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改变。方法 :选择 2 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 (发病 72h内 )、31例Ⅰ ,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8例老年正常对照 ,测定其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 (vWF)、α颗粒膜蛋白 - 140 (GMP 140 )和血清C反应蛋白 (CRP)含量。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vWF含量、GMP 140含量和血清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 ;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GMP 140含量亦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 ,血清CRP含量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改变 ;Ⅰ ,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中层得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GMP 140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GMP 140的含量为 (6 8.33± 6 .46 ) g/L ,显著高于对照组 (4 .6 7± 3.84)g/L(P <0 .0 5 )。结论 :血浆GMP 140含量的测定为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指标 ,为抗血小板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vWF GMP-140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皮及血小板活化功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2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及缓解后、以及 2 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a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水平。结果 :治疗前急性白血病组vWF及GMP 14 0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缓解后vWF、GMP 14 0水平恢复正常 ,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提示在急性白血病存在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损伤 ,检测vWF及GMP 14 0的水平变化有助于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监测 ,对衡量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屈强 《右江医学》2001,29(2):94-95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和阿斯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2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 (10例 )、阿司匹林组 (8例 )、对照组 (10例 )分别测定其发病当天、第 2天、第 3天、第 7天的血小板膜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血浆内GMP 14 0、血浆内血栓素 (TXB2 )浓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血小板膜和血浆内GMP 14 0值于发病后第 2、3天明显升高 ,1周时趋于正常 ;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第 2、3天的GMP 14 0值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阿司匹林组这一变化不显著 (P >0 .0 5 ) ,但其血浆TXB2 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可能从不同侧面影响脑梗死病人血管、血小板和凝血、血栓等活动 ,尼莫地平还可能明显影响血小板的活化过程 ,这是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一个有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浆GMP - 140浓度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与 2 0例健康人作对照 ,在发病 3天内 (急性期 )及 2周时 (恢复期 )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GMP - 140浓度、血小板聚集率(PAgT)采用TYXN - 96I多功能智能血液仪测定。结果 :血浆GMP - 140浓度与PAgT呈显著正相关(r =0 .538,P <0 0 1)。脑梗死急性期血浆GMP - 140浓度、PAgT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 (P<0 0 0 1) ,恢复期血浆 (GMP - 140浓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PAgT与对照组无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死血浆GMP - 140浓度与PAgT呈正相关 ,恢复期血奖GMP - 140浓度能更准确地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较长时间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 38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2 0名正常人的血浆vonwilleorand因子 (vWF :Ag)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水平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随脑梗死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血小板功能变化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探讨各类型冠心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预测冠心病的预后、寻找治疗方法及为观察疗效提供指标。对 30例健康人及 11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 ,2 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18例隐匿型冠心病进行血浆GMP -14 0、vWF、TXB2 测定 ,以判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结果 :血浆GMP -14 0、vWF、TXB2 浓度AMI、UA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在隐匿型冠心病组病人中以上三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认为血浆GMP -14 0、vWF、TXB2 测定可作为冠心病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标记物含量变化及其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n)、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6-K-PGF1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t-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vWF、Fn、ET、6-K-PGF1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结论血浆中t-PA、vWF、Fn、ET、6-K-PGF1α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改变。方法:选择2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31例I,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28例老年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头vWF含量、GMP-140含量和血清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GMP-140含量亦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含量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慧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改变;I,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150mg/d,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血浆NO及GMP140含量,并按照欧洲卒中评分(ES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阿司匹林组血浆NO及GMP140含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但ESS分值变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O及GMP14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了34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CSF和血浆中GMP-140、vWF的含量。结果:病人组CSF和血浆中GMP-140、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以及脑血管内皮的损伤;检测CSF中GMP-140和vWF含量的变化对进一步了解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CAD)患与健康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在C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进行血浆GMP-140,vWF,CRP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血浆GMP-140,vWF,CRP明显升高,GMP-140,vWF,CRP与AMI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呈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参与CAD的发病,血小板活化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及Fg在CHD发痛中的作用。方法:将CHD病人分为3组,观察各组血浆vWF、GMP-140及Fg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培果: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厦F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上述指标明显增高(P<0.01)。结论:CHD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vWF、GMP-140及Fg可预:则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杨学敏  张润玲 《医学争鸣》2005,26(18):1691-1694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患者及20 例正常人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t-Hcy含量.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① 60例患者血浆中vWF,GMP-140, t-PA, PAI, TAT, TpP, t-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TpP, Hcy异常升高患者通过跟踪随访更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AMI)、脑梗死. ② TpP, t-Hcy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③ PT, 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vWF, t-PA, PAI, GMP-140, TAT, PAP, D-Dimer, Fg, TpP, t-Hcy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 t-Hcy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其他各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性质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恢复期上述指标脑出血和脑梗死组均明显下降(P<0.01),但脑梗死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体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亢进。GMP-140含量的检测不仅对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对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vWF、TM、GMP-140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let alpha-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140,GMP-140)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90例2型DM患者血浆vWF、TM、GMP-140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DM各组血浆vWF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TM、GMP-140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均<0.05)。结论①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②TM、GMP-140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与尿白蛋白排泄(Urinary AlbuminExcretion,UAE)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