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导管法咽鼓管吹张与吉诺通胶囊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治疗,实验组实施导管法咽鼓管吹张与吉诺通胶囊联合治疗,对比2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00%),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导管法咽鼓管吹张与吉诺通胶囊联合治疗,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傅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6):350-350,352
目的 总结咽鼓管导管吹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143例(18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患侧鼻腔插入咽鼓管吹张导管吹张,并注入先锋霉素VI、康宁克通-A、糜蛋白酶的混合液2ml,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愈129耳(70.1%),好转41耳(22.3%),无效14耳(7.6%)。随访122例(141耳),4~12个月内复发18例(18耳),占12.7%。结论 咽鼓管导管吹张注药可改善中耳通气状况,清除中耳分泌物,消除炎症,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SOM)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卡他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强调对急性SOM的早期治疗.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咽鼓管逆行插管等,但疗效各异,且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曾国贵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26-126,145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药(地塞米松)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治疗耳鸣的效果,并观察地塞米松对内耳的影响。方法采集2008年1月~2009年1月随机选取300名门诊就诊无鼻腔疾病的耳鸣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通过"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进入鼓室。结果痊愈36.2%,好转48.9%,无效14.9%。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导管法咽鼓管吹张进入鼓室可有效地治疗耳鸣,并对内耳无毒副作用,具有治疗简单、安全、痛苦小、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道健  黄超英 《微创医学》2007,2(4):334-335
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使用口服药物、咽鼓管吹张、鼓膜切开或置管进行治疗。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微波辐射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7例病人为来自院内门诊及其他科住院病人,经我科会诊确诊为渗出性中耳炎者。所  相似文献   

6.
121例咽鼓管导管吹张术的操作与护理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卢云燕咽鼓管导管吹张术是耳鼻喉科常用的诊治方法,通过吹张术,可以定性诊断咽鼓管的通畅程度,协助诊断有关耳科疾病;通过吹张术,可以将闭塞的咽鼓管吹开,恢复咽鼓管功能,治疗中耳疾病。笔者通过对门诊12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咽鼓管吹张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耳鼻喉科122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分析治疗效果和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结果 122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治愈89例,好转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结论咽鼓管吹张法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有效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在鼻内窥镜电视监视下用咽鼓管导管行咽鼓管吹张 注药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电视监视下用咽鼓管导管行咽鼓管吹张 注药治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48例54耳。结果:此法视野清晰,定位准确,不破坏鼓膜的生理结构,并发症少,是改善儿童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提高其听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一般不伴有耳部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多认为其发病原因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也有认为与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1]。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治疗效果有时差强人意。我们从2009年开始探索使用鼻内镜下弯头吸引管吹张咽鼓管来配合治疗,随访6~12个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傅国武  王玲娜 《河北医学》2008,14(6):736-738
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因此SOM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如何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中耳积液排除被受重视。咽鼓管导管吹张为治疗措施之一,但在小儿SOM治疗中,这一方法由于要求技术操作熟练程度高,或者小儿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使咽鼓管导管吹张在小儿(SOM)治疗中实  相似文献   

11.
咽鼓管吹张致颊部皮下气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50岁。因左耳听力下降 3d收入院。查体见鼓膜内陷 ,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 ,电测听为左耳传导性聋 ,鼓室曲线为C型。分别行Valsalva法、Politzer法及经鼻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吹张 ,均无效。改用经口咽鼓管导管 ,在间接鼻咽镜下插入左侧咽口 ,进入咽鼓管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院内会诊病例情况,探讨耳鼻咽喉科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我院耳鼻咽喉科院内会诊的26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每周新会诊5.1例,其中,急症会诊148例(55.8%),常规会诊117例(44.2%)。会诊次数前3位的是急诊科、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会诊诊断前三位的是耳鼻部损伤(27.5%)、急慢性咽喉炎(18.1%)和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14.7%)。结论:耳鼻咽喉科协助各科会诊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不仅使会诊医师增长知识和经验,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咽异感症30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病因。方法 对门诊300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在分析。结果 自耳鼻咽喉疾病引起者占61.3%(184/300);由其它器官疾病引起者占30.7%(92/300),其中最多见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因素及功能失调占4.3%(13/300);原因不清者占3.7%)11/300)。结论 咽异感症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仍以耳鼻咽喉科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耳鼻咽喉科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注射用头孢硫脒(阿威欣)2gbid静推或静滴;疗程(7~14)天,重症感染者可适当延长。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bid静推或静滴,疗程同实验组相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有皮疹1例,停药后均消失。结论:注射用头孢硫脒用于治疗耳鼻咽喉科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讨论在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1组(n=63)和治疗2组(n=63),其中治疗1组采用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法来治疗,而治疗2组则采用以往传统的导管吹张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听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治疗一周,治疗后治疗1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5%,治疗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95%,组间差异有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听阙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治疗1组的听阙改善情况优于治疗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听力减退的情况,使患者的症状早日缓解。  相似文献   

16.
粘连性中耳炎的药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19耳)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21例(21耳)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组用波氏球法吹张患耳咽鼓管,鼓室内注射1%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混合液,鼓室注射后再行患耳波氏球法咽鼓管吹张术。手术组术中切除粘连的鼓膜以及瘢痕组织,进行听骨链重建,并用耳屏软骨修补鼓膜穿孔。结果:药物组治疗1个月后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占63.2%(13/19);手术组术后1个月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占66.7%(14/21)。结论:粘连性中耳炎可以进行药物及手术治疗,咽鼓管的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张淑华 《河北医学》1997,3(5):56-57
射频治疗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0666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张淑华应用射频治疗技术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是近年来医学界的科研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治疗时间短(仅2~4s),易掌握,病人无痛苦,无辐射等副作用,无需住院治疗、治疗后即可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阿奇霉素及咽鼓管吹张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ASOM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ASOM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咽鼓管吹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症状缓解时间、复发率及家属疗效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降钙素原(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耳痛、听力、耳内堵塞、耳鸣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阿奇霉素及咽鼓管吹张应用于儿童ASOM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咽鼓管吹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上的优劣及改进方法.方法 将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48例及对照组(波氏球法咽鼓管吹张)44例,治疗后3个月后复查比较.结果 3个月后复查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8例,治疗组复发1病例改为鼓膜置管,对照组复发8例中,5例先后改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后好转,3例改为鼓膜置管.两组4例因鼻咽咽口黏膜瘢痕而改为鼓膜置管.结论 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楚,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避免了盲目性,是传统方法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20.
卡他性中耳炎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使患者复聪。有效的方法是调节中耳气压,使负压改为正压,终止渗出。调节中耳气压主要靠咽鼓管再通,咽鼓管吹张方法有吞咽试验,捏鼻鼓气(valsalva吹张法)、波氏法、导管法等,我们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卡他性中耳炎987例,用Politzer吹张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卡他性中耳炎987例,男674例,女313例,1.5~79岁。18~40岁者884例。病因:气压改变所致703例,均系由泰山顶坐索道车下山后耳闷听力下降来诊。慢性肥厚性鼻炎72例,上呼吸道感染194例,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