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之一,研究表明,患慢性肝病同时又饮用咖啡的人患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更低。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全球患病率日益增加,咖啡摄入对NAFLD的影响受到了新的关注。本文对咖啡摄入减轻NAFLD严重程度的流行病学、临床证据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咖啡尤其是咖啡因之外的其它成分可以减少NAFLD的患病率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 Steatohepatitis,NASH)的炎症反应。咖啡对NAFLD的护肝作用与抗氧化、抗炎及抗纤维化等机制有关。目前支持这些作用的数据仍十分有限,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指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甚至肝硬化等一系列病变的综合征。肥胖和静态生活方式可诱发基因重组导致NAFLD的发生;肝脏与肠道和脂肪组织间的相互关联、基因和环境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故在儿童NAFLD的发病机制中上述因素占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儿童NAFLD的自然史认识不多,正逐步深入研究其发病机理。发病机制和组织学改变不仅可为早期诊断和非侵入性诊断手段的应用提供依据,还可为儿童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磷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了解NAFL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磷脂(PL),并以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PG)及肝酶等作为其他观察指标。结果NAFLD组血清磷脂值为(250.23±55.24)mg/dl,对照组为(229.23±39.03)mg/d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12,P<0.01)。NAFLD组TC、TG、VLDL-C、FBS、ALT、AST、GC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AKP高于对照组(P<0.05)。而NAFLD组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磷脂的代谢障碍造成血清磷脂升高。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起病方式及病程,脂肪肝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前者多为小泡性脂肪肝,后者则为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脂肪肝。通常所述的脂肪肝主要指慢性脂肪肝,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三种病理类型,临床上则分为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BV感染人群中运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的关联。方法基于2016-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招募的3 813例HBV感染者, 收集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运动情况及其他协变量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运动与该人群NAFLD患病的关联, 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效应修饰因子。结果共2 259例HBV感染者, 患有NAFLD者454例(20.10%)。校正协变量后, 发现中强度运动为NAFLD的保护因素(OR=0.66, 95%CI:0.46~0.9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可能在女性(OR=0.61, 95%CI:0.36~1.01)、年龄<45岁(OR=0.24, 95%CI:0.06~0.8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0.16, 95%CI:0.04~0.49)、家庭年收入<3万元(OR=0.39, 95%CI:0.16~0.89)、3万~8万元(OR=0.64, 95%CI:0.40~1.00)、有高血压病史(OR=0.45, 95%CI:0.21~0.88)、BMI≥24.0 kg/m2(OR=0.66, 95%CI:0.43~1.01...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TG)]在肝细胞中的过度沉积,达到5%的肝脏质量或30%的肝细胞脂肪沉积称为脂肪肝。目前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NAFLD中伴有肝脏炎症、坏死、纤维化、Mallory玻璃样交、气球样变性等组织学改变的病例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酒精摄入史,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持续进展则会出现严重肝损害,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本文对NAFLD近年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以期为下一步研究和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2008-2018年北京市城区年龄≥18岁人群的体检资料,探究睡眠时长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  利用北京美兆体检中心2008-2018年体检资料,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睡眠时长与NAFLD患病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亚人群中睡眠时长与NAFLD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77 697名体检对象,年龄为(40.7±11.7)岁,短睡眠时长(< 6 h)与长睡眠时长(≥8 h)分别占12.7%与7.0%,NAFLD的超声检出率为37.6%。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短睡眠时长和长睡眠时长与正常睡眠时长的体检对象相比患有NAFLD的OR值分别为1.08(95% CI: 1.03~1.14,P=0.003)和0.88(95% CI: 0.82~0.95,P < 0.001),且短睡眠时长与NAFLD的关联在男性(P交互 < 0.05)及18~ < 30岁、30~ < 40岁的人群中(P交互 < 0.001)更为显著;进一步调整BMI后,发现睡眠时长与NAFLD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睡眠时长与NAFLD风险有关,尤其在男性和年轻人中;BMI在睡眠时长与NAFLD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脂肪性肝病     
<正>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主要是TG)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10%,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临床上脂肪性肝病则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酒精  相似文献   

10.
《卫生研究》2021,(2):346-35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肝脏,还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近年来,NAFLD在全球范围内呈流行趋势,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线粒体损伤机制如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生物合成、脂肪酸β氧化及线粒体呼吸链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估计全世界的患病率为25%。一项预测性研究指出,NAFLD不是一种良性及静止的病变,它可发展为不可逆的肝损害,其中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高达25%,所以肝纤维化也被认为是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评估预后的最重要预测指标之一。NAFLD的发生和发展通常发生在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严重紊乱和能量稳态的失调的情况下,而甲状腺激素是能量稳态的关键调节剂,对脂质和葡萄糖代谢有显著的直接作用。故本文将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中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情况、特点、危险因素。方法整群抽取某社区40~75岁3 18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检测血糖、血脂、肝酶等及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NAFLD患病率为25.5%(标化率22.9%);女性27.0%高于男性的21.8%(P<0.01);女性及<60岁的男性中,NAFLD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腰臀比是男女性NAFLD的共同的危险因素,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是女性特有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中老年人约25%患有NAFLD,超重、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高腰臀比增加NAFLD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鸡蛋摄入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2014—2015年开滦队列6734名非NAFLD人群为研究对象,男性5500名,女性1234名,年龄为(45±14)岁,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法收集过去一年中包括鸡蛋摄入在内的饮食情况,并计算终止高血压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评分;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应用Kaplan-Meier法估计每周不同鸡蛋摄入频率人群(0~4个、5~7个、>7个)NAFLD发病率,并基于不同校正因素的Cox回归估计上述三组人群NAFLD发病风险差异。结果 6734名非NAFLD人群经中位45个月的随访,1484名发展为NAFLD。每周摄入0~4个、5~7个、>7个鸡蛋的人群4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7.1%、19.9%和29.6%(P<0.05)。每周摄入5~7个鸡蛋的人群DASH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人群(P<0.001)。在校正了包括DASH评分、膳食胆固醇在内的多个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158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铁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等各指标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分为NAFLD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血脂、血糖、尿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情况。结果NAFLD组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尿酸、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与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显著相关(r=0.260、0.299,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NAFLD患者肝损的一个有效指标,并在NAFLD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NPLA3 rs738409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在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Embase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PNPLA3 rs738409基因多态性与NAFLD发生的相关文献,并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11篇,共计NAFLD组1 069例,对照组2 127例。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PNPLA3 rs738409位点GC、CC、GC+CC基因型与NAFLD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0.63(0.361.12)、0.22(0.111.12)、0.22(0.110.43)、0.50(0.150.43)、0.50(0.151.66),Z=1.57、4.43、1.13,P>0.05、<0.05、>0.05。各研究的敏感性分析较稳定且无发表偏倚。结论 PNPLA3 rs738409 CC基因型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儿童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儿童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样化的,且与成人有诸多不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对儿童NAFLD的重视度仍不高。本文归纳了导致儿童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机制,包含基因多态性、母体及胎儿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环境暴露、代谢综合征、内分泌相关机制和肠道微生态等,旨在为儿童NAFLD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人群膳食铁摄入情况,并探讨其与NAFLD患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哈尔滨市NAFLD患者及对照人群各215人采用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进行膳食调查,统计数据并计算膳食铁摄入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铁对NAFLD患病危险性的影响。结果 NAFLD患者铁摄入量[(30.76±17.11)mg/d]、血红素铁摄入量[(5.03±5.99)mg/d]和非血红素铁摄入量[(25.73±12.99)mg/d]明显高于对照人群[分别为(22.33±10.96)、(2.63±3.52)和(19.70±9.08)mg/d,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膳食铁和血红素铁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者发生NAFLD的OR值分别为5.5(95%CI 2.061~14.45,P=0.001)和6.1(95%CI2.562~14.63,P<0.001),而非血红素铁对NAFLD的患病危险性没有影响。结论高膳食铁及血红素铁摄入水平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因此NAFLD患者铁的摄入应适量,尤其是血红素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总人群患病率达15%~25%.NAFLD多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因此,对NAFLD危险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我们探讨了肥胖、高血糖、高血脂与NAFLD的关系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最近30年,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酒精消费量快速增加,肥胖人群迅速扩大,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正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既肥胖又饮酒的人群出现肝损伤,无法判断肝损伤的病因是来白酒精还是肥胖。近来,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诊断模型来鉴别酒精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14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同时给予益肝灵片(2片/次,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2片/次,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结果治疗组ALT、AST、TG、TC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可安全有效地用于NAFLD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