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目前仍是新生儿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可在产前由于母体及胎儿因素或胎盘、脐带因素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继而发生为新生儿窒息;产时由于胎头娩出时未能及时将胎儿口、鼻、咽喉部的羊水吸尽,而吸入气道造成阻塞引起窒息;产后由于新生儿误吸及新生儿疾病亦能引起新生儿窒息。在此主要对产时由于接生人员未能正确及时清理口、鼻、咽喉部羊水而引起的新生儿窒息进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临产时胎儿心电监护异常的临床意义,预测胎儿缺氧状态,测试胎儿宫内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胎儿酸血症和脑细胞损伤以改善胎儿预后为主要目的。方法回顾我院416例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临床使用产科中央监护系统I临产时胎儿心电监护的资料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儿心电监护评分8-10分组(正常组)279例,评分5—7分组(可疑组)106例,评分1-4分(异常组)31例。异常组和可疑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比例、新生儿疾病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1);异常组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7分者的比例高于可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心率异常发生率为42%(174/242),出现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图形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程中使用中央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如评分≤7分,或出现异常监护图形应予重视,结合观察羊水性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对56例窒息新生儿和同期分娩的508例正常新生儿的产时胎心监护进行了比较。认为除了胎心减速外,基线变异减少也是预示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娩过程中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临床70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0例新生儿窒息中,胎儿宫内窘迫34例,占48.57%.治愈69 例,治愈率98.6%,死亡1 例,占1.4%.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早期发现及预防成为工作重点.重点加强分娩期的观察与护理、熟练接产技巧,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能预防窒息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琳红 《广东医学》2001,22(10):906-906
为了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进行适当的处理及干预 ,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 ,提高人口素质 ,胎儿电子监护已作为一种重要检测手段广泛使用于临床。现将我科临产后胎儿电子监护的资料作分析 ,供同道们参考。1 资料与方法表 1 两组临床情况比较例 (% )例数 羊水情况Ⅱ~Ⅲ度粪染羊水过少 脐带绕颈 分娩方式剖宫产 阴道产新生儿窒息A组 1 80   1 2 6(70 .0 )  2 1 (1 1 .7)  1 2 (6 .7)  1 1 3(62 .8)  6(3 .3)  9(5 .0 )B组 1 80 8(4.4) 6(3 .3) 1 0 (5 .6) 2 0 (1 1 .1 ) 5(2 .8) 6(3 .3)P值 <0 .0 1 <0 .0 5 >0 .0 5 <0 .0 1 >…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温艳芳 《中原医刊》2005,32(21):22-23
目的早期、准确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5500例34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监护.结果NST(无应激试验)反应型4998例,可疑型478例,无反应型24例.结论NST能够在新生儿出生前对其宫内状况作出评价,从而指导临床采取正确处理方案,最大限度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56例窒息新生儿和同期分娩的508例正常新生儿的产时胎心监护进行了比较。认为除了胎心减速外,基线变异减少也是预示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时胎心监护异常的处理.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66例脐带绕颈患者(观察组)和280例无脐带绕颈患者(对照组),对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羊水中、重度粪染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脐带绕颈产时胎心监护异常,通过适当处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2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使用产科胎心监护系统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照组为既往未行胎心监护产妇200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33例,新生儿窒息 10例;对照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11例,新生儿窒息 28例;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常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胎心听诊结合胎儿监护加强临产妇胎心观察,使胎儿窘迫早诊断早处理,达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采用胎心听诊结合胎儿监护观察的足月、单胎、一胎、头位1 924例临产妇为观察组,与主要以胎心听诊观察胎心观察的足月、单胎、一胎、头位1 707例临产妇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听诊结合胎儿监护加强临产妇胎心观察能及早发现胎儿缺氧,胎儿窘迫能够早诊断早处理,从而使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用多普勒超声仪,开展胎心率监护对预测胎儿宫内健康情况和了解胎儿胎盘的储备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前、产时、行胎心监护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状态。胎儿窘迫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丽珍 《华夏医学》2008,21(2):284-285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75例孕妇因产时胎心监护异常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图形及其分娩后的新生儿结局的临床资料。结果:产时胎心监护异常手术介入图形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病率明显高于胎心监护异常可继续观察的图形组(P<0.05),且胎心监护异常手术介入图形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时连续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根据胎心率异常程度及胎儿能够娩出的时间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是因胎儿宫内窘迫在娩出前未能得到纠正的结果: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一原因。通过对16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以求找出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期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重度窒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新生儿重度窒息120例的产科因素的临床分析,认为脐带异常、产程延长、早产、感染等因素是引起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21例新生儿死因为肺疾患、早产、低体重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使用胎儿电子监护(EFM)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采取间断胎心听诊和多普勒胎心听诊监护的446例产妇,与使用EFM监护的764例产妇,比较其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1999年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于1997年(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后者9P〈0.05),剖宫产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FM的  相似文献   

16.
17.
刘澹璐 《医学文选》2004,23(3):317-318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缺血、缺氧,出生后1分钟仍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者,是围产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的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10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临床分析,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产时胎儿电子监护网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丰梅  尹保民 《农垦医学》2004,26(4):241-242
目的 :探讨分娩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安危的预测及分娩后新生儿的结果。方法 :选择 2 0 0 3年 5月至 8月本院 4 0 0例使用胎心监护网络分娩的产妇与应用单机监护分娩的产妇比较 ,观察两组宫内窘迫符合率、剖宫产、阴道助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网络监测组宫内窘迫符合率为 19.2 5 % ,高于对照组 12 .89% (X2 =6 .4 1,P <0 .0 5 )。剖宫产发生率网络组为 2 1.5 % ,高于对照组 14 .2 2 % (X2 =7.718,P <0 .0 1)。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阴道助产发生率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网络监护能较早、更准确了解胎儿宫内安危 ,提高监测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201例新生儿窒息与孕周,体重,产程,分娩方式的关系。其中,孕周小于37W与孕周大于42周者,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孕周;体重小于2500g与大于3500g者,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较高;臀位经阴道分娩的比经剖宫产分娩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程中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低危妊娠病例共3296例,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监护Ⅰ组1126例,采用间断性胎心电子监护;监护Ⅱ组842例。实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328例,采用单纯间断胎心听诊。对三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54%、12.11%、2.86%。两监护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窘迫诊断率升高,P〈0.05。②三组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73%、25.42%、12.56%和9.41%、9.98%、2.25%。两监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围生儿不良结局: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67%、2.49%、3.46%;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35%、4.51%、5.12%;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78‰、1.19%。、1.51‰。各组间比较,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监护Ⅰ组与监护Ⅱ组比较: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危妊娠产时应用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与单纯间断胎心听诊相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但并未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产时连续性胎心电子监护应用于低危妊娠与间断电子监护相比未发现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