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ICC样细胞在正常豚鼠上尿路的分布及对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正常豚鼠上尿路不同部位起搏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取10只豚鼠分别取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上、中、下段输尿管组织,经全层铺片处理后,行ICCs特异性标志物KIT免疫荧光染色,对各段组织进行细胞计数,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段ICCs的分布及其差异;再于上述部位(除输尿管壁内段外)分别剪取2 mm×6 mm肌条进行张力测定实验,比较各部位肌条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分析其与ICCs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KIT染色阳性、形态与胃肠道起搏细胞ICCs相似的细胞(ICCs样细胞)存在于豚鼠上尿路的各段中,上尿路ICC样细胞密度在肾盂肾盏交界处、输尿管上、中、下段分别为(5.20±0.98)、(3.90±0.98)、(3.03±0.98)、(2.50±0.81)个/视野;各部位肌条收缩频率及幅度不同,但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上段的肌条收缩频率及幅度较输尿管中段和下段明显增大,差异显著(P<0.05),输尿管中段和下段之间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平滑肌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与ICCs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豚鼠上尿路平滑肌中存在ICCs,肾盂输尿管各部位ICCs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与上尿路平滑肌局部肌条收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成年豚鼠膀胱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是否具有起搏电流.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得到原代培养的成年豚鼠膀胱ICCs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在全细胞记录模式下,记录其超级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re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结果 原代培养的ICCs细胞和逼尿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膜电容存在明显差异;ICCs细胞可记录到起搏细胞特征电流Ih,而在逼尿肌细胞则记录不到.结论 记录到成年豚鼠膀胱ICCs细胞具有起搏细胞的特征电流Ih,提示ICCs细胞在膀胱具有起搏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分布、超微结构特点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选择健康豚鼠10只,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在肌层的分布和结构特点。结果:豚鼠膀胱肌层Cajal样间质细胞形成网状和平行状两种不同的分布。超微结构核大、具有丰富的细胞器。结论: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分布和超微结构与胃肠道的ICCs相似,具有起搏细胞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ajal样间质细胞(ICCs)及一氧化氮合酶-1(NOS-1)神经元细胞在人膀胱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 人膀胱全层组织冰冻切片,CD117免疫荧光结合NOS-1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D117表达阳性的ICCs及NOS-1阳性神经元细胞广泛分布于人膀胱组织内,发现ICCs可表达NOS-1,总体上双重染色未发现两种细胞有明显的共表达,但可见NOS-1表达阳性神经元细胞的附近存在较多ICCs.结论 人膀胱中的ICCs可能是膀胱自主节律性运动的起搏细胞,NOS-1阳性神经元细胞可能以ICCs作为靶点共同参与对膀胱舒缩活动的综控.  相似文献   

5.
豚鼠空肠吻合术后ICCs的再生及细胞网络再形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豚鼠空肠壁内ICCs再生及细胞网络重新形成过程.方法利用手术切断的方法,制造ICCs损伤丢失、网络断裂动物模型,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术后30~50 d,断端KIT阳性细胞开始增多;术后70 d左右,KIT阳性细胞在断端形成以正常肠壁为底面,顶端向吻合部位的三角形增生区域,在该区域中部KIT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多,且排列不规则,呈团状,突起较短,胞浆丰富,细胞核较大;而靠近三角形底部的KIT阳性细胞逐渐与肌间神经丛周围和深肌丛附近的ICCs相延续.在术后6个月,近端和远端的肠壁已逐渐恢复延续性,肠壁各层结构基本正常,此时KIT阳性细胞亦趋于恢复正常细胞网络分布模式.结论当肠壁内ICCs及其网络损伤后,ICCs可通过再生恢复正常的细胞网络和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1893年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应用甲基蓝和镀银染色在豚鼠和家兔小肠中发现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以来,学者们对胃肠道ICCs的形态、超微结构、起源及生理功能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明确了ICCs是一种特殊的间质细胞.它是胃肠慢波的起搏细胞及神经兴奋传导细胞,对胃肠平滑肌节律运动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在胃肠道以外的其他自主节律性的器官或组织存在Cajal样间质细胞,如膀胱、胰腺、子宫等[1].与胃肠平滑肌相似,胆道平滑肌也存在自发节律性运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Cajal(ICCs)样间质细胞在不稳定膀胱逼尿肌中的分布,探讨其与逼尿肌不稳定(DI)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豚鼠膀胱出口梗阻模型,行充盈性膀胱测压确定DI组14只,另设对照组10只,采用组织冰冻切片、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KIT)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观察逼尿肌中ICCs样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KIT阳性细胞走向与逼尿肌肌束平行,主要分布于逼尿肌肌束边缘和逼尿肌肌束中,呈梭形双极细胞。与对照组比较,DI组KIT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膀胱ICCs样间质细胞增多引起逼尿肌自发收缩活动增加可能是DI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国栋  王勤章 《医学综述》2008,14(17):2580-2583
Cajal间质细胞(ICCs)在消化道中有起搏功能,它是胃肠道的起搏者。目前已从豚鼠膀胱中成功地分离培养出了在形态学和免疫学上与ICCs相似的细胞,被命名为"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并发现这些细胞具有起搏细胞的某些特征,因而这类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与膀胱功能的关系成了广大科研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牵张负荷对豚鼠膀胱起搏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消化豚鼠膀胱,于特制的牵张培养皿中体外培养膀胱起搏细胞,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Fluo-4负载的起搏细胞在牵张负荷下Ca2 信号的变化.结果 以豚鼠膀胱组织铺片及体外培养细胞中观察到c-kit染色阳性及长梭形有突起的细胞鉴定为膀胱起搏细胞,即ICCs细胞.细胞于牵张膜上培养4~5 d后,予Fluo-4钙负载染色,激光共聚焦下检测,无应力状态时,ICCs细胞可观察到周期性的"钙波",且其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强于平滑肌细胞(P<0.05).当牵张膜被动拉伸延长20%时,ICCs细胞先于平滑肌细胞发生钙波增强现象.结论 静息状态下ICCs细胞可出现周期性钙波,牵张负荷可兴奋ICCs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豚鼠膀胱组织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e specific enolase,NSE)及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表达.方法 胶原酶消化法进行豚鼠膀胱组织ICCs细胞的原代培养,对照组为原代培养的膀胱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c-kit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法进行细胞培养后1、3 d和5 d的NSE及nNOS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 豚鼠膀胱ICCs细胞c-kit染色阳性,SMA染色阴性.豚鼠膀胱ICCs细胞NSE及nNOS转录及蛋白水平较高,膀胱平滑肌细胞不表达NSE及nNOS.结论 豚鼠膀胱ICCs培养细胞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物质,提示豚鼠膀胱ICCs细胞参与膀胱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胃癌MKN-28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出DC和CIK细胞,共培养成DC-CIK细胞,以MTS法测定不同组CIK细胞对MKN-28杀伤活性。结果与单纯CIK细胞相比较,DC-CIK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提高(P<0.05);具有更强的杀伤胃癌MKN-28细胞株的活性(P<0.05),效靶比为20.0∶1时,DC-CIK组对MKN-28的杀伤活性为(38.02±2.06)%,>CIK组的(29.7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CIK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作用均高于单纯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酚A对小鼠脾细胞中树突状细胞(DC)构成比的影响.[方法]取成年BALB/c雌性小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双酚A剂量(0.1,1.0,10.0,100.0mg/kg)组,以灌胃的方式染毒双酚A,1周3次,连续5周,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细胞数目及脾细胞中DC的百分比.[结果]10.0,100.0mg/kg的双酚A显著增加脾细胞数目(P<0.01),且显著增高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CD11clowmPDCA1+细胞)的百分比和数目(P<0.05,P<0.01);1.0,10.0,100.0mg/kg的双酚A显著增高髓样树突状细胞(CD11chigh MHCII+细胞)的百分比和数目(P<0.05,P<0.01).[结论]双酚A增加脾细胞数目,改变脾细胞中DC的构成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ecursor cells, EPCs)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和EPCs,取第3代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培养,培养过EPCs的无血清及因子的培养基(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conditioned medium, EPCs-CM)、无血清的α-最低必需培养基(alpha minimal essential medium, α-MEM)分别与肝细胞转化培养基按1∶1比例配置,作为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α-MEM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在培养3、5、7、9 d时应用免疫荧光检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清蛋白(albumin, ALB)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MSCs形态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细胞均出现肝样细胞形态。空白对照组未见AFP、ALB表达,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3、5、7、9 d AFP、ALB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实验组比模型对照组AFP、ALB水平增高明显。结论:EPCs在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雪旺细胞分化的潜能,观察细胞在不同材料上的生长状况,利用分化细胞观察在BAM生物材料的复合情况,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妊娠10.5d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纯化后分别用8.5mg/L牛脑垂体提取物BPE、50μmol/L弗司扣林(forskolin)及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鉴定细胞性质,将诱导后的细胞种植于胶原膜及胶原凝胶,并于培养3、6d后分别进行光镜、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培养3d后外胚间充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突起变长.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免疫组化显示外胚间充质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无GFAP的表达.而诱导分化后出现GFAP的表达,其中BPE及Forskolin联合应用后分化效果最好,约为79.2%.而在BAM凝胶和膜上细胞都可伸展并增殖.结论 BPE和Forskolin可不同程度诱导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在BAM膜上分化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为该细胞与BAM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导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效率,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比较。方法:用两步法诱导干细胞HUES9分化为内皮细胞,前3 d在N2B27培养基中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4 (25 ng/mL)和肝糖原合成激酶3β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CHIR99021(10 μmol/L)使细胞分化到中胚层状态,第4天开始用 VEGF165(200 ng/mL)和Forskolin(2 μmol/L)将细胞诱导为内皮细胞。观察分化第6天细胞形态,并与HUVECs比较。用 CD144作为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效率及分化后细胞的身份。比较两种内皮细胞迁移和成管能 力。结果:分化后的内皮细胞与HUVECs在显微镜下形态一致。分化细胞表面标志物阳性率达到73.4%,重新培养后 的内皮细胞表面CD144阳性率达到86.6%,HUVECs为94.4%。分化后的内皮细胞与HUVECs均具有良好的迁移和成管 能力,但分化后的内皮细胞能力不如HUVECs强。运用SB431542后,能够提高分化后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成管能力。 结论:此两步法将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有较高的分化效率,可作为理想的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GVEC)在胶质瘤肿瘤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培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VEC)及胶质瘤GVEC,在体外与胶质瘤细胞株(CGH5)共培养,并以单独培养的CHG5细胞作为对照。通过Transwell培养板迁移实验分析GVEC对CHG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VEC对CHG5细胞骨架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培养后CHG5细胞Rac1和Cdc42表达的变化。结果CHG5与GVEC共培养后迁移能力显著高于与VEC共培养和单独培养的CHG5细胞(P < 0.05)。细胞骨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GVEC共培养的CHG5细胞的微管蛋白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核附近微管蛋白较粗厚,呈圆环状,放射状排列。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GVEC共培养的CHG5细胞Rac1和Cdc42表达明显增高(P < 0.05),但与VEC共培养的CHG5细胞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肿瘤细胞血管在胶质瘤细胞迁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GVEC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微管蛋白结构,并上调Rac1和Cdc42蛋白的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运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入性麻醉药七氟醚对脐血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s)活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来源单核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即常规培养组(C组)作为对照组、未成熟DC组(I组)和成熟DC组(M组)。C组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50 ng/ml和重组人白介素-4(rhIL-4)10 ng/ml共培养12d,然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50ng/ml,持续培养至第14天。I组、M组分别于第6、13天用含2.5%七氟醚的混合气体处理,余同C组。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表面免疫表型表达(CD80/CD86、CD83/HLA-DR),MTT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2水平。结果 (1)DCs形态学:C组及M组细胞表面有大量较长突起,面I组细胞表面树突状突起短,分支少。(2)CD80/CD86、CD83/HLA-DR表达率:C组、M组、I组分别为(36.9±2.8)%和(12.9±2.4)%、(39.4±2.1)%和(14.4±3.0)%、(19.6±2.6)%和(7.1±1.4)%,I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s刺激T细胞增殖活力:C组、M组、I组分别为1.44±0.23、1.37±0.10和0.56±0.12,I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s分泌IL-12水平:C组、M组、I组分别为(958±321)pg/ml、(982±408)pg/ml和(377±312)pg/ml,I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可抑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但对成熟树突状细胞活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鼠胃体部黏膜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与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 取成年小鼠胃体部黏膜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内分泌细胞及主细胞、壁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根据胞质中颗粒超微结构的不同特点,将内分泌细胞分为Ⅰ、Ⅱ、Ⅲ型.三型细胞均可见与主细胞及壁细胞紧密相邻,内分泌细胞的胞膜局部呈"Ω"型凹陷.结论 基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鼠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uridarum)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内的存活情况以及对DC功能的影响,为衣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诱导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用C.muridarum感染DC,分别在24、72h固定细胞进行衣原体包涵体染色;采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DC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感染DC与T细胞共孵育48h, CCK-8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C.muridarum能够感染骨髓来源DC,衣原体在DC中生长缓慢,形成非典型的包涵体;感染后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和低水平的IL-10;并且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说明衣原体感染的DC仍然具有抗原递呈能力。结论:成功建立C.muridarum感染DC的体外细胞模型,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对DC抗原递呈功能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在体外能否引起神经干细胞的迁移,从而为研究胶质瘤细胞中存在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物质打下基础。方法:分别培养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以星形胶质细胞为对照,做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其结果;将C6胶质瘤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无血清培养上清分别浓缩,并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其结果。结果:(1)C6胶质瘤细胞的培养上清引起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数目明显多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上清和新鲜无血清培养基(P<0.01);(2)将无血清培养的等浓度的C6胶质瘤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上清浓缩蛋白电泳,可见二者蛋白条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从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可以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2)C6胶质瘤细胞无血清培养的上清中存在着能够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