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天癸     
本文从天癸的定义、产生、特点、功能、临床作用及历代医家对天癸的认识等几方面作了阐述。认为天癸是与男女生长、发育、生殖相关的物质,其赖肾中精气盛衰的支配,需五脏六腑之精的补充与滋养,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对男女生长、发育、生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天癸实指肾精中一种促使生殖器官发育及繁衍后代的物质,也是一种功能体现。天癸的生存由肾气的盛衰所决定,天癸的至与竭与月经的初潮及停止、生殖机能的盛衰有着密切联系,每一个月经周期则应视为一个天癸的生殖周期。本文并从某些补肾填精中药的运用说明补养天癸的临床表义。  相似文献   

3.
自古中医学界关于"天癸"的讨论不断,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有说其为生殖之精,有说其为肾精,有说其为月经等等,都是对其功能一方面的理解,未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目前多认为天癸作为一种藏于肾的先天阴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其本质属于阴精,但其具有阳气的功能,符合中医学"体阴而用阳"的特性。从"体阴而用阳"来认识"天癸",既可揭示天癸本质属于阴精的属性,又能体现出天癸"用阳"的生理功能,也能对天癸"体阴不足"而"用阳失调"的病理加以概括,为临床诊疗天癸失调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天癸浅议     
天癸乃天之气化生的壬癸之水,它是具有生殖功能的物质,即天癸是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天癸之至与竭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天癸在妇科生理及治疗方面均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所调控,而中医认为妇女的经带胎产等一系列生殖活动由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所主宰,其中主要的物质基础天癸与西医生殖轴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比较古代医籍与现代文献报道论述天癸与Gn RH的特点,类比两者产生与结束的时间,影响生理周期的节律性以及功能上的相似性,探讨现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从天癸论治的机制,挖掘传统中医理论内涵,发现新规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韩玉芬  侯丽辉  吴效科 《陕西中医》2007,28(11):1557-1558
“天癸”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其后天癸作为中医学术语,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虽认识不一,众说纷纭,但都认为具有主导生殖的功能。现代研究认为,所谓“天癸”,乃是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它来源于男女之肾精,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又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滋养和充盈,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本文以《内经》为依据,浅谈脏腑经络对天癸生殖功能的生理调控。天癸的“至”与“竭”具体表现为月经的来潮与断绝,以及生殖功能的开始和丧失。1立论依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onset hypogonadism, LOH)是与男性衰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雄激素缺乏和靶组织、器官对于雄激素敏感性降低是其病理学基础。天癸是中医学对于LOH认识的特有概念和核心,天癸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点贴合LOH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特点。从LOH的相关研究揭示男性天癸的内涵,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挖掘天癸理论。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本文认为男性天癸是具有物质特性与功能属性为一体的特殊精微物质,可协助“肾主生殖”功能表达,其科学内涵应是多环节、多层次的,可视之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45-48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气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亦包涵了生殖功能,胞宫为胎儿孕育的场所。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胞宫实现生理功能的一部分,受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才能发挥容受胚胎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癸状态论     
天癸的确切内涵一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争论点。笔者客观批判了历代医家的论述,认为他们都在论述中或多或少犯了错误。通过论证天癸研究中实体论的谬误,并回归中医原本思维,结合《内经》原文,指出天癸是人体具备生殖功能及相关功能而出现的相应生理生命现象的一种综合状态。同时强调天癸并非只与生殖相关。天癸状态论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天癸的研究现状,并对中医其他方面的研究将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癸中医认为是先天之一气所化生的癸水,藏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同时对生殖功能有重大意义。现主要结合中医与西医的相似处,对天癸这一物质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同时结合中西医探讨其物质基础和异常天癸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病证-方药-成分-活性"关联性研究有利于揭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本文以元胡止痛方为范例,从中医的角度阐述气滞血瘀型头痛与该方的功效;从现代医药学角度系统总结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元胡止痛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等。在此基础上,探索元胡止痛方"病证-方药-成分-活性"关联性,为揭示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系统论中"功能A"的概念和中医学"气"理论的比较,从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等方面证明:中医学"气"理论的功能本质实际上就是人体结构的功能A。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清以前医籍中以“禀”为词素的先天体质术语及其内涵进行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光盘为检索对象,以“禀”为关键字检索,共检索出6 480篇,逐篇阅读后,筛选出清代以前具体论述先天体质的文献,提炼出9个用来表述先天体质的词汇。结果:1. 隋朝最早出现以“禀”字组成的先天体质术语。至明末,依次出现了“禀气”、“禀质”、“禀受”、“禀赋”、“所禀”、“赋禀”、“气禀”、“禀体”、“素禀”9个先天体质术语,出现率高的先天体质术语是“禀受”(33.27%)与“禀赋”(32.99%)。2. 构成先天体质的要素有5 个,至明末依次出现了形体、父母遗传、寿夭、气血、地域,出现率最高的是形体(32.11%)。结论:1. 清以前,表述先天体质的术语带有“禀”字。2. 用多个词汇来表述先天体质,意在表述先天体质的不同要素,同时也体现了先天体质的认识过程。3.最先认知的先天体质要素不是父母遗传,而是形体、气血是位居第2 的先天体质要素,表明观察先天体质不仅涉及身体的结构———形体表现,也涉及身体的功能———气血表现。古代中医有关先天体质的探讨对当今的健康认知与健康维护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理论,分别从辨证以阴阳为本,以求因为本,以顾护元气为本,来探讨临床证治要领。  相似文献   

15.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2005,22(4):302-303
“气”和“真气”是真气学说的基本概念,长期以来使用混乱。“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精微物质,不能简单认为是某种元素,真气是相对于“气”的无形的功能,以质能说明两者的关系。研究“气”的重点是“真气”,真气的特性有非形态性、非常规性、超常性和系统性。作为一般概念“真气”的特性,涵盖中医学真气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气至"包含"气至针下"及"气至病所"。针对肌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找到病灶的激痛点,触诊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触手按压固定或拇食指钳住,刺手持针,针尖沿触手拇指甲边缘刺入紧绷肌带,较易使"气至针下"。若激痛点除表现肌肉疼痛外,可诱发可识别的引传症状,在针刺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使针感沿引传痛的部位感传,做到"气至病所"。针对神经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判断病灶神经节段,有针对性针刺刺激神经根、神经干、外周神经卡压点,使针感沿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至肢体末端,做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17.
人体之"精"是质和量的统一,精之质的特点是其具有"纯粹性、醇厚性、坚实性、藏守性"的基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内在规定性;而"精"的量则需"充足盈满而有度施泄",则是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外在规定性。中医学"精"之质、量基本特性的认识产生之源,在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气学说的渗透,以及"取象"的观察思维方式的运用。古人的思维认识方式有一定"或然性",但基本遵循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辨证法认识原理: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  相似文献   

18.
小脑萎缩症作为神经系统遗传病的一种,多以步态异常为首发症状。韩景献教授根据中医辨病辨证分析,针药结合治疗小脑萎缩症,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枕三经排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以局部取穴为主,主要调节小脑功能。三焦针法取穴为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和外关,以通调三焦,益气调血。结合中药汤剂地黄饮子,共奏固本培元之功。  相似文献   

19.
心神主导脏腑机能活动,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经络为神气行使之道;心神主导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明论"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背景,根植于中医传统藏象学说理论,是对人类复杂精神活动的高度概括,具有着浓厚坚实的文化底蕴。"心主神明论"不仅阐述了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调控、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心身统一,一元化地阐述了人类复杂生命活动的规律性。可见"心主神明论"在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蕾  乔之龙  窦志芳  张鑫 《光明中医》2008,23(10):1401-1403
通过对气和脾的本质属性的分析,对脾气概念的内涵和外廷进行界定.脾气的内涵是长夏湿土之气和人体先天之精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和之气,此冲和之气通过气化形成脾藏形质结构,同时通过以上升为主的运动方式及温煦、滋润等作用形式.使脾藏具有承载、生养、使五味发生变化等的能力.脾气的外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脾气是指脾藏所具有的不断运动着的所有精微物质的总称.狭义之脾气则分为三部分:脾藏之气中以运动(上升)为主要属性的精微物质,称为狭义之脾气;脾藏之气中以温煦、激发、兴奋为主要属性的精微物质,称为脾阳;脾藏之气中以滋润、抑制、宁静为主要属性的精微物质,称为脾阴.脾气、脾阳、脾阴均属于广义脾气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