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8岁。因“无明确外伤出现右拇趾疼痛2个月”于2006年10月就诊,查体:趾跖关节周围肿胀,压痛,被动背伸拇趾时疼痛加重。行X线检查提示:右足拇趾胫侧籽骨(图1)及腓侧籽骨(图2)均分为两部分,裂隙不规则,HAV角约15°.诊断为:右足胫侧籽骨及腓侧籽骨应力骨折,采用以内侧籽骨为中心,沿皮纹方向做弧形切口,暴露籽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拇外翻足手术前、后籽骨位置的变化,及其与跖趾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80只足(外翻足39只、正常足41只)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正常足籽骨位置,对拇外翻手术前、后籽骨到第2跖骨的距离、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的位置、第1跖趾关节功能的评分别行t检验。[结果]正常足、拇外翻足手术前、后,籽骨到第2跖骨干的距离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拇外翻足手术前后,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的位置变化、第1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比较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的位置和跖趾关节评分关系密切,手术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籽骨相对于第2跖骨位置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籽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趾籽骨虽小但在趾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籽骨功能的复杂性及其解剖特点使其在急性冲击伤和长期体重应力中易损伤 ,籽骨损伤导致的前足跖底痛使跖趾关节活动受限 ,将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或结束运动员的生涯[1、2 ] 。1 籽骨的胚胎妊娠期 8周在短屈肌腱中出现籽骨 ,胎儿期 12周籽骨软骨化 ,8岁开始骨化 ,直到 12岁。腓侧籽骨骨化先于胫侧籽骨 ,女性先于男性。籽骨的先天性缺如极其少见[3 ] 。2 籽骨的解剖与功能第 1跖骨头下有 2个籽骨关节面 ,被籽骨嵴分开。跖籽关节是滑膜关节 ,籽骨位于关节囊内 ,关节面被透明软骨覆盖。胫侧籽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躅外翻足手术前、后籽骨位置的变化,及其与跖趾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80只足(外翻足39只、正常足41只)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正常足籽骨位置,对足母外翻手术前、后籽骨到第2跖骨的距离、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的位置、第1跖趾关节功能的评分别行t检验.[结果]正常足、(足母)外翻足手术前、后,籽骨到第2跖骨干的距离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母)外翻足手术前后,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的位置变化、第1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比较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籽骨相对于第1跖骨的位置和跖趾关节评分关系密切,手术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籽骨相对于第2跖骨位置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高慧  张强  白顺宁  李康  马阳 《骨科》2019,10(1):43-47
目的 探讨足母趾胫侧籽骨及腓侧籽骨对足母趾外翻矫正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近端或远端Chevron截骨矫正治疗的110例足母趾外翻病人。根据病人有无双侧足母趾籽骨分为双侧足母趾籽骨组(30例)和非双侧足母趾籽骨组(80例)。其中,双侧足母趾籽骨组行跖骨近端Chevron截骨矫正治疗4例,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矫正治疗26例;非双侧足母趾籽骨组行跖骨近端Chevron截骨矫正治疗15例,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矫正治疗6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一般资料,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测量足母趾外翻角、跖骨间夹角、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比较其手术前后及组间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足母趾外翻情况均明显改善。两组病人术后的足母趾外翻角、跖骨间夹角、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及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足母趾籽骨对近端或远端Chevron截骨矫形治疗足母趾外翻畸形手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长华  林光锚  王伟良 《中国骨伤》2013,26(12):1057-1058
患哲,女,20岁。因左足底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底部疼痛,疼痛程度较轻,呈酸痛不适感,站立及行走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局部肿胀,无夜间痛,无游走性疼痛,当时以为劳累,未予治疗。患者近2个月束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后自觉左足疼痛症状明显加剧,呈持续性锐痛,休息后亦较难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遂来就诊,予左足x线片检查示:左足第2趼骨头坏死。入院查体:左足第2跖骨头处稍肿胀,足底压痛明显,皮温正常,未见明显畸形,左足第2足趾轴向叩击痛阳性,足趾剧伸活动尚可,足趾木梢运及感觉正常,余肢体术见明显异常。入院X线片示:定足第2跖骨头坏死,跖骨颈增粗,  相似文献   

7.
第1跖骨籽骨脱位与(足母)外翻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第1跖骨籽骨系统在母外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足100只,母外翻足82只,拍摄负重位足部X线片,测量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first interm etatarsal an-gle,IMA),籽骨到第2跖骨轴线的距离,第2跖骨的长度,分析籽骨脱位与母外翻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和母外翻足籽骨与第2跖骨轴线的距离与第2跖骨长度的比值分别为0.35±0.02,0.39±0.03(P>0.05),正常足籽骨位置不同分级之间与HVA和IMA无明显相关性,在母外翻足中籽骨脱位与HVA、IMA明显相关。[结论]第1跖骨籽骨系统在母外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行母外翻矫正术时应注意籽骨系统的矫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正常足和外翻足横弓的形态,探讨横弓在外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5名外翻患者65只足和30名正常人60只足,在负重位和非负重位足正位X线片和前足轴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fist intermetatarsalangle,IMA),各跖骨头、籽骨到足底的距离。[结果]外翻足HVA平均30·8±8.9°,第1、2跖骨间角为16.5±2·6°;正常足HVA为10·2±2·0°,第1、2跖骨间角7·9±1·6°。外翻足与正常足比较第1跖骨头向下移位,第2、3跖骨头距足底的距离明显低于正常足。腓侧籽骨向外上方移位,胫侧籽骨向外侧移位。[结论]外翻足横弓塌陷,籽骨脱位,第2、3跖骨头过早、过重负重易产生疲劳性骨折、跖骨痛和足底胼胝体。  相似文献   

9.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第1楔骨远端内侧缘塌陷,第1跖骨内收,其轴线与第1楔骨纵轴线夹角增大,此夹角简称跖楔角。笔者通过第1楔骨远端截骨,经内侧楔形植骨矫正第1楔骨远端内侧缘塌陷,减小跖楔角治疗足拇外翻2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52岁,发现右足拇外翻10余年,第1趾内侧肿胀、疼痛3年,曾行强的松龙局部封闭及小针刀治疗,但疗效欠佳,且外翻逐渐加重,行走时疼痛加剧。X线片测量,右拇趾向外倾斜35°,第1、2跖骨头部间距23cm,跖楔角25°。病例2,女,46岁,发现双足拇外翻5年,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足舟骨脱位并骰骨骨折脱位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因车祸致右足被刹车踏板挤伤后疼痛、畸形、活动障碍5h人院.查体:右足短缩、内翻畸形,肿胀明显,右足内侧皮肤可及骨性突起,局部压痛明显,右足背第5跖骨基底处压痛,右足各趾感觉、血运尚好.右足三维CT示:右足舟骨向内侧完全脱出,距舟、楔舟、骰舟关节脱位;骰骨粉碎性骨折并脱位.患者急诊行手法复位失败,于伤后6d行足舟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骰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自内侧楔骨向舟骨、舟骨向距骨各行1枚直径3.5 mm空心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11.
右足蜡泪样骨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方  兰树华  陈丹 《中国骨伤》2007,20(7):494-495
患者,女,18岁,右足疼痛18年,右踝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于2005年4月19日跛行人院。查体:右足马蹄样畸形,右足第4趾见环形束带,足趾缩短7mm,右踝关节背伸位强直,右小腿肌肉萎缩,患处皮肤发红略紧张,弹性差,质韧,皮肤温度略低,有轻压痛。X线:右第4趾骨、跖骨缩短,内密度增高,右足骰骨、跟骨及第3、5跖骨、第3中节趾骨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18岁,因"左足内侧疼痛、跛行1年,扭伤后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外伤诱因出现左足内侧疼痛,晨起时加重,活动后减轻,长时间活动后疼痛再次加重,跛行步态,症状反复发作,未行检查治疗。1个月前扭伤后出现疼痛加剧并呈持续疼痛,活动受限,跛行加重。查体:左中足内侧肿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34~65岁,平均46岁。右足4例,左足1例。发病部位均为3、4跖骨头之间。 1.2临床表现阵发性、局限性3、4跖骨头间疼痛,且向邻趾间放射。行程长时疼痛严重,迫使病人停止行走,通过休息缓解,才能继续行走。查体:第3、4跖骨头间压痛明显,足趾背伸疼痛加重,相邻两趾有感觉减退或消失。足正、斜位X线片有第1跖骨短缩、内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籽骨系统在?外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45足正常足和141足?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胫侧籽骨位置(tibialsesamoidposition,TSP)来表示进行测量,并与?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跖趾关节半脱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足与?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无差异,TSP与HVA、IMA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45足正常足TSP的正常值范围为TSP≤3。92足?外翻足行手术治疗,其中19足行改良McBride手术,24足行跖骨头颈部截骨术,29足行跖骨基底截骨术,20足行Keller手术。因为Keller手术并不能矫正TSP,故共随访72足?外翻足,随访时间1~6年,平均4年。术后HVA为5°~10°,平均7°;IMA为5°~9°,平均7°;TSP均为3或4。根据孙俊英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优60足83%,良8足11%,差4足6%,优良率为94%。结论TSP应该作为常规术后疗效评价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TSP位置异常者,应首选骨性手术,以恢复正常的跖骨籽骨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7岁,2008年9月23日以"左足反复肿痛,行走不便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左足背反复肿痛,于本院门诊给予理疗、中药泡浴后红肿好转,但仍有疼痛,8月24日拍摄左足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疼痛持续,9月8日行MRI扫描,提示左足第三跖骨骨质信号异常,呈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考虑恶性肿瘤(图1),9月18日门诊X线片复查示左足第三跖骨部分骨皮质不连,周围有较多骨痂形成,提示不排除疲劳性骨折(图2),拟诊"第三跖骨恶性肿瘤,疲劳性骨折待排"收入院。检查:左足轻度红肿,左足背明显压痛,皮肤感觉正常,足趾运动功能正常,不能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16.
双足完全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43岁。因工作不慎被搅拌机绞断双足,疼痛、流血1小时入院。检查:右足自跖楔关节平面离断。足背皮肤于内、外踝平面撕向远端,右足趾伸、屈肌腱均从近端(部分从起点)抽出,远端尚完整,第5趾剩趾蹼皮肤与1~4趾相连。左足自跖骨上1/3平面离断,皮肤、肌腱无明显撕脱,远端组织完整。入院后经术前准备于连续硬膜外麻下行左、右足再植术。手术先分4组(分别负责左、右足远、近侧端)同时清创、标记血管神经。再分2组同时再植左、右足。右足咬除部分内、中、外侧楔骨及骰骨,咬除跖骨至中1/3处,克氏针固定。左足咬除少许跖骨后克氏针固定。吻合…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外翻是老年人常见的前足疾病,其手术方法超过130种,但是目前对于手术矫正籽骨位置的重要性尚存争议。目的:探讨改良Lapidus手术中对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恢复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21例(29足)外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71岁,平均60.3±9.6岁。常规测量术前、术后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胫侧籽骨到第二跖骨轴线的距离与第二跖骨长度的比值,分析TSP与外翻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对于恢复TSP的效果。结果:对于外翻足,与HVA及IMA明显相关,术后患足TSP显著减小。手术前后籽骨的绝对位置无显著性差异。TSP结论:改良Lapidus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术前应常规评估TSP。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4岁,主斟“左足包块5年、逐渐增大.长时间行走后左足底酸胀”人院。查体:左足内侧缘见鸡蛋大小的包块,局部皮温正常.无压痛,足趾活动好。X线片:左足诸骨未见明硅异常.关肖位置可,第1跖骨内侧缘见软组织肿物。MRI:左足第1跖骨内侧缘见斑片状等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楚,呈分叶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对前足第一序列功能的生物力学影响, 以探讨籽骨病变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取 12具人体膝关节以下新鲜正常下肢尸体标本, 建立第一序列正常状态生物力学模型。分别在不同状态下, 改变长屈肌和长伸肌的力量, 使跖趾关节平衡于多个角度, 记录长屈、伸肌腱的力量; 通过生物力学公式得出不同角度、不同籽骨状态下长屈伸肌腱的力矩臂比值。结果:(1) 足胫 /腓侧籽骨远侧半切除对长屈肌腱瞬间力矩臂影响与籽骨完整状态相比, 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2) 足胫 /腓侧籽骨全切除对屈肌腱瞬间力矩臂影响与籽骨完整状态相比, 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3) 足部胫腓侧籽骨全切除对长屈肌腱瞬间力矩臂的影响与籽骨完整状态相比, 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 (1) 因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远侧半切除对趾屈曲力影响很小, 临床中对于籽骨横行骨折及多分籽骨伴籽骨炎患者可行籽骨半切除术; (2) 胫 /腓侧籽骨单侧全切除和胫腓双侧籽骨全切除术对趾屈曲力量有明显影响, 所以手术切除单侧籽骨应慎重, 应尽量避免切除双侧籽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2岁,因左(足 母)趾内侧疼痛8年,加重伴(足 母)趾肿胀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行血尿酸、抗O、RF未见异常,ESR28mm/L。入院查体:疼痛性跛行,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周围红肿,有压痛,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检查:跖屈与背伸均为30°。X线示左(足 母)趾第一跖趾关节跖内侧可见多数散在的、大小相仿的高密度钙化影(图1)。入院诊断: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于2001年7月24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