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在本组21例中,男5例,女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其中18~30岁2例、31~40岁5例,41~50岁6例、51~68岁8例;病程,最短一周,最长1年。本组均为中、老年人,以女性为多。 2.临床表现:在本组21例中,双下肢浮肿14例,腹水伴双下肢浮肿5例,颜面眼睑浮肿2例。二、治疗方法和典型病例本组21例,分别治以宣肺利水、健脾化湿、温肾利水等法,均获满意疗效。 1.宣肺利水法: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肃降,则不能通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温中消瘀法组方治疗胃脘痛,收到较好疗效,现将1986年~1990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0岁;其中21岁~30岁9例,31岁~40岁20例,41岁~50岁16例,51岁~60岁3例.48例病人中属胆或胃术后者5例,胃神经官能症6例,经胃镜或钡餐摄片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例,胃下垂2例,急性单纯性胃炎2例.  相似文献   

3.
沈祖法 《陕西中医》1989,10(2):63-63
<正> 笔者于1982年至1985年在门诊运用乌黄定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5例,疗效显著,兹小结如下。临床资料年龄最小14岁,最大35岁,20岁以下者60例,21~29岁者24例,30~31岁者21例;未婚75例,已婚30例;以学生为多。腹痛时间:发生于经前者30例,经期者30例,经后者3例,经前至经期者24例,经前至经后者6例,经期至经后者12例。病程:1~5年者57例,6~10年者15例,11~15年者24例,  相似文献   

4.
张振榆  张改兰 《陕西中医》1989,10(4):157-157
<正> 笔者从1979年以来,运用家父张世雄老中医自拟消肿汤、固冲汤、培元汤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所致水肿11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115例中,急性肾炎37例,慢性肾炎56例,肾病综合征22例;男性47例,女性68例:年龄1~10岁6例,11~20岁14例,21~30岁19例,31~40岁22例,41~50岁30例,51~60岁20例,61岁以上4例;职业工人20例,农民39例,干部17例,市民42例,牧民1例。辨证治疗1.以浮肿为主者用消肿汤:茯苓、白茅根、玉米须各30克,白术、猪苓、益母草、滑石、车前子各15克,生姜皮、琥珀各6克,桑白皮12克。  相似文献   

5.
呕吐是一个症状,可见于临床多种疾病之中。本文所治皆是以呕吐为主症的一组病例。兹将笔者1978年至1988年间,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呕吐30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员,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男女之比为3:7。年龄12~54岁,其中12~20岁4例,21~30岁12例,31~40岁8例,40岁以上6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10天。其中慢性胃炎11例,感冒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内耳眩晕病4例,慢性胆囊炎3例,原因不明者3例。全部病例均以呕吐为主症,多伴有恶心,仅有部分病例有低热或胃脘部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本组男104例,女106例。其中20~30岁94例;31~40岁61例;41~50岁25例;51~60岁16例,61~70岁14例。病程1~5年140例;6~10年36例;11~15年1例:16~20年30例;21~30年3例。症状:呈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量多,鼻塞、嗅觉暂时减退,  相似文献   

7.
合谷刺法为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7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起国  崔红 《中国针灸》1998,18(1):33-34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祖国医学称之为“上胞下垂”。《诸病源候论》中称为“睢目”,又名侵风、目睑垂缓,症状重者《目经大成》称为“睑废”。1995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合谷刺法”为主配合艾灸的方法治疗本病47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11~20岁3例,21~30岁9例,31~40岁16例,41~50岁14例,51岁以上者5例;病程1~10日21例,11~20日13例,21~30日8例,31~45日5例,最短1天,最长45天;患左眼者23例,右眼者18例,双眼者6例;伴复视者21例。诊断标准:依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实施的《中医病…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0年到1992年共治疗有完整资料记载的疖病4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中,男36例,女7例.发病部位在后项13例,腰背部11例,臀部16例,会阴部1例,其它部位2例.发病年龄在1岁~10岁14例,11岁~20岁8例,21岁~30岁2例,31岁~40岁2例,41岁~50岁3例,51岁以上14例.以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年龄发病率高,占65%以上.疖肿发病多开始于夏秋季节,此愈彼起,反复发作.病程1月~2月16例,3个月~4个月10例,5个月~6个月4例,6个月以上8例,1年以上3例,2年以上2例.疖肿数最少在3个以上,最多一例疖肿多达109个,平均在10个  相似文献   

9.
加味苍耳子散上颌窦灌注疗法治疗上颌窦炎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6年元月至1993年5月,用加味苍耳子散药液作上颌窦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100例,疗效满意,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其中13岁~20岁者71例,21岁~30岁者20例,31岁以上者9例。双侧上颌窦炎79例,单侧21例。 临床表现:鼻塞,粘液性鼻涕,嗅觉减退,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6~8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100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100例中,男79例,女21例;年龄自14~78岁,其中30岁以下7例,31~40岁22例,41~50岁32例,51~60岁28例,60岁以上11例;既往有肝炎病史30例,疾病史4例,长期饮酒史18例,血吸虫病1例,其余无明显诱因。本组100例全部有腹水、腹胀、纳差、乏力等临床表现,其中伴有呕吐21例,腹泻26例,鼻衄或牙龈出血19例。入院时有发热28例,下肢浮肿76例、黄疸40例,腹壁静脉怒张43例,蜘蛛痣17例,肝肿大49例,脾肿大66例,其中巨脾17例。肝功能除8例正常外,92例有不同程度改变。测定HBsAg  相似文献   

11.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5~30岁12例,21~50岁22例,51~60岁16例;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半个月;急性发作期25例,缓解期25例;腹部X线平片阳性者19例,其余由B超提示。结石部位及合并症:肾结石38例(包括双侧),输尿管结石11例(双侧),膀胱结石1例;有尿路感染者30例,肾盂积水者48例,肉眼血尿者30例。  相似文献   

12.
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笔者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64例,疗效满意,现予介绍。一、一般资料:21~30岁9例,31~40岁35例,41~50岁16例,50岁以上4例;下腹疼痛坠胀者61例,腰骶酸痛者25例,痛经者46例,月经失调者39例,白带多者35例;有一侧或两侧附件增厚或呈条索,或有炎性包块、压  相似文献   

13.
阳萎是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透穴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用针刺透穴法治疗阳萎60例。年龄在30岁以内21例,31~40岁19例,41~50岁10例,51~60岁6例,60岁以上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职业工人22例,农民15例,干部18例,军人2例,其它3例。结婚年龄20岁以内11例,21~30岁36例,31~40岁11例,41~50岁2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1985~1989年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58例,效果较好,现小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性41例;年龄16~20岁12例,21~30岁15例,31~40岁18例,41岁以上者13例;病程最长者21年,最短者2月。治疗方法 1.取穴:①三焦、胆、神门、皮质下、镇静;②太阳,交感、枕小神经、肾、脑干。每次选贴一组,两组交替。2.操作方法:将胶布剪成1×0.8cm 的小方块,再将王不留行籽一粒,贴在胶布中心备用,耳廓常规消毒后用电子耳穴探测仪或探针棒找准穴位(最佳敏感点),将贴药的胶布紧贴在耳穴上。并适量按压以患  相似文献   

15.
谭济生 《陕西中医》1989,10(3):110-110
<正> 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各型痹证约300余例,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52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6~20岁12例,21岁~30岁25例,31岁以上者15例;实验室检查:抗“O”阳性1:500至1:700者32例,1:800至1:1200者10例,类风湿因子阳性和抗“O”阳性10例。辨证治疗1.风寒型:共8例。证见四肢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增,脉弦紧,舌质淡、苔薄白。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川乌、草乌。  相似文献   

16.
乌蛇搜风汤治疗银屑病6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志超  王勇 《陕西中医》1989,10(2):64-65
<正> 我们于临床应用中医验方乌蛇搜风汤,治疗银屑病64例,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男34例,女3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20~40岁者44例;64例患者的患病时间最少为9天,最长21年,本组观察的病例其中急性进行期的银屑病患者56例,慢性静止期的银屑病患者急性发作者8例。治疗方法乌蛇搜风汤:乌梢蛇20~30克,金银花、生地各25克,苦参、蝉蜕、槐花  相似文献   

17.
资料分析154例均为门诊病例.(1)性别、年龄:男108例,占70.1%;女46例,占29.9%.年龄在10岁以下者1例,11~20岁9例,21~30岁51例,31~40岁60例,41~50岁22例,51~60岁8例,61岁以上者3例.以21~40岁为多.  相似文献   

18.
<正> 笔者近年来,辨证治疗65例银屑病,疗效尚且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男39例,女26例;年龄:12~20岁的5例,21~30岁29例,31~40岁21例,41~50岁7例,51~75岁8例;病程:2—6月4例,1—2年11例,3—5年12例,6—10年的21例,11—30年16例,42年1例。辨证分型治疗1.血热型:共30例,多因心肝二经蕴热,郁于血分,蒸灼肌肤所致。  相似文献   

19.
<正> 197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王不留行子贴压耳穴治疗神经衰弱150例,资料完整的136例,近期疗效较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6例中,男性58例,女性7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1岁。17~25岁21例,其中学生13例;26~60岁94例,其中从事脑力劳动者62例;61~81岁21例,其中离退休工人及干部14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0余年。病程1年以内28例,1~9年43例,10年以上20例,20年以上4例,30年以上3例,统计不详38例。治疗方法1.取主穴:心、肾、神门、皮质下。其作用是降心火、升肾水、养血、安神定志。配穴:患者急躁、易怒,肝阳上亢配肝穴,疏肝理气;月经不调配内分泌调节内分泌  相似文献   

20.
针刺中脘穴为主治疗荨麻疹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笔者以针刺中脘穴为主治疗60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0岁以下10人,11~30岁15人,31~50岁25人,50岁以上10人。其中急性者39人,慢性者21人。病程最长20年,最短7天。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