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卫生部颁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1],我院急诊医学科按照指导原则相关要求,将急诊病人进行分级分区管理。科室分成红、黄、绿3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非急症病人4级。提高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的医疗安全。 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医学科分为急诊ICU、急诊监护室、急诊留观室、住院病房、门诊输液室5个部分。急诊ICU为红区、急诊监护室为黄区、急诊留观室为绿区。2011年7月~2013年7月,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规范急诊服务,同时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办法。急诊病人:胸痛、呼吸困难150例,急性腹痛83例,急性颅脑外伤112例,急性创伤458例,急性中毒547例,其它急诊150例。  相似文献   

2.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伴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的实施,急诊护理也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完善。本文总结了我院前院内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提出完善、规范的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可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与指导,提高护理工作的时效性与有效性,提高急诊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与就诊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真诚本色,通道为快捷之路。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首先,“绿色通道”是一个时间第一的概念——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救治。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的科室。急诊病人最需要的是跨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开通绿色通道即为急危重症病人采取先抢救后付款的方式,夺取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确保以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我院急诊科从八十年代起就制定了完善的绿色通道流程与制度,使之成为急重症患者的快速抢救的生命的通道。但是随着绿色通道的开通也造成了部分逃费现象,影响了科室和医院的利益,现总结急诊外伤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后欠费的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集中 ,病种多 ,抢救任务重的科室。其特点是病人多 ,病种复杂 ,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这就决定了急诊工作要忙而不乱 ,快而准。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 ,预检分诊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急诊工作的医疗护理质量。自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我们一改过去只“忙于抢救病人”而忽略病人的心理 ,社会因素 ,将护理程序运用在实践中 ,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 护理评估1.1 热情接诊 :当急诊病人到达急诊室时 ,分诊护士热情接待 ,询问病情 ,安排病人坐在候诊椅上或躺在平车上 ,听到救护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类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健康与生命质量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如何做好急诊窗口服务,如何解决急诊“急而不急”的问题中,我科实行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活动,全方位优质服务,我科的护理人员坚持了对抢救室、观察室、输液室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各室的特点,对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房,不同的各阶层的人,对观察及输液的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不仅在观察室期间了解一些医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到一些急救知识,清除了心理的恐惧,更重要是清除了急诊病人特殊的心理反应。因此,在对急诊病人施以迅速有效的抢救救治措施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将各类急病、重病的抢救原则、用药、一般病程,转归等。以及抢救配合知识、休息、饮食、康复各个环节,集体讲解和病人现身说法等方式为病人进行系统的宣教。  相似文献   

6.
我院是以治疗传染病为主的专科医院。但是门诊急诊病人多 ,病种复杂 ,病情危重。急诊护士通过详细了解病情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仔细检查、全面分析、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赢得了救治时间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和抢救的成功率。1 密切观察及时复苏急症病人病情发展变化迅速而复杂。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细微变化 ,护士及时抢救患者 ,使病人转危为安 ,我们曾抢救 1例病人 ,因服大量安眠药昏迷 12小时送急诊抢救。经洗胃、给予升压药、脱水药 ,病情缓解 ,转送入院。护…  相似文献   

7.
急诊病人多表现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急诊护理在急诊病人救治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按临床路径预先制定护理预案,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对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人急诊科抢救的462例危重病人施行预见性护理,与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实施传统护理的324例急诊病人进行对比。通过回顾性分析,现将预见性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疗养院急诊特点及处理孟祥荣当前,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综合性医院急诊室建设已日趋完善,技术操作日渐规范,为快速、及时、有效抢救急诊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而人们对现代疗养院的看法是:疗养院环境优美,是修心养性最佳场所,病人一般多处于平和稳定状态,急诊往往不...  相似文献   

9.
急救中心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场所,这里病人多,病情重,病种复杂,面对急诊病人,能否快速作出判断和救诊,查找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为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快速进行分诊,我科特设急诊接诊服务,对急诊病人根据病情快速分诊大大改善了急诊就诊秩序,面对复杂的急诊患者,分诊护士在短时间内快速分诊,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胜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做好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急诊临床护理的水平及抢救的质量;方法做好心理评估,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促进疾病的转归语健康的恢复;结果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护患交流,减少护患纠纷;结论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将解释工作到位,把人性化服务有机地融入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急诊临床护理的水平及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李慧聪,杜秀英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场所,急诊病人都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等特点,急诊护士又是首先接触病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做好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才...  相似文献   

12.
林芳媛 《海南医学》2001,12(1):68-68
急救科是医院的最前线,是面对社会的窗口,急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我科平均年急诊量约10万人次,因此,如何更好地为急诊病人服务,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满意的护理,就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急诊整体护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护理模式的要求。1.改变急诊区域的格局借鉴美国医院急救科的格局,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把急救科划分为三个区域,即:红区、黄区、绿区。1.1 红区是危重病人抢救区,内设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中心吸氧,各种抢救物品、药品,随时准备迎接和接收各种危重急症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外伤大出血休克等。1.2 黄区主要…  相似文献   

13.
164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急诊病人的死亡原因,探讨减少急诊病人死亡的可能途径,进一步提高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笔者对我院2004-2007年共计164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是医院的最前哨,急诊护士是急诊病人的第一接诊者,也是抢救和护理患者的重要责任人。到急诊科就诊的病人病情多属“急、危、重、难”,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并且还要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急诊科护士为病人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稍有延误和疏忽就会影响治疗和抢救,将会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前急诊科救治病人中,创伤病人居首位(41.06%),内科病人次之(34.4%)。由于创伤发生后往往首先到急诊救治,所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平安转出是急救医生的责任。抢救过程中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不能忽略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梁克清  李卡路 《医学文选》2006,25(4):805-805
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QC)小组是指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我院针对门、急诊病人输液的两大不满意因素,即不能一针见血及巡视不到位,专门成立门QC小组,把“消灭门、急诊输液病人的两大不满意”做为小组活动主题。经过一年多的活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收获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急诊病人中,由于病人生命垂危,病情较急,医生往往只重视对病人的抢救,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护理。下面我们就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1急诊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中,大多数是因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外伤病人,且多有伤口出血,使患者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惊恐,尤其是外伤性休克病人。遇这类病人,护士首先要镇静,嘱病人不要直视伤口,以免患者见血增加恐惧心理。在配合医生抢救或向医生介绍病情时,要注意用词得当。对较重的病人,最好不要在病人面前详谈病情。当然,若要很快取得病人信任,那就要在工作中神态自若,忙而…  相似文献   

18.
急诊危重病人的主要特点是“急、危、重”,例如急性外伤、脑外伤、急性心梗、哮喘、服毒、出血、休克等。这类病人 ,发病急 ,病情重 ,若不及时抢救 ,常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 ,急诊危重病人的诊治 ,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高超的医术和较高的医德素质。1 急诊危重病人的特点一般 ,急诊危重病人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发病急 ,病人心理准备不足 ,入院后急于了解病情的发展、疗效及愈后状况等。2预后难以估计。危重病人多因各种原发病或由于意外事故而出现垂危状态 ,病情重 ,预后难以估计。如抢救不及时 ,方法不得当 ,会使其死亡或留下严重后遗症。3病情…  相似文献   

19.
马珍娟 《医学文选》2006,25(3):485-486
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所有急诊病人均要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或不当,则会延误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所以,急诊护士如何提高分诊的准确性,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及诊治是非常重要的。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急诊工作经验,谈谈急诊护士如何运用分诊技巧做好急诊分诊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国内相当数量医院急诊科医疗资料采集、保存、分析,统计缺乏规范管理方法.日常医疗信息项目不完整,资料保存困难,而大量流失。为此,作者参考国外急诊医疗资料管理方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以急诊科目常登记的数据信息作参数,以美国6个急诊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急诊医学临床模式2005》为指南,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发出《急诊科信息管理、分析、决策系统》软件。为急诊科决策,科研,教学和流行病学提供资料和依据。同时对急诊病人的“症状和病症”进行分层评估(分为危重症、重症、轻症),使医护人员对每一位急诊病人迅速做出初始判断,检查生命体征。分出轻重缓急,使急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诊治和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