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脊髓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脊髓病灶多与脑内病灶并发;常规MRI是检测MS脊髓病灶最敏感的方法,能客观显示脊髓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分布等情况,对MS的诊断、随访及病程评价有重要价值。MRI新技术能够量化评价脊髓病变,发现脊髓内隐匿性异常改变,进而反映脊髓功能损害。本文对MS脊髓病变的MRI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脊髓炎是一种脊髓炎性病变导致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主要包括疾病相关性脊髓炎和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中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型脊髓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神经高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MRI已成为MS型脊髓炎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就MS型脊髓炎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多发性硬化(MS)灰质病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利用多模态MRI可获得MS灰质病变的定性、定量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灰质病变,且多模态MRI可用于监测MS的病程进展.本文对MS灰质病变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22例MS患者行脑和/或脊髓MRI检查,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脑内病变位于测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脑干、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脊髓病变多位于预髓及上段胸髓,呈长条状。病变急性期及活动期强化,稳定期或斑痕期不强化。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并能对MS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时间顺序学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确诊为MS患者的MRI资料,常规行MRI平扫,38例行增强扫描,9例加扫FLAIR序列,5例行弥散加权成像。结果:脑内病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和皮层下区,呈类圆形、杏仁形或斑片状,30例可见特征性“直角脱髓鞘征”。脊髓内病灶主要呈长条片状,与脊髓长轴平行。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可见明显强化,静止期病灶不强化。结论:MRI可清楚显示MS病灶,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中青年非创伤性神经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记忆及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等多种认知领域障碍。MS伴发记忆障碍(MSMI)因发病隐匿而常被忽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神经功能影像学的快速发展,MRI已成为观察和诊断MS的重要手段,可为诊断MSMI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就MSMI相关临床及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182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MRI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临床明确MS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结果 MS好发于中年(平均发病年龄33.2±10.9岁)女性(68.7%),常见症状为肢体无力(74.2%)、感觉障碍(52.7%)和视力障碍(48.9%).MS病灶可单纯位于脑内(31.9%),或单纯仅位于脊髓内(31.3%),或脑与脊髓内均存在病灶(36.8%);好发部位依次为侧脑室旁(58.2%)、颈髓(52.8%)、胸髓(44.0%)、半卵圆中心(41.8%)和胼胝体(28.0%);病灶多呈斑片状;在T1加权像上可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多为高信号;病灶多为斑片状或斑点状强化.结论结合临床与MRI表现,可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R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行脊髓和/或头颅MR检查,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分布上以颈髓受累最多,占40%,颈胸髓同时受累占30%,胸髓受累占25%,全部脊髓受累最少,为5%.病灶形态,以条带状最多见,为40%,斑片状或云雾状为25%.矢状面T2WI均表现高或稍高信号,T1WI 90%为等信号,T2WI轴位病变,以类圆形高信号和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发现病灶,明确病灶位置,是目前诊断脊髓多发性硬化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诊断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于侧脑室周围占90.1%,大小以<1 cm最多占81.2%。病灶信号以稍长T1,长T2为主,增强呈不均匀斑片状或环状强化。MRS上陈旧性病灶NAA峰下降,急性期病灶NAA峰下降,胆碱峰、脂质峰及乳酸峰升高。结论 MRI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疾病50例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疾病的临床及核磁共振(MRI)信号特点。方法对50例Ms患者的部位、范围、病变处形态、MRI信号及强化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S的特征性表现为同时累及多个不同的部位的斑片状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后活动期病变明显强化,静止期病变无强化或强化减弱。结论MRI定位准确,不仅有助于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而且是目前MS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临床型MR扫描仪配备临床应用型线圈进行多发性硬化(MS)模型大鼠脑和脊髓病灶成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致敏Lewis大鼠制备MS模型动物10只.以1.5T MR扫描仪配用小肢端表面柔线圈,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1WI和T2WI扫描,层厚1~2 mm;以3.0T MR扫描仪配用正交腕关节线圈,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1WI、T2WI和Gd-DTPA增强T1WI三维容积扫描,体素0.06~0.08 mm3.利用工作站专业软件获得脑和脊髓多方向重组图像. 结果 3.0T MR T2WI和T1WI显示MS大鼠脑内病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对比度,脊髓病灶的对比度较弱.1.5T MR设备显示大鼠MS病灶的空间分辨力较低.MS模型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分布在脑和脊髓,斑片状,呈T2高信号、T1低信号,Gd-DTPA增强后部分病灶强化.结论 临床型3.0T MR设备能清晰显示MS模型大鼠脑以及脊髓内部的病灶,为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能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中脑铁沉积的病理、临床及MRI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脱髓鞘性疾病,近年来,MS病灶内及基底节区铁沉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沉积铁的成因、病理、临床及MRI技术在MS脑铁沉积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6岁,因头晕不适月余于2009年3月来我院就诊,查体、神经生理学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EDSS评分为0。体温36.9℃,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65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多发性硬化几个MRI征象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再认识其意义,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诊治并确诊的脑多发性硬化患者41例.其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11~52岁,病程1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 除了常规报道的影像学表现外,多发性硬化还可以表现为融冰...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由于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病灶最为敏感,其被广泛应用于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监控.但是,在多发性硬化的日常临床实践中还是存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不尽合理的问题.为此,2010年西班牙神经科学协会多发性硬化专家组基于大量文献回顾和其自身经验,制定了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应用指南,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多发性硬化...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存在铁的异常沉积,利用无创的MRI技术可以对脑内铁含量进行精确测量。本文主要针对MS脑内铁的沉积特点、可能的病理机制以及应用MRI测量铁的不同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