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亦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已有若干关于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报道,但对于HCV感染所致肝细胞损害的确切机理,仍然了解较少.近年来,自身抗体在HCV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据文献报道,与HCV染病同时并存在自身抗体已有多种[1].为了探讨HCV感染后体内出现的自身抗体的意义及其引起的自身免疫的发病机理,本文对HCV感染者血清中几种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与自身免疫有关 ,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导自身免疫的观点尚未完全统一。HC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理可能是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已有多项研究支持HCV感染具有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来研究表明,血清sFas水平增高可使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导致自身免疫[1],但在HCV感染诱导的自身免疫机制中是否存在sFas水平增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探讨血清sFas水平在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机制中的作用,作者测定了5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浓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抗核抗体(AN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anti-LKM1)的检出情况,并深入探讨其产生机制.方法 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自身抗体产生与年龄、性别、HCV RNA含量、HCV基因型、生化指标及临床特征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360例CHC患者中,ANA阳性率为12.5%(451360),anti-LKMi的阳性率为2.5%(91360).CHC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5%vs2.9%,P=0.006)而低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5%vs47.9%,P<0.001);女性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HCV RNA含量低于自身抗体阴性组(1.23×107 vs 7.2× 107拷贝/L,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年龄、HCV基因型、生化指标、肝硬化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干扰素治疗组和未接受干扰紊治疗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AIH相关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可能并非由干扰素治疗所诱发;很可能是HCV引发自身免疫,导致自身抗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R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上,诊断丙型肝炎多采用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抗HCV抗体及非特异性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则是诊断HCV感染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随着定量PCR的出现,人们将其用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我们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了HCV RNA,并与血清性标志物(抗HCV抗体、ALT)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SP70水平的检测及HSP70-HCV肽诱导CTL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HSP70的水平 ,探讨HSP70 HCV肽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作用。方法 :先用ELISA法筛选出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人血清 ,再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HSP70 ,并分析抗HCV抗体和HSP70之间的关系。用HSP70 HCV肽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 ,通过51Cr释放试验测定CTL的杀伤活性。结果 :76份血清 (抗HCV抗体阳性 2 8例 ,正常人血清 4 8例 )中 ,抗HCV抗体阳性患者HSP70的检出率为 82 .1% ,正常人血清中HSP70的检出率为18.8%。HSP70的检出率与HCV感染呈显著相关 ( χ2 =2 8.77,P <0 .0 1)。HCV感染者血清HSP70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HSP70与HCVC区肽 (DLMGYIPAV)的混合物 ,可诱导 1例患者的CTL对自体HCV肽致敏靶细胞的杀伤率达 37.8% ,而用HCV肽单独作用则不显著。结论 :HCV感染可刺激机体过表达HSP70 ,同时HSP70可能有增强HCV表位肽递呈促进CTL特异性杀伤HCV感染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抗体间接法(IFA)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慢活肝(CAH)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SMA)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人(P<0.05,P<0.01)。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显著高于自身抗体阴性患者。因此认为自身免疫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后肝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58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HCV RNA进行检测,探讨血清HCV RNA水平与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标本共158例(男88,女70),均来自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年龄(15~88)岁,平均(46.13±17.24)岁。以上病例血清的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及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IL-6及IFN-γ的水平与HBV和HCV重叠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及IFN-γ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结果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的水平明显高于HBV或HCV单纯感染患者(P<0.01)。与正常对照相比较,HBV和HCV重叠感染急性期患者仅IFN-γ水平升高(P<0.01),慢性期患者仅IL-6水平升高(P<0.01);而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及IFN-γ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IFN-γ的水平与ALT、TBil的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HBV和HCV重叠感染的发病和转归与IL-6及IFN-γ分泌的异常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HCV抗体阳性时,实时荧光定量HCV RNA与ALT检测在丙肝筛查中临床价值的研究.方法 回顾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均留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抗-HCV抗体、HCV 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在收集的109例抗-HCV抗体阳性患者样本中,以HCV RNA为金标准作为丙型肝炎的诊断,HCV RNA阳性患者占20.2%(22/109),HCV RNA阴性患者占79.8%(87/109),两组样本经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P值为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CV RNA检测为金标准,用SPSS 23.0软件对抗-HCV的S/CO值及ALT进行ROC曲线处理,HCV抗体S/CO值对丙型肝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ALT对丙型肝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结论 HCV RNA阳性患者ALT平均值明显高于HCV RNA阴性患者的ALT平均值.抗-HCV的S/CO值及ALT对于丙型肝炎的筛查都有一定的价值,且抗-HCV抗体优于ALT的筛查.临床上,患者筛查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时,可同时进行ALT的检测,可为丙型肝炎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