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脏结构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及非微量白蛋白尿组在临床特征及心脏结构诸指标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停服抗高血压药物2周后,检测其晨尿白蛋白浓度(Alb)及肌酐(Cr)水平,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42%的患者存在微量白蛋白尿(MAU)(2.5<Alb/Cr<25),微量白蛋白尿组(MA)患者及非微量白蛋白尿组(NA)患者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年龄、高血压病程、及血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MA组的IVS、PWT、LVDd、LVW及LVMI皆显著高于NA组(P<0.05~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早期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动态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1)用放免法测定99例高血压患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有无尿微量白蛋白将高血压患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无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其收缩压明显升高,脉压明显增大(P<0.01)。结论: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可能与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对左心室及肾功能的损害。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脉血压监测,根据夜间平均血压是否高于120/75 mmHg分为两组,对照组夜间平均血压低于120/75 mmHg,观察组夜间平均血压高于120/75 mmHg,同时检测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LVM、LVMI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尿微量蛋白尿的发生比例亦高于对照组。结论夜间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病可导致肾脏病变,由于早期临床症状隐匿,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易被人忽视。已知尿微量白蛋白(MA)是高血压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脉压(PP)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心血管疾患的病死率、总死亡率显著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上述指标间的互相关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55例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按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5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mg)、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24小时尿白蛋白30-300mg),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EF值显著下降,以LVEF〈50%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并心衰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提示了左室功能的显著减退,同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7例,根据颈动脉硬化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观察三组血Hcy,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等。结果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清Hcy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量均增加,且斑块形成组比内膜增厚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和微量白蛋白尿联合检测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MAU)尿量的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例)与非高血压对照组(57倒)24h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并计算尿蛋白排泄率。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尿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对83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42例)和氨氯地平组(41例),分别予以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于受试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二维彩色B超,检测室间隔(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两组在受试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开始明显下降(P<0.01),两组降压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4周测IVS、LVPW、LVDd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EF和E/A升高(P<0.01),24周后坎地沙坦组优于氨氯地平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明显下降(P<0.01)。坎地沙坦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能逆转左室肥厚、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但坎地沙坦的保护作用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75例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行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8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89例。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组32例,高血压治疗达标组30例,正常血压组24例,分别采用动态血压记录仪监测动态血压,计算出24小时、白天、夜间血压变异性,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出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左室重量、左定重量指数高于高血压治疗达标组和正常组(P<0.05),高血压治疗达标组血压变异性、左室重量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24小时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平均水平有关,血压变异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左室重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重塑的代谢因素。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脂、血糖、尿酸、胰岛素及C-肽。将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腔室径大小,计算左室质量。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别,多元回归分析代谢因素与左室重塑的关系。结果年龄、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质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尿酸与左室重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偏回归系数0.168,P=0.013)。结论尿酸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塑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量白蛋白尿能预报高血压病的心肾血管并发症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30 0mg/ 2 4h)不仅见于早期的 1型和 2型糖尿病肾病 ,也见于非糖尿病疾病及原发性高血压。在糖尿病 (特别是 1型糖尿病 )肾病早期诊断中检测微量白蛋白尿具有肯定价值 ,还可预测 1型及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及其死亡率。那么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合并症及肾脏损害是否也有预报及早期诊断价值呢[1] ?1 微量白蛋白尿的产生机制在高血压病患者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阳性率到底有多少 ?1996年Agrawal等[2 ] 对 11343例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研究已表明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P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反映脑卒中、心脏疾病以及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增加,左室重量指数(LVMI)增大和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UAE)异常是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亚临床损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1):968-968
该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几何构型、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法快速测定EH组(106例)和对照组(46例)的血浆BNP浓度,根据心脏彩色超声检测结果,依照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将106例EH患者分为:正常构型亚组(12例)、向心性重构亚组(9例)、离心性肥厚亚组(64例)、向心性肥厚亚组(21例)。  相似文献   

15.
黄织春  刘凤琴 《心脏杂志》2000,12(6):455-45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功能变化与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LVH)组(EH)35例,伴LVH组(EH+LVH)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计算机左室重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厚度(MWT),相对室壁厚度(RWT)。结果:EH组及EH+LVH组血浆E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LVH组ET高于EH组(P〈0.01)。ET与LVMI,MWT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316,0.268和0.317,均P〈0.01),ET与E/A呈负相关(r=-0.304,P〈0.01)。结论:ET与高血压和LVH相关。  相似文献   

16.
焦东梅  李伟  武尚文  肖振忠 《山东医药》2007,47(19):106-107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阳性率,分析尿mAlb、β2-MG显著相关性因素;比较尿白蛋白正常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硬化斑块指数(PI)。发现高血压患者尿mAlb、β2-MG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二者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高血压患者尿mAlb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1),MAU组、NAU组颈动脉IM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提示尿mAlb、β2-MG增高可以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敏感性指标,且尿mAlb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室重量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定8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cd)及QTcd%变化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关系,结果: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组的QTcd及QTcd^均明显高于无LVH组的;QTcd及QTcd%随LVMI增高而增高(r=0.7718,r=0.6798),但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人QTcd的增加不是血压变化结果,而是左室肥厚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据24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82例,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患者中选择与阳性组血压匹配的82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在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60/82(74%)]显著高于阴性组[42/82(52%)],且双支病变发病率较高(25%比12%,P<0.05),三支病变发病率也较高(15%比3%,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比阴性者有更高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更加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轻度高血压伴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轻度高血压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每天2次,每次0.6g)。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轻度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20.
段玉柱 《高血压杂志》2001,9(4):312-313
目的 研究依那普利长期应用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的左室结构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观察3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依那普利5-10mg,平均18个月后,血压左室结构及QTd改变。结果 用药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显著降低(P<0.01),心率(HR)无明显改变(P>0.05)。左室重量指数(LV-MI)、是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PWT)明显减少(P<0.05),QTd显著降低(P<0.01)。结论 依那普利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还可逆转LVH降低QTd,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