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辅助血泵应用后出现的大多数并发症都与血液的流体动力学特征以及血泵制作的材料有关.因此,分析和认识辅助血泵内部流场对于血泵的设计和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微型血泵的研制及其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为了使血泵满足体积微型、能植入于体内,且操作简单的要求,设计、加工一体积较小、可连接左心房和升主动脉的微型离心式血泵。经模拟实验测试,离心泵性能良好,基本满足当初设计的适合临床生理需要的流量、压力要求。同时模拟实验的成功,为以后血泵的完善、动物实验及临床上的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型轴流式血泵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微型轴流式血泵置入心内的特殊部位,既要保证其血液相容性,又要保证组织相客性,与血液接触的材料表面,可选择r-水蛭素处理,以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与各种生物组织材料接触的表面一可选择纤连蛋白处理,使材料表面内皮化。以提高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微型轴流式血泵被广泛运用于短期心脏循环辅助,其重要指标是转速、扬程、流量和流场分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血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血泵的扬程和流场分布,验证得出:传统升力法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了两种新型的轴流血泵DAVa和DAVb,叶轮数4,外径18mm,内径6.3mm,长度21mm,从轮毂到轮缘径向5个均匀分布的截面分别采用NACA10-NACA6翼型,相邻切面的安装角差为内切面翼型安装角的1/3和1/2.流体计算结果:随着轮毂处安装角从50°增加到80°,DAVb的扬程均大于DAVa,DAVb扬程平缓增加,DAVa则在80°处有一个突增;DAVa的脱流和湍流、径向流都明显小于DAVb.由此得出,轴流泵的扬程和叶轮安装角成正比关系,采用较为合适的叶轮扭转度有利于减小湍流、尾流和径向流等不稳定流场损耗现象.  相似文献   

6.
血泵是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中最重要部件之一.回顾CRRT机中所用血泵特点及其分类,重点介绍现代滚压泵和离心泵,分析这两类血泵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因滚压式血泵耐用、操作简便.故易被接受.离心泵主要优点是血液损失小、压力缓冲大、安全性高.从9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离心泵与滚压泵在实际应用中各自特点,给出离心泵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少的原因,并进一步展望未来血泵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轴流泵在左心辅助装置中的应用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安贞医院蔺嫦燕左心辅助循环是通过一种辅助泵的装置,将左心的血液引流到泵内再注入主动脉系统,从而减轻左心室负担。采用这种血泵进行辅助循环时,通过左心室顺应性的改变和射血阻抗的降低,能明显改善左心室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血泵离体实验中的意义。我们用两种滚压泵分成两组,作5对16小时离体长时间转流实验,血样本为转前作对照组、转流4h后每隔2h抽1次。测定项目:血小板计数、游离血红蛋白。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值均随转流时间延长而呈线性逐渐增加,各时点值与前时点比(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游离血红蛋白量也随转流时间延长而呈线性增加。血小板计数与游离血红蛋白呈直线回归相关关系。结论;在血泵离体转流实验中,血小板计数可反映血细胞碎片的数量,因此可作为一项评价血泵离体溶血性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专业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软件FLUENT,对一种具有长短叶片的Sarns离心式血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Sams型血泵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所建模型网格处理,通过选取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具体分析了内部流动状态、压力分布、壁面剪切力等流场特性。结果结果表明,该离心泵内部流场分布较不匀,叶片及血泵出口处有回流和旋涡现象,剪切力大小基本处于致红细胞破碎的临界状态之下,高转速下剪切力最大,主要分布在叶轮区域,但暴露时间极短,基本满足血液生理要求。结论该研究为Sarns血泵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CFD对人工血泵流场进行数值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发展人工心脏以便在某些情况下代替心脏进行供血已成为医学界的普遍要求。血泵研制和改进中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之一是血液在血泵中的流动分离等复杂流动情况 ,对人工血泵中血液的流体动力分析是发展先进人工血泵的前提。本文应用计算机求解三维Navier Stokes方程 ,对某型血泵叶片通道间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血泵中流体具有非常复杂的流动情况。为避免流动中分离造成流体升压比下降和血细胞破坏 ,对通道的进口和小叶片的安放位置以及叶片高度的变化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充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来推动人工血泵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differentialdisplay)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克隆差异性表达基因的方法。1992年Liang和Pardee[1]首次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对比人类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所表达的mRNA,以此来克隆癌细胞所特有的基因。差异显示技术为寻找新基因开辟了捷径,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植物、动物、医学;就医学而言,涉及了胚胎发育器官形成、遗传性疾病、药物作用原理、基因治疗和免疫反应等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人类与肿瘤的战斗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获取胎儿细胞进行产前诊断的方法主要有羊膜腔穿刺、绒毛活检和脐血管穿刺,但其操作具有创伤性,可导致宫内感染、羊膜破裂、流产、胎儿畸形或死亡等[1].为此,建立非创伤性方法、降低产前诊断的风险,是产前诊断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噬菌体显示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将外源蛋白通过与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而将外源蛋白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表面。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噬菌体短肽库的构建。由于该表达的短肽可以与其相应的结合分子相识别而发挥其生物活性,因而,噬菌体短肽库技术在分子间识别机理的研究、蛋白工程的改造以及药物的筛选、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噬菌体显示技术在短肽库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韩雨峰  杨湘燕 《医学信息》2008,21(11):1978-1980
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多屏显示技术和在医院挂号系统中的应用.并根据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挂号显示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原理、流程和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人工滴染血涂片出现的染色不均匀、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对血涂片进行喷染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瑞氏-姬姆萨染液雾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最佳喷染参数。首先利用ANSYS软件仿真计算染液在喷头内部的流动状态,然后使用相机和喷雾激光粒度仪搭建喷头外部雾化场实验平台,喷头外部入口压力分别选取0.10、0.12、0.14、0.16、0.18、0.20、0.22、0.24 MPa,测量染液的雾化角以及喷头正下方10~50 mm的雾化区域内测量点的雾滴粒径参数(Dv10,Dv90和雾滴体积中径Dv50),计算粒度分布跨度S,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血涂片喷染研究,并对比了人工滴染和喷染后的细胞图像背景灰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染液在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出口处形成高速液膜,为形成雾化场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当喷头入口压力为0.20 MPa时,距离喷头正下方35 mm处喷染界面具备最优的雾化质量,此时喷头雾化角为76.13°,雾滴体积中径为75 μm,雾滴粒度分布跨度为1.72。基于该参数条件进行喷染后的细胞图像背景灰度参数与滴染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喷染后的细胞图像背景灰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可以应用于血涂片染色,并且喷染后的血涂片染色均匀,具备良好的染色效果,为血涂片染色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DTI)纤维跟踪技术来模拟显示脑的联络纤维,探讨结果与经典解剖学知识的一致性。方法:对1个志愿者行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张量成像,利用纤维跟踪技术来模拟显示其联络纤维,并观察与经典解剖学知识的一致性。结果:通过选择恰当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阈值、角度阈值、步长和体素内采样数目等参数,利用弥散张量纤维跟踪技术可模拟显示扣带、上枕额束、下枕额束、钩束、下纵束等联络纤维。结论:利用弥散张量纤维跟踪技术可模拟显示人脑联络纤维,且与经典解剖学有高度一致性,是在活体中研究人脑联络纤维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焦技术是目前信号处理的一项先进技术,它在视觉电生理系统中的主要应用为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及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VEP)检测.其中,mERG可以同时刺激视网膜上多个小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反映各个小区域对应的ERG特性,从而精确快速敏感的测量视功能.本文主要从互相关函数、m-序列等入手介绍了多焦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在视网膜电图上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了描述,阐明了在多焦视网膜电图中如何对每个小区域的生理电响应信号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