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鼻腔鼻窦病变误诊为鼻息肉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方法:对916例住院手术,病理明确诊断,资料完整的单侧鼻腔鼻窦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鼻腔鼻窦病变中以鼻息肉居首,误诊率约为1%。易误诊为鼻息肉的疾病有:内翻性乳头状瘤,血管外皮瘤,恶性黑色素瘤,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结论:详询病史,仔细专科检查包括鼻内窥镜,CT、MRI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7/2007年四川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6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3例曾误诊为鼻咽癌,血管瘤和出血性息肉,误诊率为18.8%。1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6例)和远处转移(5例)。结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手术加术后放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翻性乳头状瘤系鼻腔鼻窦内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被误诊为“鼻息肉”。我院在1970~1987年间收治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7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入院时误诊12例,误诊率为70%。12例均误诊为“鼻息肉”,有的多次误诊,误诊时间最长的达15年。本文就误诊和诊断线索予以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肿。物外观相似,极易误诊。结论:详细采集病史、重复检查、重视病理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误诊为鼻息肉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佳  王贵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89-6189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鼻息肉等疾病相混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为了提高对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现将我科2002—12—2009一12收治误诊的1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耿纪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61-7161
目的 探讨隐匿恶性淋巴瘤误诊为侵袭性胸腺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误诊为侵袭性胸腺瘤的8例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表现为前中纵膈肿瘤、无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易被误诊为侵袭性胸腺瘤.结论 通过对侵袭性胸腺瘤、恶性淋巴瘤在临床表现、CT、PET-CT特征的观察结合病理学检查,提出对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认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误诊报告吴立清317000浙江省台州卫生学校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比较少见,系鼻腔上皮源的真性肿瘤,常误诊为鼻息肉。本病由于不易根治,且易恶变,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于1991年3~7月间共遇到5例,其中2例发生恶变,现报...  相似文献   

8.
赵玉林  董明敏  娄卫华  吕明栓 《新医学》2002,33(12):723-724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好发于鼻腔外侧壁 和鼻中隔,应与鼻腔癌、血管癌及鼻息肉相鉴别 ,其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中有典型的黑色素小体。9例均行鼻侧切开术切除肿瘤。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9、3/9和1/9。结论: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广泛切除肿瘤则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6例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分析其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对6例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本组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均为中老年患者;病变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如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未分化细胞等;瘤组织呈巢状、结节状等方式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变组织表达S-100、HMB45和Pan-melanin。结论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易误诊为其他鼻腔原发性肿瘤,导致临床处理不当,延误治疗;较之皮肤黑色素瘤,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更具有侵袭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伴发鼻息肉生长与鼻腔结构解剖异常的相关关系.方法 ①选择该院的603例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②结合鼻腔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手术中记录资料及鼻窦CT,426例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与177例不伴有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其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钩突病变)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关系.③将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3级,分析各级中鼻腔结构异常的分布,讨论其意义.结果 ①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鼻息肉发病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钩突病变均有相关关系.②随息肉生长程度不同而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病变、钩突病变检出率分布不同.结论 鼻腔结构改变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合并息肉发生中有相关关系,其中,最常见的解剖异常为鼻中隔偏曲和中鼻甲病变.其在不同等级鼻息肉患者中分布不同,以Ⅱ级中各类解剖异常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曾误诊误治的NIP 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误诊率17.78%,均为单侧发病,皆以鼻塞和流涕为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在外院误诊为鼻息肉7例,鼻窦炎1例,行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部分改善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自2001年3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鼻腔恶性带巴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为NK/T淋巴瘤,占本组的83.3%,T系淋巴母细胞瘤1例,尚不能分型的1例;误诊误治者10例占本组的83.3%,总共病理检查20例次,病理误诊8次,占本组40%,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一个原因;要确诊本病依赖于免疫组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瘸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肿瘤位于中隔者9例,位于中甲的5例,下甲的3例。鼻窦的6例。肿瘤呈黑色或黑褐色的20例.结节状3例。结论:本病临床少见,应提高认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 ,属上皮性良性肿瘤 ,发病率约占鼻腔和鼻窦肿瘤的 0 .4%~ 4.7%。高复发性、破坏性生长方式极易恶变为其临床特性 ,因而有人认为 NIP当属一种临界性肿瘤 ,临床甚至影像常被漏诊误诊。现将我院 1980~ 2 0 0 0年误诊 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2例 ,男女之比为 2 .5∶ 1。年龄最小 37岁 ,最大 6 9岁 ,平均 5 3岁。误诊为鼻息肉 5例 ,上颌窦癌 1例 ,泪囊炎 1例。按 1997年韩德民提出 NIP的临床分期标准 , 期 2例 , 期 3例 , a期 1例 , b期 1例。 7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2 讨论2 .1 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15.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鼻腔黏膜的树突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1],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原发于鼻腔者罕见,早期诊断及治疗困难,误诊率高,预后差[2].我院2006-2007年收治2例以鼻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术前病理活检均误诊为鼻息肉,现分析误诊原凶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庶  黄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61-2561
对恶性肉芽肿误诊为鼻息肉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4岁。因间歇性鼻阻、多涕0.5 a,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无发热、鼻痛、鼻出血及头痛等症。查体:外鼻无畸形,双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中隔严重偏曲变形、黏膜增厚,鼻道内见光滑、半透明状新生物充填,双下鼻甲肥厚,鼻腔道气极差。鼻窦CT:鼻息肉、全组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入院诊断:鼻息肉、全组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于2005-06行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术中所见:鼻腔新生物前半部呈半透明状,后半部呈鱼肉状、质韧,来自于下鼻甲中后部。术中创面出血剧烈,考虑新生物非息肉组织,内窥镜下见新…  相似文献   

17.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1995年至2007年4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病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4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7~77岁,70岁以上3例,37岁1例,病变主要发生于鼻腔,其中左鼻腔1例,右鼻腔3例,肿瘤由上皮样、梭形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通常血管周围细胞呈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标记瘤组织HMB45、S-100和Vim均( ).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鼻腔的罕见疾病,通常诊断较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有助于与鼻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5 - 0 8~ 2 0 0 0 - 11共收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并发鼻息肉误诊为鼻息肉 13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2例。年龄 43~ 6 5岁 ,平均 5 4.2岁。病程1~ 3a,均表现为单侧鼻塞 ,伴流脓涕 10例 ,嗅觉减退 5例 ,头痛 5例 ,鼻出血 3例 ,溢泪 2例。体检均为患侧鼻腔外侧壁单个或多个肿物 ,呈白色、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状 ,伴出血 3例。初诊均以鼻息肉收入院。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见肿物均来源于中鼻道 ,患侧中鼻甲水肿 ,呈息肉样变 7例。鼻窦 CT检查均见患侧鼻腔及上颌窦软组织影填塞 ,累及筛窦 11例 ,累及蝶窦 3例 ,累…  相似文献   

19.
平滑肌肉瘤是罕见的起源于平滑肌的恶性间叶性肿瘤[1].临床上鼻部平滑肌肉瘤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为鼻塞、鼻出血、头痛等.鼻镜检查呈坏死息肉状.不取活检易当作鼻息肉而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单侧鼻腔-鼻窦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单侧鼻腔-鼻窦病变患者的术前CT影像资料,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比较,计算CT诊断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的准确率。结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50例中慢性鼻窦炎93例,囊肿12例,真菌性鼻窦炎19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出血坏死性息肉7例,恶性肿瘤6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鳞状细胞癌2例)、骨瘤3例;以组织病理为金标准,CT正确诊断121例,准确率为80.7%,其中对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6.0%(80/93),囊肿为100.0%(12/12),真菌性鼻窦炎为73.7%(14/19),内翻性乳头状瘤为50.0%(5/10),出血坏死性息肉为57.1%(4/7),恶性肿瘤为50.0%(3/6),骨瘤为100.0%(3/3)。结论 CT检查在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但不同疾病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大,对骨瘤及囊肿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