122~236)、210(100~321)ng/L]与入组前[210(132~289)ng/L]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0.879、0.471,P均>0.05)。Ⅳ组患者28 d内脱离ICU时间[11(5~16)d]显著高于LTV组[3(0~8)d,Z=-2.277,P<0.05];无肺外器官衰竭时间[13(6~18)d]亦显著高于LTV组[3(0~7)d,Z=-2.372,P<0.05]。Ⅳ组患者前3 d PEEP水平,潮气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平台压力(Pplat)[(11±2)cm H2O(1 cm H2O=0.098 kPa),(511±66)ml, (37±5)mm Hg(1 mm Hg=0.133 kPa),(21±5)cm H2O]与LTV组[(16±3)cm H2O,(407±58)ml, (47±8)mm Hg,(26±4)cm H2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019、6.501、-4.311、-4.823,P均<0.01)。结论个体化通气治疗与小潮气量高PEEP通气策略相比,更适合患者呼吸力学特征,可减少不必要的PEEP应用,改善顺应性,避免CO2潴留;可避免血SP-D及IL-8的升高而保护肺功能;并可延长28 d内脱离ICU的时间和无肺外器官衰竭时间,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