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颊粘膜肌瓣腭裂修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腭裂修复减轻对上颌腭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又能达到腭咽闭合。方法应用双侧粘膜肌瓣对腭裂进行修复术手术。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16腭裂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腭裂修复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又能达到腭咽闭合。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腭裂进行修复手术。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16例腭裂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减轻了上颌骨的发育障碍;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肌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腭裂修复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又能达到腭咽闭合。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腭裂进行修复手术。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16例腭裂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减轻了上颌骨的发育障碍;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且几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对23例6-12岁腭裂患儿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4周开始接受语音训练,训练周期三个月。测试并记录训练前后的语音清晰度。结果:患儿的语音清晰度从术前的30%提高到92%,提高了62%,经t检验,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01)。结论: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只要选择合适的适应症,方法得当,术后配合适当的语音训练,最终可使患儿的语音达到或接近正常效果,是成功治疗腭裂的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术式即软腭全层五瓣旋转推进法腭裂修复术(五瓣法),并应用于临床70余例.效果较好。现对五瓣法和二瓣法的术后语音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畸形 ,修复的方法基于vonLangenback提出的术式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专家们又提出了很多手术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 ,以达到修复的目的。不论何种术式 ,都有创伤大、剥离范围广、手术时间长的特点 ,手术创伤又对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产生影响 ,术后瘢痕和肌张力的异常 ,可加重颅面形态的发育畸形。为了减少手术对颅面形态的影响 ,我们自 1 999年以来选择性地对 34例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患者 ,采用单侧瓣的方法进行修复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男 2 3例 ,女 1 1例 ;年龄…  相似文献   

7.
下鼻甲黏骨膜瓣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裂隙宽大的腭裂修复术中闭合软硬腭交界处裂隙的鼻侧面,确保缝合伤口一期愈合的方法。方法 设计蒂在后的下鼻甲黏骨膜瓣,并将该瓣转移至裂隙软硬腭交界处的鼻侧面,有效地减少局部组织缝合张力、闭合裂隙。结果 用本法治疗21例患儿,术后伤果口均一期愈合,无腭瘘发生,软硬腭交界处无明显的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下鼻甲黏骨膜瓣修复软硬腭交界处裂隙的鼻侧面,减少宽大腭裂的组织缝合张力,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腭裂修复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关闭口鼻腔之间的裂隙,恢复腭部、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正常吞咽并获得良好的语言功能。自1999年至2002年,我们应用颊肌黏瓣(单侧或双侧)修复裂隙较宽的完全性腭裂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腭裂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对Furlow氏双“Z”字瓣逆向腭裂修复术进行改良,于软腭中部采用单一“Z”字瓣改形,延长软腭,简化 ,避免腭瘘,复裂等并发症产生。结果:采用此法对11例单侧腭裂患者进行整复治疗,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36个月无腭瘘,复裂发生;语言评价结果为发音优2例,良8例,差1例。结论:本术式为腭瘘,复裂发生率较低,语音能恢复较好的一种腭裂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对23例6-12岁腭裂患儿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4周开始接受语音训练,训练周期三个月。测试并记录训练前后的语音清晰度。结果:患儿的语音清晰度从术前的30%提高到92%,提高了62%,经t检验,具有极显的差异(P<0.0001)。结论: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只要选择合适的适应症,方法得当,术后配合适当的语音训练,最终可使患儿的语音达到或接近正常效果,是成功治疗腭裂的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颊脂垫瓣移转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颊脂垫瓣移转的应用原理及用以腭裂修复的实践。方法 将颊脂垫瓣移植于硬腭裂隙的口腔侧创面,或充填于腭部的口腔与鼻腔侧组织瓣之间,尤其是硬软腭交界处。颊脂垫不需用皮片覆盖,可以自行上皮化。结果 共治疗腭裂6例,术后颊脂垫完全成活,无腭瘘形成,无颊间隙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双侧带蒂颊粘膜肌瓣修补过宽腭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修复过宽腭裂的手术方法,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效果。方法:应用双侧颊粘膜肌瓣对过宽腭裂进行修复手术。 结果:应用该手术方法修复 12 例过宽腭裂患者,效果满意。 结论: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手术不剥离硬腭区粘骨膜,对上颌骨的损伤很小;②采用两块带蒂颊粘膜肌瓣重建了腭帆提肌功能,促使异位的提肌悬吊再形成;③血运良好的颊粘膜肌瓣插入于软硬腭交界处,能使软腭充分后退,实现腭咽闭合,而且可有效地防止瘘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带蒂颊脂垫瓣关闭先天性双侧完全性腭裂修复术时软硬腭交界处遗留的鼻侧菱形缺损,并延长软腭8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腭裂兰氏法加咽后组织瓣修复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增进腭裂术后发音效果而采取兰氏法加咽后组织瓣(简称:咽后瓣)转移修复术。由于术式的改变给麻醉提出了特殊要求。我院自1978~1986年进行此种手术麻醉614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两瓣后推加咽后瓣成形术修复腭裂80例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瓣后推 咽后瓣成形术修复腭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腭裂患者行两瓣后推 咽后瓣成形术,术后观察腭咽闭合情况,并进行语音机能评定。结果:本组腭裂修复术后,患侧软腭的长度较术前明显延长,平均延长16.7mm±3.5mm(P<0.01),术后语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两瓣后推 咽后瓣成形术是一种有效地腭裂修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32例小婴儿腭裂修复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腭裂手术修复的时机。方法 对32例25d~3个月的婴儿单侧或双侧腭裂进行手术修补,对发音效果及上颌骨发育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其语音质量和发音的准确度都与同龄正常儿童无异或接近正常,近期内未发现上颌骨发育障碍。结论 在手术熟练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25d~3个月内是腭裂修复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腭裂术后语音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文岚 《护理学杂志》2000,15(6):372-373
腭裂患儿一旦养成不良发音习惯,即使腭裂修复术效果十分理想,语音清晰度仍令人失望,欲获得理想的语音效果,不能失去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和治疗[1]。美国腭裂“颅面协会”于1993年明确指出了护理学在包括语音训练和治疗这个重要步骤在内的腭裂序列治疗中的地位、意义和工作内容[2]。因此,在整个语音治疗过程中,为了能与医师共同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语音训练,护士必须掌握相应的训练策略。1 语音训练的基础及时机1.1 语音训练的基础正常的腭咽闭合是获得正常语音的首要条件[2]。腭裂患儿由于其软腭肌肉的附着异常,影响发音过程中的腭咽闭合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早期腭裂修复术后瘘的发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婴儿期腭裂手术后瘘发生的规律。方法 对1995年7月~2001年9月期间施行的2~12个月龄的531例腭裂修复术后瘘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腭裂术后瘘发生率为4.9%,双侧完全性腭裂术后瘘发生率(7.8%),明显高于不完全性腭裂(4.4%),单侧完全性腭裂(4.3%,P<0.01),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瘘发生率与年龄,及本组所采用的不同术式无关(P>0.05);其中硬腭部瘘占完全性腭裂术后瘘率70%,较其它部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婴儿期腭裂手术并不会增加瘘发生率,对于双侧完全性腭裂,推荐做术前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20.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先天性腭裂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先天性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语音功能,给患儿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患者手术年龄不断提前,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语音状况,但仍然有很多患者的语音障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唇腭裂序列治疗虽然早已为国内外临床医生所认可,但是在我国,研究腭裂患者术后汉语语音的治疗方法依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